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腹海马

搜索文档
山东日照打造海洋经济“样板间”!工厂化养虾培育新质生产力,三文鱼全链冲刺千亿级,“南马北育”激活大产业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02:30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日照市作为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全国首批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正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创新高地[16][17] - 构建"生态筑基 科技赋能 产业聚链"的现代渔业体系 实现从传统渔区到三产联动的跨越[17][18][86] - 山东省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日照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 构建彰显优势的临港产业体系[75][77][78] 工厂化养虾产业 -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达70万立方米 同比增长10%以上[24] - 循环水模式实现全年连续生产 单产提升3-5倍 药物使用量减少60%[25][26][27] - 红旗现代渔业产业园通过自动化管理系统节水30倍以上 养殖成活率达90%以上[30][31][32] 海水育苗体系 - 建成海水育苗场230余家 总育苗水体达90多万立方米[33] - 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达15家 培育出6个优良品种[34] - 海水养殖良种覆盖率超75% 辐射河北 辽宁等北方省份[35][36] 三文鱼全产业链 - 开创全球首座全潜式智能养殖网箱 构建"陆基-近海-深远海冷水团"养殖模式[40][41] - 财金"海上粮仓壹号"单箱水体6万立方米 可养殖1000吨三文鱼 6座网箱投产后年产6000吨[44][48][49] - 现有三文鱼育养企业7家 养殖水体25万立方米 2024年产量目标6000吨 2030年产能规划10万吨[54][55] 海马养殖产业 - 突破膨腹海马规模化养殖技术 2024年2月中国(日照)海马产业园正式投产[61][62][63] - 物联网系统监控12项水质指标 膨腹海马成活率从30%提升至82% 年育苗量突破6000万尾[66][67] - 冻鲜海马产品单公斤干品收购价突破1万元 京津冀和珠三角订单占比65%[68] 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 - 全市8处国家级海洋牧场构筑立体生态养殖体系 推动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80][81] - "海马—藻类—饵料"生态循环系统使水资源利用率提升70% 形成零污染闭环[70][71] - 通过"南马北育"模式带动环黄渤海30多家养殖户发展50万尾以上规模养殖[70]
镜观·回响丨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共同富裕
新华网· 2025-08-07 02:01
共同富裕政策导向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1] - "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 [1] -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1] 乡村产业发展 - 宁夏固原市发展冷凉蔬菜产业,建成130余个种植基地,面积达50万亩,年产量200万吨 [7] - 山东涛雒镇发展海洋经济,形成水产养殖、加工、种业和海洋牧场产业链 [9] - 海南扩大大叶茶种植规模,将其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 [11] - 云南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达67.9万亩,2023-2024年产季产量5.8万吨 [13] 区域协调发展 - 汕汕高铁贯通后将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和长三角15个城市 [15] - 京投装备河北京车基地采用"北京研发+河北制造"模式,拉动当地就业和经济 [15] - 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形成,覆盖周边省会城市2.5小时经济圈和主要城市群4-6小时经济圈 [18] 边疆特色产业 - 西藏江孜县发展藏毯产业,传统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1] - 新疆乌苏市引进桑蚕茧丝绸全产业链项目,鼓励农民种桑养蚕 [21] - 广西靖西市绣球产业向市场化转型,被誉为"中国绣球之乡" [24] 医疗资源共享 - 江苏海安市建立医共体,与长三角高校医院合作提升医疗水平 [17] - 横琴口岸设立便捷通道,澳门居民可携带300余种动植物产品进入合作区 [17]
耕海牧渔,建设“蓝色粮仓”(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7-01 22:19
海洋经济转型发展 - 日照市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通过建设海洋牧场实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和产业升级 [1] - 2024年日照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0% [1] - 已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8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建设项目14处,建成深水抗风浪网箱1000余个,大型智能桁架式网箱2座 [1] 海洋牧场建设与生态修复 - 通过投放人工鱼礁(边长3米、重达10吨的混凝土构件)修复海洋生态,促进藻类生长和鱼类聚集 [2] - 采取底播增殖、放流等措施逐步修复海洋生态环境,近海鱼群数量显著增加 [2][3] - 立体养殖模式(底层养海参鲍鱼,上层养贝类)实现生物链循环,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提高养殖效益 [3] 渔旅融合与产业延伸 - 岚山区海钓业年收入超过2亿元,建有2个国家级和7个省级海洋牧场 [4][5] - 官草汪居开发海钓旅游、民宿、农家乐等项目,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滨海旅游地 [5] - 2024年官草汪居集体年收入超52万元,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 [5] 科技赋能现代渔业 - 投放财金"海上粮仓壹号"网箱(高约11层楼),预计年产三文鱼900吨,采用一类海水水质养殖 [5][6] - 网箱配备数智化系统实时监测水质指标,智能化投喂系统避免饲料污染 [6] - 实现"南鱼北育"技术突破,膨腹海马养殖苗种成活率达90%,2024年鲜海马产量2075.8万尾 [7]
福建连江:1200万只海马历经8个月培育 迎来收获季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13:33
海马养殖行业现状 - 连江县筱埕镇定海村海马养殖基地采用保温大棚工厂化养殖模式,养殖水体约1万立方米,配备60平方米养殖池和圆柱形塑料架供海马休息[1] - 基地养殖膨腹海马500万只,从1公分幼苗经8个月培育至8-9公分成品,平均重量约6克,预计本月底完成全部捕捞[1][3] - 海马被列为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因全球野生资源锐减,陆地工厂化养殖成为主要供应方式[3] 海马产品加工与市场 - 成品海马通过淡水清洗后倒挂晾晒3天,采用不锈钢夹定型工艺确保形态笔直,晒干后主要销往医药公司[1][3] - 干海马市场价格区间为3000-7000元/公斤,具体按规格定价,反映其作为名贵中药材的高附加值特性[3] - 海马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享有"南方人参"美誉,医药市场需求持续旺盛[3] 养殖技术创新 - 基地独创圆柱形塑料架养殖系统,有效防止海马群聚导致的死亡,提升存活率[1] - 利用海马倒挂习性设计高效捕捞方案,单次操作30秒内可完成整筐捕捞[1] - 采用两阶段晾晒工艺(钢夹定型2小时+竹架晾晒3天)优化产品品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