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纳米刻蚀机
icon
搜索文档
弄潮科创引领未来——科创板开市六周年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中国基金报· 2025-07-22 03:13
科创板发展概况 -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企业数量从首批25家增至589家,平均每小时诞生2.5项专利 [1] - 科创板聚焦半导体、生物医药、量子计算等"硬科技"领域,推动中国经济向创新转型 [1] - 科创板公司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平均每家公司拥有216项 [4] 制度创新与上市情况 - 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中22家已扭亏为盈 [2] - 20家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生物医药企业成功登陆,19家企业的45款药品/疫苗已获批上市 [2] - 科创板IPO募资9257亿元,再融资1867亿元,合计超1.1万亿元投入战略领域 [3] 研发与创新成果 - 2024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总额1680亿元,是板块净利润的三倍多,同比增长6.4% [4] - 107家公司连续三年研发强度超过2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12.6% [4] - 35家公司在细分行业或产品上排名全球第一,124家排名全国第一 [4] 行业与企业表现 - 科创板汇聚41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占板块公司总数71% [3] - 约30%的公司产品或研发项目具有行业首创性,80%的公司核心产品致力于进口替代 [5] - 迪哲医药的肺癌新药舒沃替尼成为首个获得中美"突破性疗法"双认定的国产创新药 [2] 资本生态与并购活动 - 科创板推出逾20项关键制度规则,包括小额快速再融资、股权激励等 [7] - 2024年新增产业并购超110单,交易金额超1400亿元,35单涉及重大资产重组 [7] - 科创板指数体系成熟,161只跟踪产品规模达2600亿元,科创50指数规模超1800亿元 [9] 未来改革方向 - 将设立"科创成长层",服务未盈利优质科技企业 [12] - 推出六项配套改革措施,覆盖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 [12] - 科创板589家上市公司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点亮自主创新光芒 [12]
万亿科创!硬核蝶变!
中国基金报· 2025-07-22 02:39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核心成果 - 科创板企业数量从首批25家增长至589家,形成创新企业集群 [1] - 板块内企业平均每小时产生2.5项专利,创新效率显著 [1] -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量子计算等战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1] 制度创新与上市包容性 - 54家未盈利企业通过特殊机制上市,其中22家已实现扭亏为盈 [4] - 生物医药领域20家企业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19家企业45款药品/疫苗获批 [4] - 迪哲医药肺癌新药舒沃替尼成为首个获中美"突破性疗法"双认定的国产创新药 [4] 资本支持与产业集聚 - 累计IPO募资9257亿元,再融资1867亿元,合计超1.1万亿元 [5] - 中芯国际创下532亿元科创板最大规模IPO纪录 [5] - 板块内41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占比达71% [5]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1680亿元,为板块净利润的三倍多 [7]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中位数12.6%,107家企业连续三年研发强度超20% [7] - 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平均每家企业216项 [7] 技术突破与行业地位 - 35家企业在细分领域全球第一,124家全国第一 [7] - 30%企业产品或研发项目具有行业首创性,80%专注进口替代 [8] - 138家次企业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等重大荣誉 [8] 人才结构与产学研融合 - 超60%企业由科学家/工程师领衔创始团队 [8] - 近30%企业实控人兼任核心技术人员,30%拥有博士学历 [8] - 40%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8] 并购重组与资本运作 -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新增产业并购超110单,交易金额1400亿元 [10] - 35单重大资产重组案例数量超政策发布前总和 [10] - 出现首单"A控H"、首单"A吃H"、首单吸收合并等标志性案例 [11] 市场生态与指数体系 - 90%科创板企业在上市前获得创投机构支持 [12] - 科创板指数体系包含30条指数,跟踪产品规模达2600亿元 [12] - 科创50指数跟踪产品规模超1800亿元,成为硬科技投资旗舰 [12] 未来改革方向 - 将设立"科创成长层"服务未盈利优质科技企业 [14] - 推出六项配套措施包括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AI、商业航天等领域 [14]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和完善再融资制度等创新举措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