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贝雕
icon
搜索文档
大连东关街:百年老街焕新貌
新华网· 2025-09-05 02:21
项目背景与定位 - 东关街是大连市核心地带的历史文化街区 总面积8.13公顷 包含13处不可移动文物 42栋历史建筑及132栋传统风貌建筑 是大连民族工商业发源地和老字号诞生地之一 [1] - 街区改造前存在建筑破败 环境恶劣问题 包括电线杂乱 院落破损 公共卫生设施污水横流等问题 [2] - 当地将该项目定位为文化遗产活化与城市更新实践 旨在打造兼具历史记忆与潮流气质的城市文旅新地标 [2] 改造工程实施 - 项目于2022年11月正式启动 遵循文物修缮真实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进行历史考证并保留老砖墙 旧门框等历史价值元素 [2] - 修缮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协调 保持整体建筑风貌和空间格局的统一性 [2] - 2024年9月改造完成后引入数十家潮流店铺 包括背光 不期而遇 猫的天空之城等品牌 [2] 运营成效与影响 - 街区融合有轨电车 百年老建筑 老字号店铺 特色餐饮与潮流文创 形成历史文化与时尚体验交织的消费场景 [1] - 开业后吸引大量年轻客群及原住居民回流 店铺特别制作东关街主题印章增强游客互动体验 [2] - 游客反馈显示街区成功提供历史文化体验 地方美食(如海胆水饺 海鲜火锅 焖子)及特色文创产品(冰箱贴 明信片 贝雕)的多元消费价值 [1] - 学术评价认为项目以"活态遗产"形式重生 既延续历史文脉又为现代化城市保留文化灵魂 [2]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大连东关街:百年老街焕新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4 13:52
项目背景与现状 - 东关街是大连市核心地带的历史文化街区 总面积8.13公顷 包含13处不可移动文物 42栋历史建筑及132栋传统风貌建筑 是大连民族工商业发源地和老字号诞生地之一[1] - 街区改造前存在电线杂乱 院落破败 卫生环境恶劣等问题 居住条件持续恶化[2] 改造工程实施 - 2022年11月正式启动保护与利用项目 遵循文物修缮真实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通过历史考证还原建筑原貌 保留老砖墙 旧门框等历史价值元素[2] - 统筹文物建筑与周边建筑关系 确保修缮后建筑在风格色彩方面与街区环境协调 保持整体建筑风貌和空间格局[2] 改造成效与商业活化 - 2024年9月改造完成后引入背光 不期而遇 猫的天空之城等数十家潮流店铺 吸引大量年轻客群和老居民重返街区[2] - 街区融合有轨电车 百年老建筑 老字号店铺 特色餐饮和潮流文创 形成历史文化与时尚体验交织的城市文旅新地标[1][2] - 商铺开发东关街相关印章等特色文创产品 提供海胆水饺 海鲜火锅等地方美食及贝雕 明信片等特色商品[1][2] 学术与社会价值 - 该项目被定义为推进文化遗产活化和城市更新的具体实践 以活态遗产形式延续历史文脉并为城市保留文化灵魂[2][4] - 改造后街区成为兼具历史记忆与潮流气质的城市名片 有效吸引游客专程前往打卡消费[1][2]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迎来“大连日”
辽宁日报· 2025-08-28 01:27
活动概况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举办"辽宁活动周·大连日"活动 活动以"遇见大连心动无限"为主题 通过开幕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和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展示大连优势[1] - 活动紧扣大阪世博会和中国馆主题 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 突出展示大连的山海风光、历史文化、工业科技[1] - 借世博会之窗展现大连城市魅力 拓展与各国家地区在科技、生态、绿色、低碳等多领域交流合作[1] 城市形象展示 - 立体呈现大连"浪漫之都"城市名片 展示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商旅文化优势、对外开放和人文环境优势[1] - 通过城市宣传片、中英双语版《大连手绘地图》等文创产品 以"可感知、可携带、可传播"方式进行全方位城市推介[1] - 六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亮相 包括庄河剪纸、鼻烟壶内画、贝雕、金州鸟虫篆刻、金州泥塑技艺展示及银杏茶品尝[1] 国际合作目标 - 助力大连建设内畅外联的高水平开放门户枢纽[1] - 通过世博会让世界了解大连 让大连走向世界[1]
