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罗(人形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14个智能体覆盖38个业务场景 美的智能工厂向智能体工厂进化
智能工厂技术应用 - AI眼镜辅助工厂首检效率大幅提升 时间由15分钟缩减到30秒 平均提升效率80%以上 [1] - 具身机器人、机械臂、AMR、注塑机等智能终端在工厂大脑指挥下发挥作用 实现秒级响应完成传统人工小时级任务 [1] - 人形机器人"美罗"应用于品质首检、DMS巡回会议、TPM巡检、EHS巡检等高频次任务 实现实时响应与全流程自主决策 [2] 机器人系统功能 - "美罗"执行首检送检任务时自主进行尺寸外观检测 质检数据实时同步至品质智能体生成工单闭环 [2] - 玉兔-AI巡检机器人通过多模态数据空间感知实现复杂工业场景精准理解 巡检频次较人工提升100% [2][3] - 库卡"iico协作机器人"与计划智能体协同 自动解析机型特征并匹配多种产品型号 提升混线生产精准度与效率 [3] 工厂大脑架构 - 工厂大脑采用分布式多智能体架构 通过A2A通信实现智能体自治协同 集成工业大模型增强决策能力 [4] - 14个智能体覆盖38个核心生产业务场景 依托工厂大脑协同 具备端到端能力 排产响应速度提升90% [4] - 智能体工厂实现生产要素全域互联 智能终端被赋予感知、理解、决策及行动能力 [4][5] 战略规划与发展 -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超160亿元 占营业总收入比例约3.9% [7] - 未来将智能体覆盖场景进一步扩大 加入更多具身智能终端设备 推动工厂大脑持续进化 [7] - 智能体工厂解决方案将快速复制到全球范围内其他工厂 目标覆盖100%场景实现自循环 [6][7]
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获WRCA首个智能体工厂认证 可彻底实现黑灯工厂自主作业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02 07:39
核心观点 - 美的集团旗下洗衣机荆州工厂获得全球首个多场景覆盖智能体工厂认证 标志着行业首个智能体工厂正式落地 通过多智能体协同架构重构生产逻辑 实现从数字化工厂向自主进化型智能体生态的演进 [1][4] 技术架构与能力 - 工厂部署14个智能体覆盖38个核心生产业务场景 依托美的工厂大脑进行协同 深度融合制造经验、大模型技术与具身机器人技术 [1] - 具备从感知、决策、执行、反馈到持续优化的端到端能力 智能体以秒级响应完成传统人工小时级任务 平均提效80%以上 其中排产响应速度提升90% [1] - 工厂大脑作为神经中枢 赋能各类智能终端包括具身机器人、机械臂、AMR等 使其具备感知、理解、决策及行动能力 [2] 具体应用案例 - 质检场景中 AI眼镜辅助工人实现易错点提醒 基于视觉技术打通研发与品质智能体 自动比对图纸与实物 首检效率从15分钟减少到30秒 [2] - 人形机器人美罗可自主执行品质首检、DMS巡回会议、TPM巡检、EHS巡检等高频次任务 实现实时响应与全流程自主决策 [3] - 通过多模态感知技术和具身智能操作技术 实现数字世界到物理世界闭环 为解决黑灯工厂最后一公里奠定技术基础 [3] 行业意义与未来规划 - 为全球制造业树立高效、灵活、韧性的智能生态新标杆 彰显中国在突破性智能制造技术整合与应用的引领地位 [2][4] - 智能体工厂解决方案将快速复制到集团全球其他工厂 推动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4] - 以系统自治替代经验依赖 以实时闭环优化取代事后补救 提供全流程无人干预、全要素自我进化的可复制新范式 [4]
智能体工厂:人与机器人的共处
经济观察报· 2025-08-29 11:27
