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消化系统疾病

搜索文档
学霸夫妇回国创业,13年后冲刺上市!
IPO日报· 2025-08-14 02:30
上市进程 - 公司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上市 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和招银国际 [1] - 公司曾于2022年11月备案筹备深交所上市 2024年8月终止A股计划转道港交所 [1] 财务表现 - 近三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48.4%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2亿元、3.17亿元、4.67亿元 2025年1-5月营收2.49亿元 [10]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69亿元、1.17亿元、1.36亿元 2025年1-5月净利润0.9亿元 [10] - 近三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40.4% 净利率维持在30%左右 [10] - 毛利率连续三年超81% 2025年前五个月增至84% [10] - 截至2025年5月31日现金及等价物为4625.9万元 [11] 股权结构 - 创始人康心汕持股18.97% 配偶Feng Yan持股14.76% 雇员持股平台持7.44% 合计控股41.17% [6] - 福建国资委通过华兴创业和福建医药集团间接持股13.87% [7] - 福州市财政局通过福州创投持股6.96% [7] 研发与产品 - 拥有14款获批仿制药 其中4款入选国家带量采购 4款入选省级带量采购 [9] - 5款仿制药处于ANDA阶段 预计2025-2026年获批 [9] - 拥有4款在研创新药管线 全球专利组合含36项专利 其中17项为海外专利 [10] - 福州在建制造设施总面积9万平方米 2024年12月获药品生产许可证 [10] - 生产线设计年产能达20亿口服固体制剂药片及胶囊 [10] 资金用途 - 募资用于研发投入、推进管线药物、丰富产品组合 [11] - 资金将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寻求合作机会、增强商业化能力 [11] - 部分资金用于优化研发生产系统及补充营运资金 [11] 创始团队 - 康心汕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获普林斯顿大学化学博士 曾任职多家生物制药企业 [5] - Feng Yan获中国科学院粒子物理与物理硕士 曾任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经理 拥有超22年制药行业经验 [6]
新股消息 | 海西新药二次递表港交所 双轨模式打造多元化产品组合及管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23:00
上市申请信息 - 福建海西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6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华泰国际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公司曾于2025年1月3日首次递表 [1] 业务模式与产品管线 - 公司为商业化阶段制药企业 采用仿制药与创新药双轨业务模式 [3] - 已获得国家药监局14款仿制药批准 产品覆盖消化系统 心血管系统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及炎症疾病领域 [3] - 创新药管线包含四款在研药物 包括潜在同类首款肿瘤药物 首款口服wAMD/DME/RVO治疗药物及两款临床前阶段肿瘤与呼吸系统疾病药物 [3] - 商业化治疗领域占2023年中国医药销售总额25%以上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度收益持续增长:人民币2.12亿元(2022年) 3.17亿元(2023年) 4.67亿元(2024年) [4][6] - 2025年前五个月收益达人民币2.49亿元 [4][6] - 同期期内利润分别为0.69亿元(2022年) 1.17亿元(2023年) 1.36亿元(2024年) 2025年前五个月利润0.90亿元 [4][6] - 毛利率保持高位:2022年81.0%(172,072千元/212,465千元) 2023年83.3%(263,639千元/316,633千元) 2024年83.0%(387,194千元/466,683千元) [6] 客户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收益占比呈下降趋势:2022年85.1%(1.81亿元) 2023年73.3%(2.32亿元) 2024年72.6%(3.39亿元) 2025年前五个月71.7%(1.79亿元) [4] - 客户主体为国有医药分销公司及药店零售商 [4] 成本结构 - 研发开支显著增加:2022年3482万元 2023年3606万元 2024年6753万元 2025年前五个月2251万元 [6] - 分销及销售开支增长迅速:2022年4685万元 2023年9310万元 2024年1.66亿元 2025年前五个月8332万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