赛事+文化、赛事进商圈 “苏超”带动文旅及零售产业持续向好
央视网· 2025-08-05 07:19
赛事活动与消费转化 - 江苏多地通过设置观赛屏幕和特色文创美食集市满足群众观赛需求 将观赛热情转化为消费动能[1] - 连云港市云山街道赛事直播区通过高清大屏实时直播赛事 吸引球迷围坐欢呼[1] - 环绕广场的特色市集人潮涌动 烧烤香气四溢 苏超主题文创产品吸引球迷驻足[3] 文化融合与产业促进 - 连云港将文化夜市送至商圈站点 现场展示贝雕布饰剪纸等非遗技艺 融合足球文化与非遗传艺[3] - 设置面塑沙画阅读分享等互动场景 受到现场大朋友小朋友青睐[3] - 通过赛事+文化及赛事进商圈等融合举措 推动连云港文旅及零售产业持续向好[3]
打开“万花筒”竞逐“新赛道”
海南日报· 2025-05-27 02:17
海南文化产业参展成果 - 海南馆以"文化赋能自贸港"为主题 29家文化企业组团参展 展示黎陶 椰雕 贝雕 沉香 花梨等数百种特色文化产品 [3] - 海南红泥陶瓷因独特金属矿物质纹路获得外省企业合作意向 同行交流需求旺盛 [3] - 海南骏誉黄花梨艺术馆观察到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兴趣显著提升 参展效果超预期 计划开发年轻化产品线 [4] 行业合作与市场拓展 - 红色娘子军文创收到多地红色文化场馆及企业合作邀约 计划拓展全国红色文创市场 [5] - 琴韵幽兰品牌通过黎锦时装设计获得高关注度 验证民族元素与国际时尚融合的市场潜力 [5] - 广州投资者主动咨询海南文化企业落户政策 显示自贸港文化产业对外部资本的吸引力 [6] 行业趋势观察 - 文博会成为文化产业风向标 跨地域交流催生创新机会 如陶瓷工艺改良与黎锦时装设计 [3][5] - 年轻消费群体对传统文化产品的接受度提升 推动黄花梨 沉香等传统品类产品年轻化转型 [4] - 自贸港政策优势叠加文化成果展示 形成文化产业投资磁吸效应 [6]
海南将组团亮相深圳文博会
海南日报· 2025-05-21 01:27
海南参展深圳文博会 - 海南以"文化赋能自贸港"为主题参展 设置595平方米展馆 展示自贸港文化建设新成果 [2] - 展馆聚焦历史文化保护 革命文化传承 海洋文化挖掘 民俗文化活化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2] - 同步展示文化资源转化 文旅品牌打造 对外文化贸易 数字文化创新等突破性进展 [2] 参展单位与展品 - 29家文化相关单位参展 展出黎锦 黎陶 椰雕 贝雕 灰塑 沉香 花梨 红泥陶瓷等特色产品 [2] - 展示游戏出海 版权交易等自贸港文化出海成果 [2] 文化活动安排 - 将上演《红色娘子军》片段 黎锦服饰秀 黎族竹木乐器 苗族民歌 琼剧 疍家渔歌等特色节目 [2] - 消费满300元送海南沉香等文创好礼 互动问答可获沉香文创礼盒 海南茶叶 咖啡等特色礼品 [3] 参展目标 - 通过国家级平台宣介海南特色文化业态与消费模式 [3] - 推动文化产品交易与项目招商 促进文化产业"走出去" [3] - 与地方展团 海外展团建立联系 推动海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3]
平陆运河风物志㉗ | 以贝之美雕山河
广西日报· 2025-05-17 01:54
贝雕工艺传承与发展 - 贝雕工艺传承千年,是海洋艺术精华,北部湾海域孕育数百种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海贝[1]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利成世与珍珠贝壳结缘,将普通贝壳蜕变为艺术品[1] - 1997年利成世创作三件贝雕作品庆祝香港回归,包括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握手画面、董建华肖像和2万多字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2] 贝雕行业现状 - 2021年北海贝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 - 北海贝雕行业由老匠人传授技艺、外来匠人创新、新生代接续传承,推动创新发展[3] - 贝雕作品以海上丝路、建党百年等重大主题创作,屡获全国大奖,在全国沿海地区独树一帜[3] 贝雕创作与时代结合 - 利成世计划以贝雕展现平陆运河建设的宏大场景,表达对向海图强新时代的豪情[3] - 北海传艺贝雕家居文化馆负责人何明军创作贝雕画,展现巨轮乘风破浪之势[3] - 何明军计划将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的磅礴壮美通过贝雕呈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