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账户
icon
搜索文档
法人切换致交易遇阻?部分国泰海通账户突现交易异常,投资者反馈:问题已处理,待T+1恢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9:36
公司运营事件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进行法人主体切换及客户业务迁移 拟于9月12日实施 涉及中登公司及三大交易所的结算参与人编码 结算账号 交易商代码等参数变更 [1] - 投资者证券账户出现交易异常 卖出委托被系统拒绝并标注为"无效账户" 问题与法人切换直接相关 需T+1日处理后方可恢复交易 [1] - 券商合并引发中登公司一码通账户系统衔接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该问题特殊但解决方案明确 [1] 行业基础设施 - 中登公司实行一码通账户体系 每位投资者拥有唯一识别码 无论开设多少证券账户均关联至同一主体 [1] - 券商合并需同步调整交易所 中登公司等多方机构的编码体系 涉及结算参与人编码 交易主体代码等核心参数切换 [1]
证券公司开户容易注销难?全网最全注销流程&避坑指南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25 05:43
证券账户注销权利与原因 - 证券账户开立后用户完全有权注销 券商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正常状态账户的注销请求[3] - 常见注销原因包括冲动开户后未使用 券商APP体验差或佣金高 以及单纯希望简化账户管理[3][4] - 具体案例显示用户因仅交易一次后闲置两年担心信息泄露 或因APP推送干扰生活而选择注销[4] 账户注销操作流程 - 注销分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 优先推荐线上操作省时省力 特殊账户遗留问题需线下办理[7] - 线上注销前提条件包括账户内无证券资产 资金账户余额为零 且无未了结业务[8] - 线上操作通过券商APP提交申请 审核时间1-3个工作日 线下需携带身份证原件在交易时间前往营业部办理[8][9][10][12] 注销注意事项与风险 - 必须确认账户内无任何资产 包括证券资产需全部卖出 资金余额需转出并完成结息[8][13][15] - 注销后不可恢复 若未来需使用该券商服务必须重新开户 涉及视频认证和风险测评等流程[14] - 需明确注销对象 同一券商可能开通多个账户 误注销常用账户会导致无法交易[15] 账户闲置现象分析 - 账户闲置常见原因包括担心长期不用产生年费 尽管多数券商对休眠账户实际不收费[5] - 用户因找到佣金更低服务更好的券商会选择注销旧账户后重新开户[5] - 开户后因工作繁忙未及时关注市场 导致账户长期空置产生信息焦虑[5][16]
实探交投活跃下的券商营业部:佣金调整申请和两融业务咨询明显增多
中国证券报· 2025-08-19 23:28
开户业务活跃度提升 - 券商营业部现场开户和咨询业务量显著增加 例如某营业部每周接待投资者从仅有两三位增至每天都有客户办理业务 [3] - 佣金调整需求大幅上升 某营业部投资顾问每天需填写十多张佣金调整单 而此前仅有两三张 [3] - 新开有效账户数量明显增多 部分营业部每天新开30-40个证券账户 且空户(无资金)转为有效账户的现象突出 [4] 线上开户渠道发展 - 券商线上开户意愿增强 通过社交媒体(如小红书)获客效果显著 投资者优先选择佣金更低和服务更完善的券商 [4] - 线上开户客户中新手投资者占比较高 投资顾问需通过一对一服务加强投资者教育 [4] - 银行与券商"总对总"合作推动三方开户数量显著增加 有效账户随之增多 [4] 两融业务规模创新高 - 两融余额持续增长 8月5日突破2万亿元后稳步上升 截至8月18日达21023.09亿元 创逾十年新高 [5] - 参与两融交易的投资者数量同步增加 8月18日达63.02万名 创年内新高 [5] - 两融利率下调吸引专业投资者入市 新开户及老账户重启共同驱动余额增长 [5] 投资者结构变化 - 开户投资者类型多样化 包括普通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及第三方渠道客户 [4] - 两融业务咨询量提升 且多为具备投资经验的"资深"投资者 [5] - 部分投资者风险认知不足 需警惕杠杆交易风险 [6]
实探交投活跃下的券商营业部: 佣金调整申请和两融业务咨询明显增多
中国证券报· 2025-08-19 22:09
投资者开户情况 - 近期券商营业部开户数量明显增加,每天新开30-40个证券账户,有效账户(有资金进入)数量增多 [1][2][3] - 线上开户意愿增强,券商官方小红书账号浏览量显著上升,投资者优先选择佣金更低、服务更完善的券商 [3] - 第三方渠道开户的有效账户比例提升,此前多为空户(无资金进入),目前有效账户增多 [3] - 开户人数虽不及"924"行情,但营业部接待投资者数量从每周2-3位增至每天都有 [2] 佣金调整情况 - 投资顾问每天需填写10多张佣金调整单,此前仅2-3张,包括新开户股民和老客户重新申请调整 [2] - 开户时按基础佣金设置,完成后可联系客户经理调整佣金 [2] 两融业务情况 - A股两融余额自8月5日突破2万亿元后持续增长,8月18日达21023.09亿元,创逾十年新高 [4] - 参与两融交易的投资者数量创新高,8月18日达63.02万名 [4] - 券商下调两融利率提升吸引力,新资金入市驱动余额增长,包括新开户和老账户重新启用 [4] - 投资者咨询两融开户业务增多,包括资深投资者 [4] 投资者结构 - 线上开户客户中"小白"占比高,缺乏市场认知,需投资顾问一对一服务加强教育 [3] - 两融交易门槛较高,主要吸引风险偏好高、相对专业的投资者 [4]
忙得“停不下来”!开户人数明显增多,券商营业部又“火”了
中国证券报· 2025-08-19 15:20
投资者入市意愿增强 - 近期A股市场交投活跃,券商营业部前来咨询业务的投资者明显增加,投资顾问和后台审核人员工作量显著提升 [1] - 券商营业部每天新开证券账户数量达30-40个,但当前开户人数尚未达到去年"9·24"行情的水平 [2] - 投资者在开立证券账户时,基础佣金费率会在开户完成后由客户经理进行调整 [2] 两融业务增长显著 - 8月以来全市场两融余额持续上涨,8月5日突破2万亿元,8月18日达21023.09亿元 [3] - 参与两融交易的投资者数量稳步上行,8月18日有63.02万名投资者参与,创今年以来新高 [3] - 券商普遍下调两融利率,吸引新开户客户和存量融资账户重新启用,推动两融余额增长 [3] - 两融交易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经验,一般不推荐新投资者参与 [3]
用请托人证券账户和资金炒股不承担亏损怎样定性
首先,甲、乙双方行为并非真实有效的民事法律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条 规定,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和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要件之一是具备真实的意思表示,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在本案中,甲是公职人员,乙是建筑工程 公司实际控制人,乙在甲所辖区域内有工程项目,并多次获得甲的帮助,甲、乙的行为并不符合民事法 律行为须意思表示真实的规定。一是在甲控制乙证券账户买卖股票期间,甲从未向乙提过证券账户股票 买卖情况、资金余额情况,乙也从未关心过该证券账户资金情况,只有在甲将账户还给乙时,乙才知账 户内资金余额情况,这显然不符合委托理财是为了委托人利益的逻辑。二是乙多次对甲表示感谢并提出 为甲提供炒股资金,后按照甲的要求开设证券账户并转入资金,双方约定证券账户的"盈利归甲、亏损 归乙",从该约定的内容上看,甲享受收益却不承担损失,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实际上,乙之 所以为甲提供证券账户及资金,是为了感谢甲利用职务便利为其提供的帮助,希望以此与甲建立更加紧 密的关系,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