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大模型ChatZOC

搜索文档
中国眼科“飞行医院”要来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9-20 01:33
眼科医疗资源分布 - 全国眼科医生数量稀缺 仅有6万多名 其中能进行精细眼科手术的医生更为有限[4] - 白内障是全国第一大致盲眼病 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80%[4] - 大部分眼病患者分布在眼科医疗极度缺乏的偏远地区 与眼科医院集中的大城市存在显著资源错配[4] 眼科飞行医院项目 - 我国首个基于国产大飞机的眼科航空医疗项目正式启动 将使用C919等国产大飞机改装为专业眼科飞行医院[2] - 项目搭载国产设备与智能远程系统 实现"飞机到、光明到"的医疗目标[2] - 计划2024年底在新疆塔县实现首飞 并筹备广州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的首例远程视网膜手术[3][11] 眼科手术机器人技术 - 手术机器人操作精度达到微米级 可在400-600微米直径套管约束内完成几十微米精度的手术动作[10] - 能够过滤医生手部颤抖 辅助完成视网膜下注射、黄斑前膜剥离等精细操作[10] - 2023年6月完成全球首例5G远程动物视网膜下注射实验 目前已累计完成61例手术实验[11] - 采用100%国产技术 通过5G专线控制通讯延时问题 确保手术安全性[11] 远程医疗与人工智能应用 - 通过5G远程诊疗技术 专家可跨区域操控机器人实施手术 使偏远地区患者获得与大都市同等质量的诊疗服务[10] - 眼科大模型ChatZOC可在数分钟内完成患者体征采集和病情判断 效率远超传统模式[14] - 白内障人工智能云平台实现30秒内完成初诊 准确率超过97%[14] - 正在开发"魔镜"智能终端 可实时监测眼表及视网膜状态 并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恶化预警[14] 行业协同发展 - 成立"眼科飞行医院志愿医院联盟"和"技术设备研发应用联盟" 联合中国商飞、南航、奥比斯等机构共同推进项目[13] - 中山大学国际眼科医学中心新疆分中心正式成立 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及5G诊疗技术在边疆地区的应用转化[12]
广州发布60个“AI+”应用场景 覆盖制造交通等多个领域
广州日报· 2025-08-07 08:28
8月6日,广州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发布暨供需对接会(市属国企首场专场)在华为广州研发中心举 行。会上,60个来自市属国企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正式亮相,涵盖制造、交通、城市治理等多个核心领 域。这场由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广州市国资委联合主办的活动,不仅搭建起场景 需求与技术供给深度融合的对接平台,更标志着广州"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迈出关键一步。 60个场景"从需求中来" 此次发布的首批场景清单,梳理自15家市属国企的关键业务中的应用需求,既有代表性又具实操性,为 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提供了"精准切口"。 据悉,在应用领域上,"AI+"的触角已延伸至制造、交通、城市治理、能源环保、旅游休闲等多个领 域,覆盖面广。例如,广汽集团列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监控、质量控制、智能研发设计5大场 景,推动AI在汽车研发、生产、运维全流程落地;广州公交集团则提出文旅客服、汽车维修、安全生 产、医药物流、冷链管理及城市治理6个应用场景建设需求,并将需求细致明确为"引入具备先进视觉识 别和自主导航功能的智能仓储机器人"等。 产业集聚效应同样显著。目前,广州拥有30余个人工智能专业园区,相关产业基金规模超700亿 ...
AI技术既能“上天”又能“下地”
科技日报· 2025-05-05 23:17
人工智能领域布局 -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张小虎团队研发航天员运动特性数据采集软件 通过天和核心舱内图像数据采集单元完成数据同步采集和智能分析 为航天员运动测量提供技术支撑 [1] - 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施莽团队联合阿里云开发LucaProt算法 利用AI分析蛋白质序列及结构信息 从全球环境样本中发现超16万种RNA病毒 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期刊 [2] - 中山大学围绕"主体 基础 应用"三个层面 在广州 珠海 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 集聚近20个学院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 跨学科人才培养 - 中山大学成立广东省人工智能通识虚拟教研室 联合百余所高校和企业推进教学创新 开设人工智能和逻辑学通识课程 [3] - 该校构建本—硕—博贯通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跨学科人才 例如DeepSeek核心研发成员辛华剑将逻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推动理论突破 [2][3] 技术成果转化 - 中山大学飞鸟团队试点"AI+无人机"智慧种植模式 通过遥感技术和AI识别作物长势实现果园数字化管理 试点果园荔枝产量平均增长20% [4]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与华为合作研发眼科大模型ChatZOC 提升服务效率75%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将超算智算融合 使药物设计及动物实验验证时间从2年缩短至49天 [4] - 该校已建设国家级平台5个 省部级平台24个 推动人工智能前沿探索及产业应用 [4] 战略发展规划 - 中山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将启动17个研究中心 推进跨院系多学科交叉融合 在人才引育 体制机制 学科建设等方面形成战略支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