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
icon
搜索文档
贝达药业第三次谋求港股IPO 账上货币资金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0:14
公司港股IPO计划 - 贝达药业第三次冲刺港股IPO 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 - 公司拟聘请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审计机构 该事项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 - 此前2021年2月和12月两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均未成功上市[3][4] 业务与产品布局 - 公司拥有八款上市药品 涵盖肺癌靶向治疗、肾癌、乳腺癌、眼科及白蛋白等领域[3] - 核心产品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上市超十年 每年贡献超十亿元营收[5] - 盐酸恩沙替尼(贝美纳)逐渐放量 与凯美纳合计占2023-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31亿元 同比增长15.37% 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同比下降37.53%[4] - 2021-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22.46亿元/23.77亿元/24.56亿元/28.92亿元)但净利润波动较大(3.83亿元/1.45亿元/3.48亿元/4.03亿元)[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货币资金5.27亿元 流动资产13.59亿元 流动负债17.57亿元 短期偿债压力显著[6] 研发投入与资金状况 - 2021-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8.61亿元/9.77亿元/10.02亿元/7.17亿元 占营收比重38.32%/41.12%/40.80%/24.80%[8]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99亿元 重点推进恩沙替尼、贝福替尼等研发项目[9] - 合作方益方生物披露贝达药业延迟支付1.8亿元里程碑款项 已计提坏账准备1800万元[7] 行业动态 - 多家A股生物医药公司筹划赴港IPO 包括科兴制药、长春高新等[10] - H股上市可为药企提供资金支持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及海外市场拓展[10]
贝达药业第三次谋求港股IPO,账上货币资金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0:10
公司港股上市计划 - 贝达药业第三次冲刺港股IPO 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公司拟聘请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审计机构 该事项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 - 此前2021年2月和12月两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均未成功上市 [1][3] 业务产品布局 - 公司拥有八款上市药品 涵盖肺癌靶向治疗、肾癌、乳腺癌、眼科及白蛋白等领域 [2] - 核心产品包括自研一代EGFR抑制剂盐酸埃克替尼片(凯美纳)、ALK抑制剂盐酸恩沙替尼胶囊(贝美纳)及三代EGFR抑制剂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赛美纳) [2] - 已上市13年的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每年贡献超十亿元营收 仍是业绩主要支柱 [3]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31亿元 同比增长15.37% 但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下降37.53% [3] - 2021-2024年营收保持增长(22.46亿元/23.77亿元/24.56亿元/28.92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3.83亿元/1.45亿元/3.48亿元/4.03亿元) [3] - 盐酸恩沙替尼(贝美纳)逐渐放量 与凯美纳共同贡献2023-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 [4] 资金状况与压力 - 截至2025年上半年货币资金余额5.27亿元 流动负债17.57亿元高于流动资产13.59亿元 [5][6] - 2021-2024年末货币资金余额持续下降(7.92亿元/7.31亿元/7.52亿元/4.72亿元) [6] - 存在1.8亿元里程碑款项逾期未支付给合作方益方生物 后者已计提1800万元坏账准备 [6] 研发投入情况 - 2021-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8.61亿元/9.77亿元/10.02亿元/7.17亿元 占营收比重38.32%/41.12%/40.80%/24.80% [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99亿元 主要投向恩沙替尼、贝福替尼、EYP-1901及Balstilimab等项目 [8] 行业背景动态 - 多家A股生物医药公司筹划赴港IPO 包括科兴制药、长春高新等 恒瑞医药已成功登陆港股 [9] - H股发行可为药企提供资金支持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及海外市场拓展 增强抗风险能力 [9]
