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爸茶
icon
搜索文档
看排球赛 吃“老爸茶”(我运动 我快乐)
人民日报· 2025-08-13 22:10
赛事概况 - 2025年"九九杯"海南乡镇排球联赛决赛于8月10日在文昌市文城镇举行 海口市龙桥镇动漫战队以3:2战胜澄迈县金江镇咖啡队成功卫冕[2] - 赛事历时两个多月 覆盖全省11个市县 共进行68场对决[2] - 决赛现场观众规模庞大 沿街小吃摊和水果摊人气旺盛[2] 文化传承与群众基础 - 文昌市拥有600多个排球场 平均每0.4平方千米就有一个 实现村村有球队 人人是球迷[4] - 排球运动在文昌有百年历史 1958年文昌少年排球队曾获全国冠军[3] - 球员构成多元 包括渔民 养殖户 教师 学生等 白天工作学习晚上打球观赛成为生活方式[4] 文化特色与非遗融合 - "老爸茶"文化于去年被列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与排球赛事形成深度绑定[6] - 赛事期间茶店成为第二观赛区 单场赛事可吸引数千名观众消费[6] - 当地保留光脚打球 拖鞋扣杀 板凳击球等传统特色玩法 体现自由健康的运动理念[6] 经济效益与产业联动 - 赛事采用"体育+旅游"融合模式 在4个举办地开展美食 音乐 非遗展演等配套活动[7] - 餐饮商户在赛事期间收入显著提升 有餐馆单晚收入从日常1000元增至3000元[7] - 流动摊贩通过多点位布局可实现单晚营业额约6000元[7] - 自2023年创办以来累计吸引现场观众超120万人次 全网曝光量超13亿次 创造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7] 区域特色与农产品推广 - 赛事结合"一镇一品"理念 集中展示17个乡镇特色农产品包括锦山牛肉干 重兴斑斓小吃 铺前马鲛鱼 文城公坡香米等[7] - 龙楼镇开展航天主题村宴 重兴镇举办农趣运动会 铺前镇推出糟粕醋长桌宴等特色活动[7]
海南:非遗“烟火气”激发文旅新活力
海南日报· 2025-06-14 00:10
海南非遗保护与产业化发展 - 海南非遗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2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103项,市县级以上非遗项目39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2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9人 [3] - 建设黎锦技艺传习馆15个,国家级、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3个,非遗工坊119个,认定非遗传承村16个 [3] -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群从不足千人扩大至近2万人,2024年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5] 非遗产业化与经济效益 - 全省老爸茶店超4000家,年销售额约100亿元,带动5万余人就业 [7] - 海南沉香产业2023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145家沉香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 [7] - 非遗美食品牌如临高烤乳猪、福山咖啡等崛起,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 [7] 非遗教育与数字化传承 - 在全省100多所中小学开展非遗技艺实践课,涉及21个项目,超5万人次学生参与 [6] - 完成国家级传承人及18名省级传承人的数字化记录工程,出版14部非遗丛书及口述史 [6] 非遗与文旅融合 - 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以10多项非遗打造景区,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 [9] - 昌江保突村结合黎陶技艺打造"产学研旅"模式,三亚南山非遗季吸引10多万游客,文创销售额近2000万元 [10] - 儋州泊潮村端午活动单日吸引游客近2万人,推动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 [10] 国际化发展与品牌输出 - 黎锦亮相巴黎时装周、米兰设计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等国际舞台 [4] - 通过海外巡展(马耳他、德国、保加利亚)及日本大阪世博会展示东方非遗生命力 [4]
早餐花样多 地道中国味(体验“中国味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3 22:55
内蒙古早餐文化 - 内蒙古早餐以高热量食物为主,包括手把肉、羊杂汤、焙子、烧麦、奶豆腐饼、咸奶茶等,满足牧民抗寒需求[6] - 羊杂汤采用特殊烹饪工艺去除膻味,搭配焙子形成当地早餐标配[6][8] - 清炖羊肉仅用葱姜蒜调味,因草原草料含硫元素而天然去膻,具有鲜香与奶香双重风味[9] - 奶制品如奶豆腐饼以天然健康为特色,外皮焦脆内馅含芝士奶酪[9] 海南早餐特色 - "老爸茶"源自南洋华侨文化,包含豉汁蒸凤爪、虾饺皇等点心,体现慢节奏社交生活[11][13] - 海南粉地域差异显著:三亚港门粉用海鱼汤底,万宁后安粉用猪骨汤底,文昌糟粕醋以酸辣酒糟为特色[14] - 陵水酸粉含沙虫干等特殊食材,口感酸辣鲜香,打破外国游客对虫类食品的认知障碍[15] 北京传统早餐 - 炸酱面通过黄瓜丝平衡酱料醇厚,形成层次丰富的口感[17] - 豆汁为绿豆发酵饮品,搭配焦圈和芥菜丝形成传统吃法,具有益生菌功能[18] - 门钉肉饼因形似城门门钉得名,面茶融合糜子面与蒙古奶茶元素,驴打滚与宫廷传说相关[19] - 胡同早餐店通过蒸炉热气营造市井烟火氛围,提供豆浆油条等便捷早餐组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