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氏平鲉

搜索文档
经营有道!耕海1号开创“蓝色粮仓+蓝色文旅”新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7-28 13:30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全产业链融合与智能化技术驱动 构建养殖-加工-文旅闭环模式 实现产业升级与国际化拓展 [4][5][6] 产业链布局 - 采用立体化生态养殖体系 结合智能网箱+人工鱼礁+底播增殖模式 海底投放17万空方生态鱼礁 年产高品质海水鱼类15万公斤 [4] - 通过贝-藻-参多营养层次养殖 底层养殖海参贝类 中上层养殖斑石鲷许氏平鲉等优质鱼类 [4] - 开展精细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海参深度加工为高附加值产品 鱼获经三去处理实现次日保鲜送达 [4] - 成为全国海洋牧场领域出境水生动物养殖场 推动真鲷斑石鲷等产品出口国际市场 [4][5] 文旅融合 - 一期海上花平台设60个垂钓位和600平方米多功能厅 二期海星平台含海景客房科普展厅宴会厅 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5] - 提供现钓现吃海洋研学海上运动等体验活动 打造海上度假综合体 [5] 技术应用 - 依托5G基站和物联网技术 构建18自动化大系统42小系统 实时监测海水温度盐度溶解氧参数 实现亚毫秒级数据传输 [6] - 采用自动投饵系统减少80%饵料浪费 结合鱼类行为大数据分析及声呐激光监测 养殖成活率提升至98% [6] - 安装930块光伏板和3台风力发电塔 年发电量超45万度 满足平台30%用电需求 [6] - 采用南极长城站同款污水处理设备 实现黑水灰水零排放 [6] 运营管理 - 利用5G+大数据构建游客画像系统 通过OTA平台短视频直播渠道精准推送产品 2025年线上订单占比超60% [6] - 首创四个一安全监管机制 包含一项制度一个专班一批规范一套预案 明确14部门职责制定16项安全规范 [6] - 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典型案例 在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推广 [6]
大连开展海洋渔业增殖放流活动
辽宁日报· 2025-06-11 08:31
海洋渔业增殖放流活动 - 大连市举办2025年度海洋渔业增殖放流主题活动,旨在为海洋生态与渔业经济双赋能 [1] - 放流苗种包括河豚、褐牙鲆、许氏平鲉、绿鳍马面鲀等,均由本地育苗企业自主培育,苗种亲体为本地种的原种或子一代,保障本土适应性与质量 [1] - 增殖放流是养护近岸渔业资源、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补充海洋生物种群数量,改善水域生态结构 [1] 增殖放流的经济效益 - 大连市旅顺口区陈家村渔民受益显著,2024年捕捞季单日经济鱼类渔获量达10860斤,其中包括褐牙鲆等放流品种 [2] - 20年前褐牙鲆因稀少售价达25元/斤,如今量增价稳,成为百姓餐桌常客 [2] - 大连市连续十多年开展增殖放流,"十四五"以来累计放流水生生物苗种超115亿尾,投入产出比约为1:11,经济效益显著 [2] 增殖放流的生态与社会价值 - 增殖放流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根基,同时为渔民增产增收、丰富市民"菜篮子"提供源头保障 [1] - 大连市将每年5月至8月定为增殖放流时节,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资源养护机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