智能体工厂建设 - 美的集团在荆州建成全球首个智能体工厂 采用14个智能体覆盖38个核心生产业务场景 [1][2] - 工厂通过"工厂大脑"实现任务调度中枢功能 智能体作为神经网络 智能终端负责执行 形成完整协同体系 [6] - 工厂采用5G全连接技术作为核心支撑 基于新建工厂优势实现全流程AI融合 [8][9] 智能设备应用 - 人形机器人"美罗"可执行送检 消防巡检等多工种任务 熟练完成生产闭环 [2] - 移动机械臂"玉兔"实现24小时精准巡检 通过视觉识别和声源定位检测洗衣机运行状态 [5] - AMR自主移动机器人 AI眼镜等智能终端协同作业 替代人工完成枯燥高风险工作 [4][5][12] 生产效率提升 - 智能体工厂实现秒级响应传统人工小时级任务 平均提效80%以上 其中排产响应速度提升90% [6] - 玉兔机器人解决人工漏检误检问题 可靠性实验室实现全自动化检测 [5] - AI眼镜自动识别产品图案文字 检测数据反馈工序优化 实现自主学习进化 [10] 技术演进方向 - 玉兔Pro将增设旋钮按键功能 实现故障自主诊断处理 完成全链路闭环 [5] - 智能体工厂具备感知理解决策能力 通过数据喂养大模型实现持续迭代 [9][10] - 工厂重新定义岗位职责 打破传统组织分类 实现多智能体协同作业 [9] 行业战略意义 - 智能体工厂代表制造行业第四阶段演进 具备智能化自适应特征 [13] - 项目旨在定义中国制造新标准 探索制造业新范式发展方向 [13][14] - 该模式未来将成为美的集团标准配置 推动制造领域技术革新 [13]
探访美的首个智能体工厂:看见机器人与人的相处
经济观察网· 2025-08-29 07:48
智能体工厂建设 - 美的集团在荆州工厂建立全球首个智能体工厂 目前共有14个智能体覆盖38个核心生产业务场景 [3] - 工厂采用"大脑"指挥模式 实现生产要素互联互通 赋予智能终端感知、理解、决策及行动能力 [6] - 智能体工厂实现秒级响应完成传统人工小时级任务 平均提效80%以上 其中排产响应速度提升90% [5] 人形机器人应用 - 人形机器人"美罗"已投入生产线3个月 可执行送检、巡检及保养等多项任务 [3] - 美罗能够准确握持托盘并移动工件 完成首检工单闭环操作 [3] - 人形机器人打破传统固定工位作业模式 实现跨业务系统协同工作 [8] 智能设备创新 - 巡检机器人"玉兔"具备视觉识别和声源定位功能 可自主调节机械臂进行设备检测 [5] - 玉兔Pro版本将增设旋钮按键功能 实现故障自主诊断与处理的全链路闭环 [5] - AI眼镜辅助人工检测 自动判断产品文字图案正确性 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率 [9] 技术演进路径 - 智能体工厂具备自主学习进化能力 检测数据可反馈至工厂大脑用于模型训练 [10] - 工厂建设采用"反向落地"思路 经过多次测试推翻最终形成现有框架 [8] - 5G网络为智能体运行提供核心支撑 荆州工厂是美的全球首个5G全连接工厂 [7] 制造范式变革 - 智能体工厂代表制造行业第四阶段演进 特点是AI驱动的智能化和自适应 [12] - 新模式将人工从枯燥高风险工作中解放 转向幕后协同协作角色 [12] - 公司旨在通过智能体工厂实践 定义中国制造新标准和发展方向 [13]
美的集团推出“多面手”人形机器人,三到五年会看到翻天覆地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7:45
智能工厂建设进展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落地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 通过工厂智能体和人形机器人协同工作 目标实现完全无人化的黑灯工厂 [1] - 洗衣机荆州工厂已部署自研人形机器人美罗 应用场景包括注塑件拌匀 3D质检 巡检 设备运维等 [1] - 工厂同时应用玉兔-AI巡检机器人 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和库卡iico协作机器人 智能体以秒级响应完成传统人工小时级任务 平均提效80%以上 [1] 人形机器人技术特性 - 美罗机器人具备单臂3公斤负载的双臂协同能力 可稳定搬运9公斤洗衣机后桶 并执行多任务切换 [2] - 