跨境e站通

搜索文档
厦门国际银行:以差异化特色应对周期波动
中证网· 2025-09-11 11: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19%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近6% 净利息收入同比增幅超过30% [1] - 在行业净息差普遍承压背景下实现营收和利润稳定正增长 [1] 战略与业务结构 - 采取"华侨金融+跨境金融"双轮驱动战略 深化"五篇大文章+产业专业化"协同发展 [1][2] - 通过"控风险 增营收 降成本"策略和"资产负债双轮驱动"实现盈利水平提升 [1] - 推动综合账户体系建设 优化资金使用效率 力促营收结构均衡化 [1] 产业专业化发展 - 新增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 人形机器人等前沿产业赛道 [2] - 围绕53条产业专业化细分赛道累计投放贷款接近760亿元 [2] - 产业专业化领域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大关 占上半年所有新客贷款投放过半 [2] 供应链金融创新 - 推进产业链和供应链"两链两客"融合 以"链e融"和"跨行再保理"为核心 [2] - 供应链金融余额较年初增长55% [2] - 以"动产融资"和"订单融资"为支点挖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金融需求 [2] 华侨金融业务 - 发布《厦门国际银行华侨金融服务标准体系》确立统一服务标准 [2] - 上半年华侨金融业务规模超过2200亿元 服务华侨客户数超过9万户 [2] - 国际业务累计发生额同比增幅近15% [3] 跨境服务能力 - 华侨金融数智服务平台"跨境e站通"支持跨境结算 融资 汇率管理等一站式服务 [3] - 平台业务发生额超过1900亿元 其中2025年上半年新增近600亿元 [3] - 为"一带一路"企业出海提供金融助力 [3] 风险管理体系 - 构建"三道防线+四重管控"智能风控系统 推进数字化授信审批改革 [3] - 境内法人新增不良贷款同比下降24.5% [3] - 2023年以来新户新贷不良率0.28% [3] 科技赋能风控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风险数据分析 信用评分模型 贷后风险预警 反欺诈等领域 [4] - "天眼"智能预警系统规则及模型命中率超过80% [4] - 预警信号较实质风险暴露平均提前超过8个月 [4] - 反欺诈系统上半年拦截疑似涉诈交易金额累计超过1000万元 [4]
跨境人民币“活水”润企,厦门国际银行护航企业“走出去”步稳行远
搜狐财经· 2025-08-20 01:01
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 - 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2024年1月至2025年7月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突破27亿元 [1] - 公司通过丰富跨境人民币结算与投融资产品服务体系精准对接市场主体多元化需求 [1] - 业务发展为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注入强劲动能 [1] 便利化服务措施 - 公司多措并举提升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水平以把握对外开放新机遇 [2] - 为出海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投融资、政策咨询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2] - 为N公司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自2023年以来累计发放人民币贷款8亿元 [2] 科技赋能创新 - 公司大力推广"跨境e站通"跨境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满足企业多维度金融需求 [3] - 平台帮助Z公司通过电子渠道一键提交收款指令实现款项快速入账 [3] - 创新模式有效解决高频次小金额交易导致的人力时间成本攀升问题 [3]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公司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纽带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 - 持续为市场主体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全力护航企业"走出去" [3] - 致力于为厦门市塑造对外开放新优势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金融力量 [3]
从“看砖头”到“看专利”,厦门国际银行省内科技金融贷款增速突破65%的秘密|做好五篇大文章调研行
华夏时报· 2025-06-10 14:56
科创金融创新 - 厦门国际银行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科创贷"等产品,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实现信贷评审从重资产向重技术的转变 [2] - 公司鼓励的行业方向从起初的4、5个拓宽至53个,包括人工智能与算力、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2] - 针对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构建全新量化评价模型,形成全面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3] - 通过专利、论文、获奖信息评估企业技术研发能力,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信息判断市场认可度 [4] - 2024年公司类贷款实现净增近200亿元,福建省内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幅超过6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增幅近30% [6][7] 