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母基金

搜索文档
2025上半年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02 08:52
根据提供的公众号文章内容,以下是作为资深研究分析师的专业总结: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母基金行业在经历深度调整后,于2025年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行业整体呈现管理精细化、政策规范化、以及结构优化趋势 [2][4][58] - 2025年上半年行业总管理规模为34,84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下降23.7%,其中政府引导基金和市场化母基金规模分别下降24.0%和22.4% [14][26] - 政策层面迎来重大变革,国办一号文从国家层面系统规范政府投资基金运作,对返投比例、注册地限制、容错机制等核心环节提出明确指导 [59][60][62] 中国母基金全名单 - 全名单包含460家母基金,包括338家政府引导基金(管理规模29,973亿元)、112家市场化母基金(管理规模4,829亿元)和10家S基金(管理规模43亿元) [13][14] - 名单编制采用明确量化标准:母基金需满足银行账户到账资金≥5亿人民币、投资过至少三支基金、有专门5人以上管理团队等条件 [6] - S基金被纳入母基金范畴,定义包括存续管理规模≥1亿元人民币、专门管理团队等要求 [6] 中国母基金全名单机构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总投资规模3,338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7.2%,但S基金投资规模大幅增长95.9%至335亿元 [16] - 行业从业人员数量降至9,243人,较2024年末减少7.29% [19] - 新发起母基金33支,总规模1,970.17亿元,其中政府引导基金31支(规模798.04亿元),市场化母基金2支(规模80亿元) [20] 中国母基金全名单入选机构分析 - 新成立母基金地域集中度高,仅11个省级行政区有新设基金,江苏、湖北、福建等地新设数量均在3支以上 [23] - 实际在管规模34,845亿元中,政府引导基金占比86%(29,973亿元),市场化母基金占比14%(4,829亿元) [26] - 计划管理总规模60,778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16.6%,其中政府引导基金计划规模50,948亿元 [29] 中国母基金行业发展情况 - 调研97家管理机构显示,平均在管规模41.7亿元,计划管理规模58.3亿元 [41] - 收益表现方面,市场化母基金MOC为1.89、IRR为9.46%、DPI为0.87;政府引导基金MOC为1.44、IRR为7.18%、DPI为0.76 [46] - 团队规模与管理规模正相关,管理规模>500亿元的机构团队中位数达73人,各层级薪酬普遍下降,合伙人降幅近16% [47][54] 私募股权母基金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出资要求显著放宽,政府引导基金对子基金出资比例从30-40%提升至50%甚至70%以上,返投倍率要求六年内下降超40% [63][64] - 容错机制突破明显,深圳、武汉、四川等地允许种子期项目出现80%-100%的全额亏损 [69][70] - 科创债成为新募资渠道,2025年上半年超30家机构发行科创债,总规模突破200亿元 [72] - 行业格局重塑,AIC基金签约金额超3,800亿元,CVC基金备受国资LP青睐 [82][83] - 新设母基金数量与规模锐减,2025年上半年新发起32支(规模1,970.1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2%和62% [84] - 运营模式趋向务实,不再追求单支千亿规模,转而采用多支规模适中的"基金群"模式 [86][87]
母基金“队伍”持续扩容 探索建设耐心资本与“大胆资本”成行业新趋势
证券日报网· 2025-04-24 12:46
行业发展趋势 - 私募股权母基金行业自2020年下半年起呈现复苏态势 2021年各地母基金设立达到高潮 2023年后发展更趋规范化体系化集群化 [2] - 截至2024年末市场共存续442只母基金 总管理规模达45681亿元 较2023年末增加24只 较2022年末增加92只 较2021年末增加152只 较2020年末增加169只 [1] - 母基金类型包括326只政府引导基金(规模39429亿元)107只市场化母基金(规模6224亿元)9只S基金(规模28亿元) [1] 资本战略转型 - 行业2024年重点探索耐心资本与大胆资本建设 耐心资本核心特质为长期稳定性 具备穿越周期能力及高风险容忍度 [2] - 国资LP被视为耐心资本建设主力军 具体举措包括为存续基金主动延期 新设基金设定更长存续期限 [2] - 大胆资本核心在于完善容错机制 适应科技创新周期长、不确定性高、失败率高的特点 [2] 具体基金案例 - 江苏常州高端功能材料产业专项母基金于4月23日完成注册 总规模30亿元 重点投向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端电子化学品等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