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站用汽轮机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带动效应继续显现 工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工业生产总体表现 - 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1] - 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6.3% 较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 [2] -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 主要工业产品中335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2] 装备制造业表现 - 7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连续24个月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 [2] - 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10.2% 电气机械行业增长10.2% 汽车行业增长8.5% 三大行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合计达36.4% [2] - 中高端装备产量快速增长 电站用汽轮机增长52.0%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增长43.2% 发电机组增长34.6% [2]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 - 7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 [4] - 集成电路制造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等行业实现较快增长 [4]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 较6月加快3.6个百分点 [4] 数字化转型进展 - 7月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 [4] - 智能设备制造业增长13.4% 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1.0% [4] - 机器人减速器产量增长48.0% 工业机器人增长24.0% 服务机器人增长12.8% [4] 绿色制造领域表现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1% 锂离子电池增长29.4% 太阳能电池增长16.0% [4] - 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产量增长57.2% 风力发电机组增长19.3% [4] - 碳纤维产量增长43.8% 生物基化学纤维增长19.8% [4] 政策带动效应 - 设备更新政策带动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业增长20.0% 电机制造业增长15.9% 通用零部件制造业增长13.7% [5] - 包装专用设备产量增长32.3% 电动叉车增长30.0% 机床数控装置增长28.6% 数控锻压设备增长25.4% [5]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48.2% 充电桩产量增长14.8% [6] 特别国债资金支持 - 188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 支持工业等领域约8400个项目 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6] - 第三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 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下达 [6]
7月份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工业生产总体表现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月同比增长5.7% 环比增长0.38% 1-7月累计增长6.3% 增速较去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2% 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5个百分点 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分别增长5.0%和3.3% [1] -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行业增长面达85.4% 62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35种产量同比增长 产品增长面为53.8% [1] 装备制造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 连续24个月高于整体水平 [2] - 电子行业增长10.2% 电气机械行业增长10.2% 汽车行业增长8.5% 三大行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合计达36.4% [2] - 中高端装备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电站用汽轮机增长52.0%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增长43.2% 发电机组增长34.6% [2] 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 其中集成电路制造增长26.9%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增长21.7% 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增长12.1% [3] - 模拟芯片产量增长29.8% 3D打印设备增长24.2%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增长21.4% [3]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增加值增长13.7% 较6月加快3.6个百分点 船舶制造行业增长29.7% 民用钢质船舶产量增长21.7% [3] 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增长17.3% 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18.9% 铁路机车产量增长1.5倍 [3]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长8.4% 智能设备制造增长13.4% 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增长11.0% [3] - 机器人减速器产量增长48.0% 工业机器人增长24.0% 服务机器人增长12.8% [3] 绿色制造与新能源产业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1% 锂离子电池增长29.4% 太阳能电池增长16.0% [3] - 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产量增长57.2% 风力发电机组增长19.3% [3] - 碳纤维产量增长43.8% 生物基化学纤维增长19.8% [3] 政策驱动行业增长 - 设备更新政策带动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增长20.0% 电机制造增长15.9% 通用零部件制造增长13.7% [4] - 包装专用设备产量增长32.3% 电动叉车增长30.0% 机床数控装置增长28.6% 数控锻压设备增长25.4% [4]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48.2% 充电桩增长14.8% [4]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电动自行车产量增长45.3% 5G智能手机增长8.1% [4]
工业下半年稳增长部署:传统行业和未来产业并进
第一财经· 2025-07-20 13:14
工业生产与增长 - 出口交货值占工业产值近四成,下半年工业生产动能或减弱,但稳增长政策和新动能培育将提供支撑 [1][5] - 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5.2%,工业发挥"压舱石"作用,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将公布新一轮稳增长方案 [1]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较2024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6月增速达6.8%,远超预期 [1][6] - 一季度和二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5%和6.3%,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增长 [6] - 工业大省作用突出,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同比增长,福建、安徽、河南、湖南增速超8% [6] - 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35.5%和16.4% [6][7] 行业表现与新兴动能 - 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行业对工业经济运行支撑强劲,人形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新兴产业有望迎来产业化曙光 [7] - 设备更新政策带动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0%、19.2% [7] - 包装专用设备、电站用汽轮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4.0%、31.7% [7] - 工业生产驱动因素包括中美关税暂缓推动出口回暖、新动能支撑增强、上游原材料行业生产活动改善 [7] - 工信部将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低空产业,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1][9] 政策与支持措施 - 工信部将实施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1][9] - 支持重点工业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包括落实支持政策、培育新增长点、促进产业转型等 [9] - 工信部密集部署人工智能发展,强调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11] - 推进"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快大模型赋能制造业全流程,培育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服务商 [11] -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结合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观,中国在AI场景应用及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正在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12] 中小企业发展 - 工信部将研究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推进税费政策便捷惠及小微企业 [14] - 推进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总规模达82.87亿元,重点投向硬科技领域中小企业 [14]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已设立46只子基金,规模超1200亿元,累计投资企业超1800家 [15] - 二季度企业对多项惠企政策的满意度提升,对创新支持政策的满意度超七成 [13]
“两新”政策拉动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
经济日报· 2025-07-17 22:04
工业增长数据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1]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显著高于工业整体增速 [1] - 装备制造业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 [1] - 装备制造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5.5% [1] 装备制造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被称为"工业之母",处于产业链核心环节 [1] - 装备制造业中的8个行业均保持增长,汽车、电子等行业增速较快 [1]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等重点细分行业展现强劲增长态势 [2] - 包装专用设备、电站用汽轮机、数控金属成形机床等关键产品产量大幅提升 [2] 政策驱动因素 - "两新"政策(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为装备制造业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1] - 设备更新政策激活各行业对装备的更新需求,企业淘汰老旧设备购置先进装备 [2] - 以旧换新政策释放装备制造业消费潜力,汽车报废置换更新补贴带动汽车产量提升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及购新补贴政策为消费电子和家电市场注入活力 [2] 产业链协同效应 - 装备制造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增长 [1] - 汽车产量提升拉动汽车生产线、检测设备等装备需求增长 [2] - 充电桩产量同步提升,拓展充电设施制造装备市场空间 [2] - 消费电子和家电销量增长倒逼上游电子元器件、智能控制设备等装备升级迭代 [2] - 装备需求增长带动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订单量大幅增加 [3] - 下游应用行业因更新设备提升效率,增强对装备的采购能力 [3] 产业升级趋势 - 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是产业升级的重要表现 [3] - 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表明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 [3] - 装备制造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速迈进 [3] - 企业集中力量攻关"卡脖子"技术瓶颈 [3]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生产全过程深度融合 [3] - 实施绿色化改造,采用绿色生产方式 [3] 未来展望 - 装备制造业领跑为工业稳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4] - 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多重推动下,装备制造业将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