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讯业务

搜索文档
据报长和评估分拆全球电讯业务在香港上市的可能性
格隆汇APP· 2025-09-02 11:13
公司战略评估 - 长和正在审视全球电讯资产并研究潜在IPO方案 已与花旗及高盛等顾问进行初步讨论 [1] - 考虑将香港或伦敦作为全球电讯业务上市地点 伦敦可能作为主要或第二上市地 具体发行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1] - 同时研究其他替代方案 包括出售特定市场资产或在单个国家进行业务整合 [1] 企业声明回溯 - 公司援引3月声明称 持续接收各类提案并探讨提升股东长期价值的机会 [1] - 明确提及全球电讯资产潜在交易包含分拆上市等选项 [1]
小摩:料长和(00001)港口交易进展顺利 维持“增持”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07:51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基础盈利同比增长11% [1] - 中期股息增长3% [1] - 净负债率从去年底的16.2%降至14.7% [1] 业务板块EBITDA增长 - 港口业务EBITDA增长10% [1] - 零售业务EBITDA增长12% [1] - 基建业务EBITDA增长6% [1] - 电讯业务EBITDA增长12% [1] 港口资产交易进展 - 交易进入引入中国策略投资者的新阶段 [1] - 预计最快明年完成交易 [1] - 管理层认为交易有合理可能性获批 [1] 资本配置计划 - 港口交易收益约10%-20%可能用于特别息分派 [1] - 资金优先用于欧洲基建项目并购 [1] - 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下保持审慎财务方针 [1] 估值调整 - 目标价由54港元上调至58港元 [1] - 维持增持评级 [1] - 现价已反映港口交易获批预期 [1]
李嘉诚旗下长和最新表态:预计今年不会完成港口交易,将邀请内地投资者加入!上半年港口业务收入超200亿元,股价年内涨超3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3:36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呈报盈利113.21亿港元,同比增长11% [1] - 收益总额2406.63亿港元,同比增长3% [1] - EBITDA总额569.83亿港元,同比下降9% [1] - 基本每股盈利2.96港元,较去年同期2.66港元增长11% [2] - 每股中期股息0.710港元,较去年同期0.688港元增长3% [2] - 按IFRS 16前基准计算基本盈利净额113.62亿港元,同比增长11% [4] 港口业务表现 - 港口及相关业务收益235.97亿港元(约215.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 [7] - 港口部门EBITDA 87.19亿港元,EBIT 65.08亿港元,分别同比增长10%和12% [7] - 增长主要由盐田港口、上海港口与亚洲及中东货柜码头吞吐量上升4%带动 [7] - 墨西哥及欧洲港口仓储收入急增27% [7] 重大交易事项 - 完成英国电讯业务与Vodafone英国合并,收取现金所得款项净额约13亿英镑 [4][5] - 就英国合并确认一次性非现金亏损及相关影响109.22亿港元 [5] - 合并后的Vodafone Three计划投入13亿英镑资本开支加速网络部署 [5] - 承诺未来10年投资110亿英镑建设5G网络 [5] 财务状况 - 综合现金与可变现投资总额达1372.68亿港元(约1254.9亿元人民币) [8] - 综合银行及其他债务总额2565.89亿港元 [8] - 综合债务净额1193.21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1296.14亿港元下降 [8] - 债务净额对总资本净额比率降至14.7%,较2024年12月31日16.2%改善 [8] 港口交易进展 - 出售港口业务交易预计不会在2025年完成 [3][11] - 正邀请内地主要策略投资者加入财团成为重要成员 [11] - 交易需要获得所有相关监管机构及部门批准 [2][11] - 财团成员及交易架构需要进行变更 [11]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4日收盘报52港元,年内涨幅超30% [8] - 总市值近1992亿港元 [8][9] - 市盈率(TTM)为11.66 [9]
李泽鉅:长和(00001)港口业务全年盈利增长可期 长实(01113)香港物业市场仍受政策利率主导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13:06