有点缺钱的“创新药第一股”贝达药业再谋港股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9-12 06:49
公司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宣布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旨在提升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并推进国际化进程 [1] - 具体上市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最终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1] - 公司曾于2021年2月和2021年12月两次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上市申请 [3] 股价表现与市场环境 - 公告后次日公司股价开盘一度下跌超7% [1] - 截至9月12日午市收盘 公司股价报69.56元/股 下跌0.63% 总市值292.66亿元 [3] - 股价走弱受美国可能限制中国在研药物与临床数据的海外消息影响 创新药概念股集体走弱 [1] 核心产品与市场竞争 - 公司核心产品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是中国第一个自主创新小分子靶向抗癌药 属于一代EGFR-TKI药物 [3][5] - 埃克替尼2016年和2017年销售额连续突破10亿元 2019年销售额超15亿元 [5] - 国内第三代EGFR-TKI竞争激烈 已获批6款药物中5款为国产 包括阿斯利康奥希替尼、豪森阿美替尼、艾力斯伏美替尼、公司贝福替尼、倍而达瑞齐替尼及南京圣和瑞厄替尼 [5] - 公司第三代EGFR-TKI贝福替尼于2023年5月获批 较竞品失去先发优势 [9]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19年至2024年营收从约15亿元增长至28亿元 扣非净利润最好为4亿元 最差仅3000万元 [7] - 2024年上半年营收17.31亿元 同比增长15.37% 但扣非净利润1.91亿元 同比下降11.91% [7][8] - 同期竞品艾力斯营收23.74亿元(同比增长50.57%)扣非净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39.92%) 翰森制药营收74.34亿元(同比增长14.3%)期内盈利31.35亿元(同比增长15%) [8] 产品管线与业务布局 - 公司产品线集中于三类肿瘤药:EGFR-TKI、ALK-TKI和CDK4/6抑制剂 [3][9] - ALK阳性仅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7% 规模约为EGFR突变患者的两成 ALK-TKI属"小而美"型产品 [9] - CDK4/6抑制剂主攻乳腺癌领域 国内竞争激烈 公司突围难度较大 [9] - 海外商业化方面 盐酸恩沙替尼于2023年12月在美国获批用于ALK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2024年8月底开出首张处方 但放量速度缓慢 [9] 资金与运营压力 -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 公司流动资产13.59亿元 流动负债17.57亿元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27亿元 [10] - 同期营业总成本14.94亿元 其中销售费用5.94亿元 管理费用2.61亿元 研发费用2.55亿元 [10] - 公司被披露拖欠合作方益方生物里程碑款项1.8亿元 涉及第三代EGFR-TKI贝福替尼 [8]
贝达药业重启港股上市计划,多重挑战仍待破局
新京报· 2025-09-11 09:12
公司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正式重启H股上市计划 为2021年以来第二次启动赴港上市 [1] - 拟发行H股数量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5% 超额配售权执行前 [2] - 募资用途分配:40%用于未来5年中国及海外创新药物研发计划 30%用于股权投资、收购或授权安排为潜在合作提供资金 [2] 核心产品竞争格局 - 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化合物专利已于2023年3月到期 晶型等专利权保护期至2029-2034年 [4] - 埃克替尼2023年等级医院销售额超14亿元 较2020年18.7亿元销售高峰有所下滑 [4] - 第三代EGFR-TKI药物赛美纳为国内第4个上市 目前6款同类药物均进入医保 [4] - ALK抑制剂贝美纳于2024年12月获FDA批准上市 但美国市场已有五款同类获批药物 [5] 研发团队变动 - 研发团队从2022年647人下降至2023年562人 降幅13.14% [6] - 截至2024年底研发团队仅剩327人 较2023年降幅达41.81% [6] - 2024年9月董事兼首席科学家王家炳辞职 其为多个临床新药关键发明人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31亿元 同比增长15.37% [7] - 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同比下滑37.53% 为2022年后首次半年报净利润下滑 [7] - 流动资产13.59亿元 低于流动负债17.57亿元 [7] 产品营收结构 - 盐酸埃克替尼占营收比重曾超98% [3] - 2025年半年报显示凯美纳和贝美纳两款药品占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