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 提供覆盖"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5] - 针对种子期企业推出"增信基金贷款""快e贷",初创期企业推出"科易贷",成长期企业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成熟期企业推出"技改贷""科创贷" [6] - 推行评审人员"下户走访"模式,深入企业一线实地尽调 [5] - 2024年在产业专业化领域累计投放贷款1100亿元,其中面向小微企业的贷款净增212亿元 [7] 跨境金融布局 - 通过收购集友银行完成内地、香港和澳门三地银行业机构战略布局,成为国内城商行中首家拥有全功能港澳附属银行机构的银行 [8] - 上海分行公司跨境金融业务余额突破百亿元,业务规模占比达20% [9] - 推出跨境金融数智平台"跨境e站通",实现跨境业务线上化、智能化办理 [11] - 未来将进一步推动跨境金融业务数字化,打造数字化风控模型,强化数字化管理理念 [12][13] 行业专业化战略 - 产业专业化布局的新兴赛道已超过70条,包括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 [6] - 针对核心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科技型企业,形成全体系供应链融资体系 [7] - 积极响应国家"五篇大文章"的工作部署,制定行业评估模型 [2]
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质效,浦发银行在行动
国际金融报· 2025-05-07 04:39
政策支持与金融护航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制定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1] - 银行业需优化跨境金融服务供给,以更高站位支持外贸发展 [1] - 浦发银行以"浦赢跨境"品牌为引领,打造"跨境+"服务生态圈,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和海外企业"引进来" [1] 数智化跨境服务创新 - 浦发银行通过科技驱动打造覆盖全场景、全周期的跨境数智化产品体系 [2] - "跨境商e汇"产品针对跨境电商提供离在岸一体化结算服务,一季度业务量同比增长40倍 [2] - "跨境极速汇"实现跨境汇款"秒级收付",一季度累计落地直通汇款4.2万笔 [2] - "e单证"服务通过API对接实现贸易单证全流程线上化,大幅简化企业流程 [3] - 全球司库GTS平台支持跨国集团客户"一站式"管理境内外账户,一季度签约出海企业数量达去年全年的1.5倍 [3] 渠道平台升级与服务整合 - 浦发银行升级"跨境e站通"服务专区,整合网银、手机、微信渠道的跨境业务功能 [4] - 平台提供存款、汇款、外汇交易、进出口单证、贸易融资等在线跨境服务 [4] - 新增全类型多账户统一管理、总览驾驶舱视图等特色功能 [4] 全球化服务生态构建 - 浦发银行推出"6+X"跨境金融服务体系,聚焦八大热点场景提供一体化服务 [5] - 2024年与东南亚银行合作开展"走进东南亚"活动,支持中企在RCEP区域布局 [5][6] - 与中国银行合作推出"浦发中银—中银浦发跨境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涵盖五大核心服务 [6] - 五大服务包括跨境资金通、贸易通、并购通、自贸通和租赁通,覆盖企业跨境投融资全需求 [6]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浦发银行以系统性思维打造金融高质量服务新样本,支持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7] - 公司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一站式跨境金融解决方案 [7] - 积极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 [7]
穿越周期,一家万亿级城商行的“先手棋”
券商中国· 2025-04-30 09:55
中国银行业低利率时代的分化趋势 - 中国银行业已进入低利率、低利差时代,国际经验表明这将催化行业分化[1] - 厦门国际银行通过战略定力与敏捷转型,在低利率环境中展现韧性:2024年资产规模1.14万亿元,营收155亿元(同比+24.5%),净利润15亿元[2] 华侨金融战略布局 - 公司作为唯一在港澳拥有全功能附属商业银行的城商行,累计助力超百家中资企业发行境外债(折合人民币1800亿元),2024年三地联动业务额817亿元[4] - 创新提出华侨金融战略,2024年业务规模超2100亿元(较年初+26%),客户数9.7万户(+20%),跨境e站通平台业务额超1300亿元[4] - 国际化特色显著:2024年外汇账户数、非居民开户数分别同比+59%、+53%,跨境理财通客户数+347%[4] 信贷转型与产业专业化 - 主动放缓规模增速:2021-2024年资产规模年均增速从30%+降至5%以内[6] - 推进产业专业化3.0战略,2024年相关贷款投放1300亿元(占新客户投放50%+),余额净增300亿元[7] - 制造业贷款余额三年增长45%,产业类客户贡献65%的"五篇大文章"业务量[8] 本地化与区域深耕 - 境内法人本地化贷款占比超93%(四年提升26个百分点),福建省内贷款占比从2021年21.6%提升至近33%[8] 负债成本优化与息差管理 - 负债结构改善:2024年零售存款占比35%(较2021年+10.2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占比18.8%(+2.4个百分点),人民币存款成本压降51BP[11] - 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至58%,投行业务手续费增长近30%[12] 风控与数字化转型 - 不良贷款率1.64%(低于城商行平均水平),新户不良率仅0.38%[13] - 科技投入占营收比持续超5%,金融科技人才占比16%,客户流程环节减少280个[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