集成公司自研0.1毫米精度3D相机与AI视觉检测系统 质检数据实时同步至品质智能体 [2] - 采用三大自研技术:七自由度仿生臂实现60%负重比 腕部六维力控传感器实现动态平衡 柔性灵巧手以500克自重实现5公斤抓取能力 [2] 非人形机器人应用 - 玉兔-AI巡检机器人通过多模态数据空间感知实现自主巡检-自主诊断-实时处理闭环 巡检频次较人工提升100% [3] - 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在注塑车间部署81台 具备跨域调度 动态路径感知 自主绕障能力 并实时上报设备状态 [4] - 巡检机器人将工人从危险枯燥工作中解放 每半小时巡检一次 大幅降低误检及漏检率 [3] 商业化路径规划 - 人形机器人发展遵循工业场景→商业场景→家庭场景的渐进路径 家庭场景通过家电机器人化实现技术迁移 [1]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 行业企业选择不同路径:优必选 海克斯康等主攻工业场景 宇树科技等侧重服务场景 [7] - 美罗机器人将应用于线下商业门店 展示产品介绍 咖啡制作等导览功能 通过机械臂与语音系统协同重构人机交互 [7]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当前面临成本较高 工作效率相对人类较慢 需充电续航等问题 主要适用于重复性强 危险性大岗位 [5] - 行业难点包括AI发展水平 算力消耗 数据采集 续航能力(普遍仅2-3小时)等问题 [8] - 公司通过轻量化设计降低关节能耗 开发高能量密度电池 并将工人操作影像转化为动作样本减少数据采集成本 [8] 战略方向与产业影响 - 采用人形机器人+家电机器人化双轨路径 依托家电业务优势在工厂制造和智能家电场景实现差异化 [6] - 智能体工厂推动岗位转型:流水线工人转化为机器人运维数据分析人员 质量检验人员进化为人机协同角色 [7] - 家电机器人化战略将洗地机 空调等改造为具身智能载体 技术框架包含美言大模型 算力一体化平台和多模态感知融合技术 [9] 技术演进规划 - 规划下一代超人形机器人构型 沿类人形→全人形→超人形的智能终端布局路径推进 [10] - 家庭场景落地仍需10年以上 因涉及物品摆放 家人行动轨迹 安全性 隐私性等复杂因素 [8] - 行业处于关键拐点 需找到刚需场景并率先盈利的企业才能在智能竞赛中胜出 [10]
人形机器人美罗已成车间“老手”美的集团智能体工厂落地
新浪财经· 2025-08-28 01:40
智能体工厂建设进展 - 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获得WRCA"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认证 [1] - 工厂部署14个智能体覆盖38个核心生产业务场景 [4] - 采用"美的工厂大脑"作为神经中枢 通过分布式多智能体架构实现智能体自治协同 [4] 人形机器人技术应用 - 美罗人形机器人实现设备巡检、润滑油添加及零部件搬运等操作 [1][4] - 玉兔-AI巡检机器人移动速度超越人工 可进行昼夜不间断检测 [4] - 人形机器人结合多模态感知技术和具身智能操作技术实现黑灯工厂自主作业 [4] 机器人业务战略布局 - 公司围绕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家电机器人化、人形机器人价值化三大方向推进 [2][5] - 库卡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半导体、医疗及汽车零部件等工业场景 [5] - 积极拓展家庭和商业领域应用场景 持续扩大智能体覆盖场景数量 [4][5] 智能制造技术整合 - 工厂大脑集成工业领域大模型推理引擎增强智能决策能力 [4] - 通过Agent-to-Agent通信实现智能终端与机械臂、AMR等设备协同 [4] - 融合制造经验、大模型技术与具身智能构建无人化作业生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