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

搜索文档
肾科专家探讨规范血液灌流 合力照亮尿毒症患者的生命之路
新华网财经· 2025-09-25 03:56
9月19日,"爱生命 更爱生活"919 尿毒症关爱日-领航会议学术计划在北京举行。会议举办了两场圆桌论坛。国内肾脏病学和血液净化领域专家齐聚一堂, 围绕"血液灌流规范化治疗对尿毒症患者的意义"与"新医保收费政策下对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的影响"两大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从疾病管理、技术创新、政 策支持与人文关怀等多维度,为我国尿毒症防治事业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血液净化已发展出多种模式,其中血液灌流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血液净化手段,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防控肾病需从生活细节入手 除了医疗干预外,日常生活方式管理亦与肾脏健康息息相关。北京友谊医院刘文虎在探讨中表示,在肾脏病的防治过程中,许多日常风险因素极易被忽 视,其中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生活方式尤为关键。刘文虎举例道,"门诊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他们虽然坚持服用降压药,却从不监测家庭血压, 错误地认为'吃药就等于治愈了'。"他分析道,诊室测量与家庭自测血压存在显著差异,患者需要主动参与健康管理,建立持续的数据反馈机制,才能真 正实现有效的慢病防控。 山西省人民医院周晓霜接着从现代生活方式的角度分析了尿毒症患者数量持续增长的原因。周晓霜表示 ...
医院主动退费,背后的问题仍不能放过
南方都市报· 2025-09-07 15:04
事件概述 - 云南普洱市孟连县人民医院发布退费公告 经自查自纠退还患者个人自付部分费用 退费金额最高67.18元 最低0.03元[1] 违规行为细节 - 医院在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存在多项医保违规行为:对透析患者同时开展"血液透析"和"血清胱抑素测定"的过度检查[2] - 单次检查收取多个"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费用 持续有创血压监测时重复收取"心电监测"费用[2] - 同一患者同一时间收取两次及以上"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费用 将非医保支付范围费用纳入医保结算[2] - 违规行为造成医保基金损失共计27,883.46元 目前违规资金已全部退回 罚款已全部上缴[2] 行业监管趋势 - 国家持续加强医保基金使用监管力度 智能审核系统全面铺开[3] - 大数据分析和实时监控等技术手段广泛应用 显著提升监管精准性与威慑力[3] - 药品限支付疗程规则严格执行 异常就医数据筛查能力增强[3] - 国家加快推进医保基金智能审核和监管体系建设 通过知识库与规则库动态更新实现全流程监控[4] 医疗机构治理 - 事件暴露医疗机构内部治理机制存在失灵 负责人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3] - 医疗行为被异化为创收工具 诊疗决策偏离以患者为中心的轨道[3] - 需建立透明收费公示制度 完善内部审计与合规审查机制[4] - 改革绩效考核体系 切断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检查收入直接联系[4] 行业发展方向 - 各地应加快智能监管系统落地 提升数据分析与风险预警能力[4] - 构建防止违规问题发生的长效机制比事后退费更重要[4] - 医疗行为需要回归公益性 遏制重复收费和过度医疗等乱象[3][4]
四川侦破血透医保诈骗案 长生医疗旗下两医院卷入
中国经营报· 2025-08-29 00:46
今年7月25日,四川省医保局官网发文,成功侦破"5·20"特大医保诈骗案,查实成都九星肾病医院、成 都高新博力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相关职业骗保人存在倒卖"回流药"、免费透析等欺诈骗保行为,涉案 金额4808.47万元。截至目前,成都市医保局已全部解除5家涉案机构医保协议,公安机构刑拘35人,检 察院批准逮捕16人,移送起诉14人。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尿毒症患者一般需要每周2—3次定期到血液透析机构进 行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一般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一般会固定在一家机构进行血液透析。为争夺患 者资源,部分血液透析机构通过免费血液透析、车接车送、包吃包住甚至发放补贴等方式拉拢尿毒症患 者。然而免费血液透析背后,部分机构被发现存在涉嫌骗保的问题。 针对血液透析领域涉嫌骗保的问题,今年4月,本报进行过报道(见《"免费"血液透析幕后》)。 据了解,针对血液透析领域及其他领域存在涉嫌骗保的问题,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将一次性高值医 用耗材重复使用、拉拢人员开展血液透析以及医用胶片违规收费纳入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 称"《通知》")。 《通知》要求,开展血液透析项目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为患者实际 ...
