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利糖肽
icon
搜索文档
减肥药巨头诺和诺德拟全球裁员9000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0:37
文章核心观点 - 诺和诺德宣布全球裁员9000人(占员工总数11%)以应对GLP-1行业竞争加剧和增长放缓 通过重组计划实现年化成本节约80亿丹麦克朗并下调2025年利润预期 反映行业从爆发期进入成熟竞争阶段 [4][7][10][15][16] 裁员与重组计划 - 裁员规模为9000个职位(占员工总数11%)其中5000个在丹麦削减 覆盖后勤支持和总部职能 [4] - 预计年化成本节约80亿丹麦克朗(约11.5亿美元) 一次性重组费用90亿丹麦克朗计入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7] - 第四季度预计实现10亿丹麦克朗成本节省 [8] 财务表现与预期调整 -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1549亿丹麦克朗(223亿美元)同比增长18% 营业利润722亿克朗(104亿美元)同比增长29% [13] - 肥胖症护理业务销售额增长56% 糖尿病和肥胖护理部门销售额1454亿克朗(215亿美元)增长16% [13] - 下调2025年营业利润增长预期至4%-10%(原预期10%-16%) 销售额增长预期维持8%-14% [7] 产品与业务分析 - 司美格鲁肽降糖适应症增速放缓:Ozempic销售额645亿丹麦克朗(96亿美元)同比增长15% Rybelsus销售额113亿丹麦克朗(17亿美元)同比增长5% [14] - 减肥适应症保持高增长:Wegovy销售额369亿丹麦克朗(55亿美元)同比增长78% 肥胖症药物总销售额388亿丹麦克朗(57亿美元)同比增长58% [13][14] - 礼来替尔泊肽(Mounjaro/Zepbound)上半年销售额147亿美元 礼来总营收283亿美元同比增长41% [14] 行业竞争格局 - GLP-1行业从"野蛮生长"进入"红海博弈"阶段 美国GLP-1处方量增速从2022年峰值30%回落至2024年Q1的15% [10][11][15] - 礼来、安进等竞品进入III期临床 美国"复合药房"仿制药侵蚀市场份额和定价能力 [11][13] - 中国市场国产替代加速: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恒瑞医药诺利糖肽进入III期临床 [15] 战略转型方向 - 聚焦核心治疗领域投资 建立更强绩效文化和资源优化配置 [10] - 竞争焦点转向心血管适应症拓展和支付可及性(如美国医保谈判、欧洲价值导向定价) [15] - 需通过真实世界数据证明长期疗效 并针对亚洲市场优化剂型与定价策略 [15]
诺和诺德全球裁员9000人!市场竞争加剧倒逼巨头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08:48
公司重组计划 - 在全球范围内裁减约9000个职位 约占员工总数78400名的11% 其中约5000个职位在丹麦削减[1] - 裁员覆盖公司各个部门 包括后勤支持和总部职能[1] - 预计到2026年底将带来约80亿丹麦克朗(约11.5亿美元)的年化成本节约[1][2] - 预计将产生一次性重组费用约90亿丹麦克朗 这些费用将记录在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2] - 预计在第四季度就能实现约10亿丹麦克朗的节省[2] 财务表现调整 - 下调2025年全年业绩预期 预计销售额增长8%-14% 营业利润增长10%-16%[1] - 进一步下调2025年营业利润增长预期至4%-10%[1] - 2025年1月至6月期间实现销售额1549亿丹麦克朗(约223亿美元) 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8%[6] - 营业利润达到722亿克朗(约104亿美元) 同比增长29%[6] - 肥胖症护理业务销售额猛增56%[6] 业务板块表现 - 糖尿病和肥胖护理部门销售额达到1454亿克朗(约215.14亿美元) 同比增长18%[6] - 肥胖症药物销售额同比增长58%至387.96亿丹麦克朗(约57.40亿美元)[6] - 降糖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上半年销售645.20亿丹麦克朗(约96.46亿美元) 同比增长15%[6] - 口服司美格鲁肽片Rybelsus销售113.48亿丹麦克朗(约16.79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 减肥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Wegovy创收368.88亿丹麦克朗(约54.58亿美元) 同比增长78%[6] 行业竞争格局 - 司美格鲁肽面临来自礼来公司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5] - 美国"复合药房"被允许使用与司美格鲁肽相同的成分制作仿制药 侵蚀市场份额和定价能力[5] - 礼来2025年上半年营收282.862亿美元 同比增长41%[7] - 礼来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替尔泊肽(Mounjaro和Zepbound)上半年合计销售额达147.34亿美元[7] - 2024年第一季度美国GLP-1处方量增速回落至15%左右 较2022年峰值30%显著下降[3] 战略转型动因 - 市场正在发生变化 竞争加剧且更加以消费者为导向[2] - 过去几年司美格鲁肽的快速扩张增加了组织复杂性和成本[2] - 核心产品司美格鲁肽增速已显边际放缓[3] - 下一代GLP-1多靶点药物的研发进度慢于市场预期[3] - 礼来、安进等竞品的同类管线已进入III期临床[3] 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竞争焦点集中在心血管获益等额外适应症的获批[8] - 支付可及性成为关键 美国CMS对高价药物的报销审核趋严[8] - 欧洲多国推行"价值导向定价" 要求药企证明药物性价比[8] - 中国市场GLP-1赛道已进入国产替代加速期[8] - 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恒瑞医药的诺利糖肽等国产药物进入III期临床[8] 行业趋势判断 - GLP-1行业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的转折信号[1] - GLP-1赛道已从"蓝海爆发"进入"红海博弈"阶段[8] - 肥胖药物治疗市场从爆发期进入成熟竞争阶段[9] - 短期需通过降本增效应对增速放缓与竞争加剧[1] - 长期看下一代药物研发、适应症扩展及新兴市场布局将决定行业主导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