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纤维编织布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气体扩散层行业产业链、产量、需求量、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政策力推燃料电池车发展,气体扩散层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0亿元以上[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1 01:20
行业概述 - 气体扩散层是燃料电池和电解槽中的核心组件 位于催化剂层与双极板之间 核心功能包括为气态反应物提供均匀扩散通道 排出液态水 传导电子和热量 并支撑催化剂层结构[3] - 气体扩散层通常由基底层或覆有微孔碳层的碳纸/碳布组成 基底层直接与气流通道接触用作气体分散体和集电体 微孔层含有碳粉和疏水剂管理液态水和水蒸气的流动[3] - 基底层材料主要包括碳纤维纸 碳纤维编织布 无纺布及炭黑纸 其中碳纤维纸和碳纤维编织布是主要应用材料[4]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气体扩散层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58亿元 同比上涨52.4%[1][10] - 2024年中国碳纤维纸市场规模达到6.2亿元 同比上涨6.9%[6] - 2024年中国碳纤维布行业市场规模为77.13亿元 同比上涨19.0%[7] - 2024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9.9亿元 2020年仅为15亿元[9] 产业链分析 - 气体扩散层行业上游是碳纤维 碳纸 碳布等原材料供应商 原材料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气体扩散层制备与表现[6] - 中游是气体扩散层生产制造企业 利用上游原材料通过精细工艺制备高质量产品[6] - 下游应用集中在燃料电池 PEM电解槽等领域 新能源汽车和分布式能源发展推动燃料电池市场快速增长[6] - 中国是碳纤维生产大国 2024年碳纤维产量达到59044吨 同比上涨8.2%[6] 政策驱动 - 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氢燃料电池车应用 高质量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1][10] - 国家战略规划明确加快新能源体系建设 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氢能战略价值日益凸显[9] 竞争格局 - 气体扩散层多年来被美国Avcarb 日本东丽 日本三菱化学等国外企业垄断[10] - 2023年气体扩散层国产化率不足10% 2024年该比例有望提升 但仍然是燃料电池核心材料中国产化率最低的材料[10] - 主要国内企业包括碳能科技 山东仁丰特种材料 湖南金博碳素 上海嘉资新材料 深圳市通用氢能科技等[10] 重点企业 - 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1亿元 同比上涨19.69% 归母净利润亏损1.68亿元 同比下降62.64%[12] - 金博股份开发了气体扩散层用碳纸 气体扩散层材料 高强度高导电柔性碳基双极板等产品 技术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 相关产品已通过国内多家头部企业验证并批量交付[12] - 深圳市通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可实现气体扩散层年产能110万平 质子交换膜年产能10万平 已获得IATF16949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与六十多家企业达成合作[13][14] 发展趋势 - 纳米技术发展有望改善气体扩散层微观结构 精准调控微孔尺寸与分布 实现更高效的物质传输[14] - 新型低成本高性能材料不断涌现 如特殊取向结构的碳纤维材料 有望显著提升机械性能与导电性能[14] - 行业将通过技术革新 规模化生产和优化供应链等方式降低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15] - 新企业凭借技术创新 成本控制或服务模式等差异化优势可能打破现有市场格局 推动竞争格局多元化发展[16]
投资50亿元的碳纤维项目启动
DT新材料· 2025-07-09 14:48
碳纤维项目投资 - 阿勒泰地区与浙江万利碳纤维公司启动总投资50亿元的碳纤维项目,规划用地1500亩,厂房用地36万平方米,最终形成年产6万吨原丝、3万吨碳纤维的生产规模,计划3年内全面投产,今年年底部分生产线将率先产出碳丝 [1][2] - 浙江万利碳纤维公司在浙江桐乡投资10.8亿元建设万龙碳纤维项目,一期用地72亩,规划建设24万平方米厂房,建成后将年产1000万平方米碳纤维编织布、2000万平方米预浸料及6000吨拉挤型材,预计新增年产值15亿元 [3] - 浙江万利碳纤维公司参与辽宁阜新总投资27.8亿元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项目占地400亩,建设18万平方米厂房,规划建设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拉挤、碳纤维储氢瓶三条生产线 [3] - 内蒙古和利化学纤维公司(浙江万利纺织机械持股51%)实施总投资111亿元的碳纤维项目,一期工程(年产2.8万吨碳纤维)于2023年12月通过环评审批,项目位于海南区西来峰工业园,新建3个碳化车间,整体规划为年产20万吨原丝和10万吨碳纤维 [3] 碳纤维行业现状 - 碳纤维市场竞争关键已从"能产出来"变为"能卖出去",新项目运营者需控制投资和投产节奏,实现产品质量稳定并做好产品差别化 [4] - 当前市场上大丝束、T300等产品供需矛盾凸显,而T700及以上高性能碳纤维供给仍然不足 [4] 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研究涉及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增强增韧、热塑性超薄碳纤维带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工程、生物基功能化上浆剂分子设计等方向 [7] - 研究内容包括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耐高温界面相可控构筑、碳纳米管界面过渡层多尺度抑制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等 [7] - 航空发动机用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分析与考核验证、飞机复合材料胶接维修表界面性能分析等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9][10] - 柔性复合材料、柔性水凝胶复合材料、石墨烯增强导电防腐水性复合涂层等新型复合材料研究持续推进 [11]
