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菱信行业精选基金

搜索文档
投资中保持理性与耐心的重要性
上海证券报· 2025-08-24 17:49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科技板块表现强势,科创芯片主题ETF涨幅超过15%,龙头股寒武纪-U月内第二次20%幅度涨停,股价1个月翻倍 [1] 基金经理短期业绩压力 - 部分基金经理因短期业绩欠佳被投资者质疑,例如申万菱信行业精选基金成立后净值下跌超8%,大成兴远启航混合基金几乎空仓导致净值未上涨 [1] - 上述现象反映基金行业短期业绩压力与长期投资价值之间的平衡矛盾 [1] 投资策略与市场适应性 - 成熟基金经理拥有完整投资框架,但难以预测市场,可能因风格轮动而短期业绩落后 [2] - 价值投资型基金经理(如徐彦)宁愿错过机会也不投资估值过高标的,恪守投资理念但面临新基金建仓挑战 [2] 投资者行为与认知 - 部分投资者在追求短期收益时忽略长期目标,产生心理落差,但历史表明追逐短期排名的基金难以持续稳定回报 [3] - 投资者需关注基金经理投资理念契合度、基金公司投研实力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而非单纯追逐短期业绩 [3] 长期投资价值 - 优秀基金产品应在完整市场周期中提供稳健回报,理性与耐心是投资的重要美德 [3] - 价值投资者通常在市场过热时保持谨慎,市场恐慌时勇于布局 [2]
两个多月跌超8%,基金经理被爆在“赌”?申万菱信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8-12 15:12
基金表现与市场质疑 - 申万菱信行业精选混合基金A成立两个多月(6月3日至8月8日)单位净值下跌超8%至0.9177元,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6.89%,恒生指数上涨5.93% [4] - 基金经理贾成东被质疑操作与宣传的高股息策略不符,先追高新消费后追高银行股,被指"赌"风格 [1] - 公司回应称短期业绩未达预期,但呼吁关注长期表现,并否认"强迫员工买基金"传言 [1] 基金经理背景与业绩 - 贾成东拥有17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招商基金投资总监,管理规模一度接近180亿元,代表作招商优质成长和招商行业精选任职期间净值增长率分别达192.09%和140.27% [5] - 加入申万菱信后业绩暂未复制过往表现:管理的申万菱信新动力A自3月3日共管以来净值下跌约6% [4] - 公司2025年以来频繁调整基金经理,试图改善产品业绩但效果尚不明显 [9] 公司运营与行业地位 - 申万菱信基金由申万宏源证券控股67%,最新非货规模703.24亿元,行业排名第59位 [2][9] - 年内多只基金清盘,包括两只成立仅两年的产品(碳中和智选混合、养老目标日期2040 FOF),另有双禧混合等三只基金清盘及远见成长混合发行失败 [8] - 作为2004年成立的老牌公募,公司近年规模与业绩表现落后于同期成立的天弘基金等同行 [9]
主动权益类新基金建仓节奏分化 创新药板块产品成焦点
经济观察网· 2025-06-18 11:25
创新药板块行情及基金表现 - 5月以来创新药板块走出一波强劲上升行情,吸引众多投资者关注 [1] - 部分创新药相关ETF产品收益翻倍,重仓该板块的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表现突出 [2] - 景顺长城医疗产业基金以27.01%的回报率位居年内新基金首位,成立回报超30% [4][6] 新基金建仓节奏分化 - 医药主题新基金加快建仓步伐,平安港股通医疗创新精选提前结束募集,规模2.49亿元,成立2天后即出现净值波动 [2] - 东方阿尔法健康产业基金将原定6个交易日募集期缩短至2个交易日,成立规模0.11亿元 [2] - 部分基金采取谨慎策略,中欧大盘价值成立一周后才出现净值波动,富国均衡投资成立规模19.64亿元但净值仅微涨0.01% [3] - 申万菱信行业精选基金建仓较快,成立3天后净值下跌1.98%,最新净值上涨0.85% [3] 基金经理观点与策略 - 部分基金经理采取空仓或缓慢建仓策略,注重长期收益和个股基本面 [3] - 景顺长城医疗产业基金经理乔海英对医药行业判断乐观,一季度末持股仓位达83.11%,其中港股仓位近四成 [5] - 乔海英预计2025年是医药行业预期修复年,看好创新药械和出海链条 [6] 创新药行业前景 - 2025年商业健康险和支付端改革有望修复行业悲观情绪 [6] - 研发型公司有望扭亏,国内创新品种出海合作将催化估值修复 [6] - 医疗需求持续增长,竞争壁垒高的优质公司业绩将迎来修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