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讯开悟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共话光影未来
经济日报· 2025-09-16 22:12
以光影为媒,赴文明之约。近日,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成都举行。本届论坛以"文明共聚开创未 来"为主题,设置主论坛与4场平行论坛,众多文艺界学者名人在论坛上进行热烈的思想交流,推动文明 互鉴、共谋未来发展。 在"场景焕新:文化消费新趋势与新机遇"论坛上,与会嘉宾剖析了文化消费领域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 并探讨其中蕴藏的新机遇。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副理事长周建东表示,观众走进电影院不再只看一部电影,电影产业的边界已经突 破了"制片+发行+放映"的传统链条,观众已经转变为追求沉浸、互动、圈层认同的数字原住民,传统 的文化消费模式,尤其是影视消费正被一股强大的合力重塑焕新。 "面对新趋势,电影产业应该打破传统的行业边界,从靠单一票房变现转为构建可持续的消费生态。从 短期流量的交易中跳出来,转向长期主义的生态运营。内容永远是王道,但内容已拓展成为IP孵化、跨 媒介衍生、线下体验在内的全链条价值开发。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激发新业态的创新引擎,用户也不 仅仅是消费者,而是参与到内容生产、传播扩散,乃至品牌共建的产销一体者。"周建东说。 在"数智赋能:科技创新驱动文化新质生产力"论坛上,国内外知名学者、行业专家围绕文化新 ...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李文新:加强校企合作,贯通AI人才培养全链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09:24
6月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人工智能强化学 习可持续发展计划"在会上正式启动。这一计划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人工智能学 院、腾讯开悟等共同发起,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教育普惠+强化学习标准共建",缩小全球人工智能鸿 沟,助力全球人工智能体系构建。 "人工智能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而且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每天睡觉起来就可能会有一个爆炸性突破, 但我们大学的课程建设需要时间和周期……"会议期间,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李文新接受包 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时,直言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的痛点——如技术迭代快和课程建 设慢之间的矛盾,实训资源与算力不足的制约等。 解决人才培育痛点,仅靠学校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界、企业和政府等多方参与形成更大合力。对于"人 工智能强化学习可持续发展计划",李文新认为,这并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依托腾讯多年打磨的开悟平 台,把人工智能最先进的技术加载上去,加速AI课程向前沿推进的步伐。 与此同时,企业参与进来以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将得以贯通。在李文新看来,企业不仅有实 训技术,也了解人才需求的方向,与高校一起打造 ...
这项“国家任务”,为何落子成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15:19
科技创新合作 - 菌草技术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 为当地创造数十万个就业机会 [1] -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成为全球最大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库 吸引埃及 巴基斯坦等国科研人员合作 [1] -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构建"1+4+N"框架体系 包括科技人文交流 共建联合实验室等四大举措 [1] -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成都举行 由科技部等7方共同主办 [2] - 成渝地区与30余国签署70余个科技合作协议 实施300余项国际联合研发项目 [14] - 成渝地区国际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88亿元 组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联盟 [14] 科研设施建设 - 四川布局建设10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数量居全国第3 [7] - "拉索"观测站作为国际最灵敏伽马射线探测装置 有望揭开宇宙线起源之谜 [5] -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覆盖2400米山体 具备全球领先的暗物质探测条件 [7] - 成都被称为"大科学装置之都" 汇聚大量科研机构 [7] 产业发展 - 成渝地区经济总量从6.3万亿元增长至8.6万亿元 占全国比重提升至6.5% [7] - 成都创新药企业创下多个"全球首个"纪录 成为中国医药创新高地 [10] - 腾讯"开悟"平台在四川布局 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 医疗等领域的应用示范 [12] - 四川发布40个"双向揭榜挂帅"项目 涉及人形机器人 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 [15] 人才培养 - 成渝地区培养200余名国际技术经纪人 [14] - 四川举办领导干部AI能力系列讲座 覆盖3万余人 [18] - 成都开展"科学大讲堂"活动 邀请前沿领域专家进行科普 [18]
汇聚全球智慧,助力AI创新,2025腾讯开悟人工智能全球公开赛正式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5-02 12:05
赛事背景与组织架构 - 2025年川渝大学生人工智能大赛暨腾讯开悟人工智能全球公开赛由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厅及重庆市教委、科技局联合主办,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腾讯等承办,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等支持 [2] - 赛事定位为国内首个聚焦"决策智能"技术的全球化AI竞赛,已连续举办6年,2024年升级为全球公开赛 [9] 赛事规模与国际化程度 - 2024年赛事吸引2038支战队报名,覆盖388所高校,参赛人数超5000人,辐射18个海外国家包括英、日、德、美、新加坡等 [9] - 总奖金池超百万元,现金奖励覆盖近50支队伍,优秀选手可获腾讯青云计划、王者荣耀项目组等就业机会及顶尖学院深造资格 [10] 赛道设置与技术方向 - 设立四大产业赛道:智能体决策算法、具身智能强化学习运动控制、AI芯片算子开发、智能交通信号灯调度 [9] - 首次联合宇树科技开设具身智能赛道,聚焦智能体泛化能力与通用性研究,服务全国具身智能企业训练需求 [10] 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 - 电子科技大学联合腾讯深化川渝科教产融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瞄准国家战略需求 [7] - 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聚合政校院企力量探索复合型AI人才培养,上海创智学院推行"三导师制"培养实战型精英 [16] - 中关村学院孵化30余个AI项目并配备产业基金,重庆邮电大学建立"以赛促学"循环机制 [16] 行业生态与校企协作 - 腾讯开悟引入真实产业课题缩短学术到实战周期,六年累计搭建产学研桥梁 [17] - 宇树科技提出AI人才需具备跨学科知识储备及创新解决问题能力,避免单一化深耕 [17] - 赛事联合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构建产学研协同平台,强化"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