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剂

搜索文档
“每瓶只赚10块钱”,补剂行业的水,到底有多深?
虎嗅· 2025-09-26 11:15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85704.html 文章标题:"每瓶只赚10块钱",补剂行业的水,到底有多深? 他曾在风口上创业,也跟着罗永浩直播带货。直播期间,朱萧木发现补剂行业的佣金高出其他行业两倍 不止,是一个暴利行业,于是他走访世界各地工厂,选择从朋友圈众筹起步,将一瓶补剂价格做拆分, 公开透明,只赚10块钱。连续四次创业的朱萧木能否成功?低价和透明,真的能换来信任吗?为什么越 来越多的身边人开始吃补剂了?这个长期被"污名化"的行业还能拥有正常合理的价格吗? 阅读原文:"每瓶只赚10块钱",补剂行业的水,到底有多深?_虎嗅网 ...
好不容易955的新中产,在健身房卷起来了
36氪· 2025-07-15 00:41
健身行业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健身人数最多的国家,2022年底健身人群达3.74亿人[6]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为36741亿元,预计2025年达5万亿元[22] - 肥胖问题推动健身需求,2021年中国25岁及以上超重肥胖患者达4.02亿人,预计2030年超5亿人[6] 健身消费趋势 - 健身从传统项目扩展到CrossFit、动物流等新兴运动方式[8] - 健身装备、私教课、补剂等消费快速增长,形成完整产业链[10] - 运动品牌挖掘"自律"和"健康"概念,引导新消费行为[20] 健身服务市场 - 私教课程成为重要收入来源,但存在教练资质良莠不齐问题[11] - 女性专属健身房兴起,引发关于"粉红税"的争议[18] - 健身博主带动流量经济,极限运动内容成为短视频赛道热点[14] 健身产业链 - 补剂市场快速发展,蛋白粉、肌酸等产品需求旺盛[11] - 体育用品广告商积极投放健身相关内容[14] - 健身饮食形成细分市场,生酮饮食等多样化选择[10] 行业问题 - 部分健身教练资格证获取门槛低,存在安全隐患[11] - 健美行业存在类固醇滥用问题,威胁选手健康[15] - 健身焦虑催生过度消费,形成新的心理压力[10]
北美瑜伽品牌Alo入华在即,首店直面Lululemon,但高仿泛滥、面料争议或成隐忧
扬子晚报网· 2025-04-24 05:38
近日,北美高端瑜伽品牌Alo Yoga被曝即将进军中国市场,首店计划落户上海静安嘉里中心,与运动休 闲巨头Lululemon毗邻而居。这一选址策略被业内视为直接对标Lululemon的信号,意图争夺中国高净值 瑜伽爱好者市场。然而,在品牌正式入华前夕,国内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质疑声不断,尤其是高仿泛滥、 面料体验"一言难尽"等问题,或为Alo的本土化之路蒙上阴影。 面对竞争,Alo或延续其在北美的明星营销策略,通过签约本土KOL、联名健康生活方式IP等方式打开 市场。同时,其高端健康服务(如冥想、桑拿)可能成为差异化卖点,吸引追求"身心平衡"的高端用 户。 首店选址高端商圈,直面Lululemon竞争 据业内人士透露,Alo Yoga正与静安嘉里中心洽谈入驻事宜,该商圈已聚集Lululemon亚太旗舰店、 Vuori中国首店等运动品牌,形成显著的品类集群效应。Alo的加入将进一步强化这一区域的运动消费生 态,同时也意味着品牌将与Lululemon展开正面竞争。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中国运动休闲市场已进入精细化竞争阶段,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性和性价比的要求 日益严苛。Alo能否解决高仿乱象、提升面料工艺,并精准定位"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