长和中期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益总额2406.63亿港元 同比增长3.45% [1] - 普通股股东应占基本溢利113.21亿港元 同比增长10.94% [1] - 港口部门增长强劲 零售部门改善 基建部门贡献上升 [1] 长和业务部门展望 - 港口部门预期亚洲区货运量温和增长 埃及新设施带来额外运量 全年盈利增长可观 [1] - 零售部门欧洲及亚洲大部分业务维持强劲表现 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持续面临阻力 [1] - 电讯CKHGT业务表现理想 商品价格回落及大规模保养活动降低Cenovus Energy贡献 [1] 长实集团中期业绩 - 物业销售收入73.66亿港元 同比增长58.9% [2] - 物业销售收益17.68亿港元 同比减少2.9% [2] - 投资物业重估前溢利68.05亿港元 同比增长1.2% [2] 长实物业销售与租赁 - 香港物业销售收入28.03亿港元 同比增长7.8% [2] - 香港物业销售收益7400万港元 同比大幅减少92.9% [2] - 香港租赁物业收益17.45亿港元 同比下跌3.9% [3] 资产交易与财务情况 - 出售中国内地和香港以外港口交易进入新阶段 邀请中国主要策略投资者加入讨论 [2] - 交易因监管审批复杂性 预计今年难以完成交割 [2] - 长实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544亿港元 银行结存及定期存款330亿港元 负债净额与总资本净比率约5% [4] 业务板块运营表现 - 酒店及服务套房业务收入21.92亿港元 同比增长2.9% 收益7.94亿港元 同比下跌3.5% [4] - 英式酒馆业务溢利收益6.29亿港元 同比增长5.4% [4] - 英国Civitas社会基础设施投资收益缓解香港租赁市场疲弱 [3] 未来项目与市场展望 - 住宅项目启德花语海预计2025年下半年推出预售 [2] - 已签订合约但尚未确认物业销售285.53亿港元 [2] - 香港住宅物业市场受土地政策及利率走向主导 [4]
情况不妙,长和港口交易生变,李嘉诚疑转移资产?官方三部门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4-02 11:18
文章核心观点 长和集团港口交易未成功且传出转移资产消息,引发股价震荡和公众质疑,官方对此表示反对,集团面临信任危机,而盈科拓展发展前景较好,长和集团可考虑将核心业务转移给盈科拓展以挽回局面 [1][3][15] 长和集团业务与事件 - 长和集团主要经营基建、港口、零售、电讯等业务,电讯业务是核心业务之一,2024年贡献19%营业额 [3] - 媒体报道长和集团可能拆分全球电信资产及业务,若属实可视为谋求退路,该业务资产估值1000亿 - 1500亿左右 [3][5] - 3月31日港股开盘长和股价下跌3.54%,集团董事会公告未对全球电信业务做交易决定 [7] - 截至2024年6月,港澳地区长和电讯用户超430万,民众信任度降低会打击集团 [9] - 长和集团港口交易受质疑,官方希望其慎重选择,外交部反对利用经济胁迫侵害他国利益行为,调查期间交易难进行 [11][13] 盈科拓展情况 - 盈科拓展业务运行独立,不依附长和集团,李泽楷倾向投资内地市场,未来将继续积极投资 [17] - 3月24日李泽楷受邀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盈科拓展发展前景好于长和集团 [19] 建议与展望 - 盈科拓展未来可能与长和集团达成电讯业务合作或收购,长和集团可将核心业务转移给盈科拓展,保证业务在李氏家族内流转并重新获民众信任 [21]
港口交易只剩1天,李嘉诚急踩刹车,长和发布新公告,要回头了?
搜狐财经· 2025-04-01 05:30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多部门发声后长和实业有新动作公开否认电讯业务交易 其与贝莱德港口交易受关注 李嘉诚或有意拆分资产并将资产和项目逐步撤出大陆[1][3][4][6] 分组1:交易背景与局势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长和实业和贝莱德财团的港口交易进行审查 美方针锋相对表示乐见美企与长和达成港口交易 该交易成为大国博弈缩影[1] 分组2:电讯业务公告信息 - 长和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未就全球电讯业务有关交易作决定 也不确定是否进行交易[1] - 公告对电讯业务交易持“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态度 是商业领域管控风险策略 电讯业务遍布23个国家或地区 2024年占长和集团总收入19% 增长率2% 显著低于其他板块 市场传闻长和要拆分电讯业务[3] - 公告暗示李嘉诚家族资产配置或将调整 不否认拆分电讯业务可能性 长和有意走“脱重资产”道路 向通讯、清洁能源赛道转移资金 未来拆分电讯业务是大概率事件[3] 分组3:市场影响与相关猜测 - 受港口交易影响 长和港股近期连续下跌 市值缩水近千亿港元 只要不终止与美企交易 市场担忧不会减少[4] - 长和若拆分电讯业务 很可能由李泽楷接盘 此前盈科拓展有人透露李泽楷旗下业务全部独立于长和实业 李嘉诚有意拆分长和资产以“止损”[4] 分组4:媒体预判与未来趋势 - 美媒“彭博社”曾报道李嘉诚仍计划出售港口给贝莱德 观察者网揭露其“暂缓交易”是缓兵之计 屈服于美国经济胁迫 距原定签字日只剩1天 长和未表态也不回应关切[4] - 长和电讯业务主要涉及欧洲、香港和东南亚 李氏家族资产和项目未来逐步撤出大陆是大概率事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