10.8亿元碳纤维新项目开工
DT新材料· 2025-07-03 13:38
浙江万龙碳纤维项目 - 浙江万龙碳纤维项目于7月1日在浙江省桐乡市屠甸镇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总投资10.8亿元 [1] -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00万平方米碳纤维编织布、2000万平方米碳纤维预浸料、6000吨碳纤维拉挤型材以及15万件/套航空、轨道交通、压力容器等轻量化模压部件的生产能力 [1] - 项目将打造集研发、制造、销售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制品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区,预计新增产值15亿元 [1] - 该项目已入选浙江省千项万亿元项目 [1] - 浙江万龙碳纤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由浙江万利碳纤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与桐乡铭龙集团联合投资组建,专注于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动态 - 行业聚焦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高端领域的应用 [1] - 研究重点包括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增强增韧、热塑性超薄碳纤维带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工程、生物基功能化上浆剂的分子设计等 [6] - 行业关注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过渡层可控构筑及其性能影响 [6] - 研究方向涵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与力学/导热/电磁防护协同化研究 [7] - 行业探索聚氨酯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的调控及其组装机制 [8] 复合材料技术发展 - 技术发展包括第三代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及实践 [7] - 研究连续碳纤维增强PPS、PEEK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研究和水性上浆剂量产 [8] - 行业关注国内外碳纤维行业的最新动态及国产高性能碳纤维的表面结构调容技术 [8] - 技术探索航空发动机用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分析与考核验证现状 [8] - 研究深海纤维增强耐高压抗渗透防护涂层界面强化机制 [8]
资深碳纤维专家交流
2025-05-15 15: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碳纤维行业 - **公司**:吉林化纤、中复神鹰、江苏澳盛、江苏恒神、上海金山、兰州蓝星、南京中华控股、内蒙古合力公司、广东纳塔、山西华阳、威海光威、廊坊长盛、连云港中复神鹰、江苏宏信、大疆、小鹏汽车、丰田 [1][5][10][14][15][1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价格方面** - 吉林化纤上调碳纤维价格,行业内企业普遍计划涨价,3月底达成共识每公斤上调2 - 5元,实际已全面提价 [1][5] - 2025年春节后碳纤维制品市场筑底盘整上行,当前约21万元/吨,7月后或回落至19 - 20万元/吨 [1][7][8] - 碳材料价格自2020年多次调整,25K约70元/公斤,波动范围65 - 75元/公斤 [10] - T300 3K碳纤维涨价后,12K或24K等民用小客户中可能小幅涨价 [8] - 吉林化纤400级约80元/公斤,东复神鹰T700级12K规格约105元/公斤,压力容器等场景95 - 100元/公斤 [15] 2. **需求方面** - 2025年中国碳纤维需求量7 - 7.5万吨,国产6.2 - 6.55万吨,较2024年增长约20% [1][3][8][13] - 2025年无人机行业对碳纤维用量8000 - 1万吨,军用T700、T800级别,民用T400级别 [3][14] - 2025年风电领域至少需3万吨以上 [18] 3. **产能和开工率方面** - 中国已建成产能14 - 14.5万吨,2025年新增1.5万吨,2026年至少新增2万吨,整体开工率60% - 70% [2][8] - 吉林化纤开工率95% - 100%,中国神鹰一季度亏损开工率60% - 70%,产业链仍小幅亏损 [8] - 碳纤维行业整体开工率60% - 70%,难以支持价格回升 [3][11] 4. **企业经营和市场情况方面** - 吉林化纤本轮涨价因需求增长、自用比例增加、配合制品销售旺季、进口替代、出口需求及改善盈利 [3][4] - 部分12K产能转向3K产品,生产线调整 [8] - 碳纤维制品市场利润率约10%,赊账周期长影响企业开工率 [3][12] - 一些中小企业关停或破产,大企业计划扩产,民营企业投放新生产线 [10] - 中国碳纤维出口增长,但受欧美贸易战影响,美国订单基本停止,欧洲订单减少 [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吉林化纤自用率达70%,3K碳纤维自用量占比40% - 45% [1][3] - 吉林化纤新增风电叶片订单和江苏澳盛订单,高性能碳纤维自用率超70% [1][5] - 2024年吉林化纤销售额3.2亿元,仍亏损 [4] - 2023年低空经济无人机行业规模5000亿元,预计2025年3 - 5万亿元 [13] - 2023 - 2024年各厂家延伸产业链并布局出口路径 [13] - 连云港中国英张国良接60万平出口订单用于无人机3K复合材料部件 [17] - 到2027年下半年行业将进入健康发展状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