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化干散货码头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期间,我国11个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央视新闻· 2025-09-01 05:58
国家现代海洋城市建设规划 - "十四五"期间布局建设11个现代海洋城市 形成分层次发展格局:上海/深圳/青岛强化核心功能 天津/大连/宁波/厦门做强优势领域 秦皇岛/连云港/北海/三亚向海发展[1] - 沿海城市积极布局创新平台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发展海洋高等教育 培育大国重器与新业态[1] 海洋产业技术创新突破 - 上海以长兴岛为中心建设船舶海工研发设计制造高地 AI建模与数字孪生技术深度融入船舶装备研发制造环节[1] - AI技术使船舶设计效率显著提升:原需10-20人1-2月完成的工作 现仅需1-2人1-2周即可完成[1] - 深圳建立海洋大学 着力弥补海洋城市发展人才短板[1] 港口自动化与绿色转型进展 - 全国已建成23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及29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 5G无人驾驶集卡实现规模化应用[4] - 11个国际枢纽港集装箱水平运输设备清洁化比例超60% 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化[4] - 青岛港建成全国首个"氢+5G"智慧港口 氢能集卡车队规模全球第一 投用全国首艘油电混合智能拖轮和氢电拖轮[6] - 青岛港建设9座换电站与3座LNG加气站 实现集装箱码头港内短倒车辆100%清洁化替代 年度减少燃油消耗2.5万升 减排二氧化碳6.7万吨[6][8] 区域协同发展成果 - 宁波舟山实施双城联动创新模式 202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全球第一 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三[10] - 两地共同建设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打造国家大宗商品战略资源配置枢纽[10] - 厦门港通过海铁联运拓展内陆市场 实现中欧班列与海上丝绸之路货轮直接对接 形成海陆无缝衔接国际物流新通道[12] - 厦门港打破业务协同壁垒降低物流成本 提升响应速度 形成产业聚集与港口发展双向引力[14] 海洋经济发展成效 - 现代海洋城市引领形成涉海区域增长极 成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 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优秀范例[3]
交通运输部:目前全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05:23
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及智慧化转型 - 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行业取得积极成效 [1] - 全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29座 [1] - 5G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铁路和堆场轨道吊自动化远程操控、智能闸口等技术广泛应用 [1] - 中国自动化码头应用规模、作业效率、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1] - 部分港口打造集关、港、贸于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平台,智慧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1] 智慧航道建设进展 - 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超过9950公里 [1] - 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与京杭运河苏北段、赣江、汉江等支流航道及长江口电子海图实现互联互通 [1] - 江苏、浙江等地实现船舶过闸"一次申报、一键过闸、一体调度、一屏管控" [1] - 长江武汉创新示范段、苏南运河等全要素智慧航道加快建设 [1] - 智慧航道初步实现"一图联江海""一键过船闸""一体智慧化"等突破 [1] 未来发展规划 - 交通运输部将聚焦水运基础设施智慧化转型,促进船、港、航各要素智能协同 [2] - 研究制定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评价标准 [2] - 推进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应用智能感知设备、数字孪生等技术 [2] - 创新港口数据服务,应用区块链技术推动航运贸易数字化 [2] - 推动跨区域通航建筑物船舶过闸联合调度,实现运营服务智慧化 [2] - 未来港口将拥有全链条智慧化服务,船舶依托"电子航道一张图""运行监测一张网""船闸调度一体化"实现智能导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