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直供

搜索文档
瀚蓝环境(600323):并购协同驱动业绩增长 内生增长与新业务齐头并进
新浪财经· 2025-08-29 02: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63亿元同比减少1% [1] - 归母净利润9.67亿元同比增长9% [1] - 拟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2.5元(含税) [1] 并购整合成效 - 并购粤丰环保后垃圾焚烧发电总规模达97590吨/日 稳居国内行业前三及A股首位 [2] - 粤丰环保6月单月贡献收入3.69亿元 归母净利润约6000万元 [2] - 通过贷款置换降低粤丰环保总贷款约13亿元 融资利率从2.75%-4.75%降至2.50%-4.00% [2] 运营业务增长 - 固废处理运营类业务(剔除工程与装备)净利润7.30亿元 同比增长26.44% [3] - 供热量94.35万吨同比增长41.60% 供热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46.50% [3] - 吨垃圾发电量386.26度同比增长2.60% 上网电量337.42度同比增长3.51% [3] 财务效率提升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21亿元同比增长29.77% [3] - 上半年应收账款回款超11.50亿元(不含粤丰环保) [3] - 综合厂用电率同比降低0.77个百分点 [3] 新业务布局 - 与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签署算力中心战略协议 推动绿电直供智算项目 [4] - 推进公募REITs发行工作 规模预计10-30亿元 [4] 股东回报承诺 - 2025年中期分红每股0.25元 [4] - 承诺2025-2026年度每股现金股利年增长不低于10% [4]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40.36/158.35/165.30亿元 同比增长18.08%/12.82%/4.38% [5]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19.73/22.62/24.73亿元 同比增长18.56%/14.66%/9.33% [5]
绿电直供:破局能源转型,探索电力市场化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6-26 02:03
绿电直供模式背景与意义 - 绿电直供是中国电力政策调整下的新产物,旨在解决特定问题,需要政策支持与用电大户、绿电供应方的紧密配合[1] - 直供电模式在电解铝等大型能源消耗行业已有实践(如火电直供),体现市场经济竞争力并打破电网垄断[1] - 该模式推动电力供应扁平化,助力企业扩大产能,是电力领域的积极进步[1] 中国电力行业格局 - 发电行业以国有企业为主导,能源类型包括火电(国家能源集团、华能、大唐等)、水电(三峡集团、华能等)、核电(中核、中广核等)及新能源(国家电投、三峡、隆基绿能、金风科技等)[3] - 电网运营由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主体垄断,控制输电、配电及售电业务,市场化改革仍存局限性[3] - 绿电直供模式旨在打破电网垄断,推动电力市场开放竞争[3] 绿电直供的技术挑战 - 绿电供应存在间歇性和季节性波动,需依赖直接消纳和储能技术(电储、热储、燃料储、势能储)[4] - 储能技术成本高昂且延长投资回收期,需技术创新与资本投入双重支持[4] 政策推动与发展前景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制度保障与操作路径[6] - 绿电直连是破解能源转型与碳关税壁垒的制度创新,促进新能源生产消费融合及能源结构优化[6] - 直供电模式可缓解电网电力过剩和国资光伏绿电饱和问题,为用电企业与绿电供应商创造双赢空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