威高集团以“零缺陷”的可靠性铸就医疗器械行业领军品牌
齐鲁晚报网· 2025-08-06 09:18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创新研发突破和文化价值融合 构建多元化品牌谱系并在多个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位居国内行业前列 [1][2][3][4] 品牌建设与质量管理 - 公司以"10000-1=0"为质量理念 建立全链条可追溯质控体系并发布集团质量评价标准 [2] - 通过精益管理模式推进200余个年度改善项目 2024年新增222名黑带绿带专业人员 预计2025年超500人 [2] - 输注耗材、血液透析、骨科材料等十余类产品在细分领域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1] 研发创新与产业突破 - 公司拥有15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 累计获得2100余项专利 承担30余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3] - 在药物支架、可降解支架领域实现从进口替代到国际引领的技术跨越 [3] - 联合中科院、中石化等机构突破医用聚乙烯、SEBS热塑橡胶等基础材料国产化 替代进口原料 [3] - 在骨科和血液净化领域攻克CF/PEEK复合材料、砜聚合物等核心材料的进口垄断技术 [3] 产品与市场地位 - 主营产品覆盖输注耗材、血液透析、骨科材料、药品包装及介入产品等类别 [1] - 通过产业集群化发展带动国内医疗器械及关联行业增长活力 [3] 企业文化与社会价值 - 以"良心、诚心、忠心"为核心价值观 将企业使命融入品牌文化体系 [4] - 超过3万名员工成为品牌理念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形成"健康守护共同体"的品牌共识 [4]
血透费用跌破三百,CT也降价了
虎嗅· 2025-07-17 08:55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 国家医保局印发《泌尿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泌尿系统价格项目从421项整合至108项,统一设立血液透析滤过项目以避免重复收费[3] -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不只针对血透,国家层面要求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到2025年,各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陆续出台[4][8] - 国家医保局已编制印发护理、综合诊查、康复、耳鼻喉科、呼吸系统、心血管、放射类等领域28批立项指南,全国各省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迎来巨大改变[9] 血液透析价格调整 - 中国2024年需要透析的患者数量多达102.7万,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最后生命线[1] - 广东省将32项规范整合为21个项目并制定全省最高限价,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的单次最高限价分别为390元、348元、377元[5] - 湖南血透价格基准价降到330元,包括4个单项监测费用,每少一项患者少交5元,相比过去三甲医院450元/次的价格降幅达26%[5][6][7] - 安徽定价最低,血液透析费、血液滤过费、血液透析过滤费分别为256元/次、220元/次、280元/次[7] 其他医疗服务价格变化 - 广东彩超检查单部位价格拟从135元下调至110元[9] - 安徽省PET/CT扫描由6700元降至4980元[9] - 部分省份CT价格已从300元下降至200元左右,CT检查超过3个部位后不再收取费用[9]
广东公布透析超声中医类医疗服务最高限价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04 07:46
医疗服务价格整合 - 广东省医保局优化整合泌尿系统透析类、超声和中医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并制定全省最高限价 泌尿系统透析类自7月15日起实施 超声和中医类自7月31日起实施 [1] - 原32项血透类项目整合为21项 "血液透析费"全省最高限价每次390元 涵盖全部操作步骤 腹膜透析费(人工)限价每次45元 腹膜透析费(自动)限价每小时16元 [2] - 公立医疗机构必须按整合后项目收费 禁止拆分收费 如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需按"血液透析灌流费"统一收费 [2] 血透类项目调整 - 废止"人工肝治疗"项目 血浆置换等操作可按相应项目叠加收费 废止住院患者床旁治疗加收政策 [3] - 各地市需确保血透患者负担不增加 在省最高限价基础上可下浮定价 综合考虑地区经济水平等因素 [2] 中医类项目规范 - 原60项中医针法类整合为10项 计价单位由"穴位"改为"次" 体现劳动和技术价值 [4] - 原105项中医骨伤类整合为9项 如手法整复术(关节脱位)全省限价每关节138元 复杂关节脱位限价每关节328元 [4][5] - 原9项中医特殊疗法整合为6项 如小针刀治疗项目 [4] 超声类项目改革 - 原84项超声检查类整合为13项 将超声图文报告服务纳入检查价格 不再单独收费 [4] - 各市具体项目价格不得高于省最高限价 下浮比例不限 [4]
中国市场充满活力——访万益特全球首席执行官陶克瑞
经济日报· 2025-03-25 21:58
中国市场充满活力——访万益特全球首席执行官陶 克瑞 "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和对医疗创新的承诺是塑造全球行业未来的重要驱动力。中国在数字医疗、扩 大优质医疗服务可及性方面所作的努力,与万益特致力于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为专业医护人员提供支持 的目标高度契合。"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万益特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陶克瑞在接受经 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万益特是一家重要的脏器疗法公司,其产品线主要包括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重症治疗三大领 域。自198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万益特已经建立了涵盖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公司 中国总部落户上海,拥有一家世界级研发中心、一家技术服务中心,并在苏州、广州、天津建立了生产 基地。 作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中国市场充满活力,民众追求高品质医疗健康服务,对个性化和多 元化治疗方案的需求潜力巨大。陶克瑞指出,"中国在数字医疗、居家治疗和慢性病管理方面实行的利 好政策与万益特'延续生命之旅、拓展无限可能'这一使命非常契合,同时,中国在生物医学研究、人工 智能+大健康等领域的人才储备丰富,是全球重要的创新中心。万益特希望继续借助本土人才优势,持 续探索创新解决方案,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