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仿制药生产
icon
搜索文档
133岁的影像之王官宣:我又要破产了
投中网· 2025-08-20 07:20
当前经营危机 - 公司因5亿美元到期债务缺乏融资渠道而面临重大经营危机 已向投资者发出生存预警 称可能难以继续经营[4] - 股价在消息发布后次日暴跌19.91% 夜盘持续下挫 市值跌至不足6亿美元 较1997年310亿美元市值蒸发超98%[5] - 二季度营收2.63亿美元同比下降1% 毛利润5100万美元下降12% 净亏损260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收入2600万美元) 现金及等价物仅剩1.55亿美元[7] 财务与债务状况 - 公司12个月内需偿付5亿美元到期债务 但无明确融资渠道或可用流动资金[7] - 为筹集现金将终止退休养老金付款 并实施5亿美元养老金资产返还计划以缩减债务[7] - 信用评级已被降至垃圾级 融资成本飙升进一步压缩生存空间[7] 业务转型困境 - 主营业务构成分为传统印刷、数字印刷、先进材料和化学品、品牌及其他五部分 胶片业务被纳入先进材料部门 占比不足10%[8] - 2020年尝试转型原料药生产 曾获美国政府7.65亿美元贷款承诺但最终被叫停[8] - 2018年涉足区块链领域推出加密货币KODAKCoin 因募资不足及技术整合问题于2020年关闭[9] 历史发展轨迹 - 公司成立于1881年 创始人乔治·伊士曼发明卷式感光胶卷和便携相机 推动摄影大众化[12][13] - 1930年控制全球摄影器材市场75%份额及90%利润 美国本土胶卷市占率达90%[13] - 1963年推出Instamatic傻瓜相机 1966年海外销售额达21.5亿美元 1981年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14] 数码转型失误 - 1975年发明全球首台数码相机但因胶卷业务90%高利润率未积极转型[16] - 2003年数字化率仅25%(竞争对手富士达60%) 数码相机业务长期亏损[16][17] - 2007年战略重组裁员2.8万人(幅度50%)并出售医疗成像等核心资产[17] 破产与重组 - 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时负债68亿美元(资产51亿美元) 债权人超10万[17] - 2013年重组后出售文档成像业务获2.1亿美元 抛售1100项数字成像专利获5.25亿美元[17] - 重组后转型喷墨打印机及跨界业务未达预期 当前再度面临破产风险[18] 潜在价值 - 公司拥有涉及影像和化学技术的专利库仍具价值[9] - 胶卷需求在复古风潮下有所回升 可能吸引潜在买家[9]
新股消息 | 海西新药二次递表港交所 双轨模式打造多元化产品组合及管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23:00
上市申请信息 - 福建海西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6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华泰国际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公司曾于2025年1月3日首次递表 [1] 业务模式与产品管线 - 公司为商业化阶段制药企业 采用仿制药与创新药双轨业务模式 [3] - 已获得国家药监局14款仿制药批准 产品覆盖消化系统 心血管系统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及炎症疾病领域 [3] - 创新药管线包含四款在研药物 包括潜在同类首款肿瘤药物 首款口服wAMD/DME/RVO治疗药物及两款临床前阶段肿瘤与呼吸系统疾病药物 [3] - 商业化治疗领域占2023年中国医药销售总额25%以上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度收益持续增长:人民币2.12亿元(2022年) 3.17亿元(2023年) 4.67亿元(2024年) [4][6] - 2025年前五个月收益达人民币2.49亿元 [4][6] - 同期期内利润分别为0.69亿元(2022年) 1.17亿元(2023年) 1.36亿元(2024年) 2025年前五个月利润0.90亿元 [4][6] - 毛利率保持高位:2022年81.0%(172,072千元/212,465千元) 2023年83.3%(263,639千元/316,633千元) 2024年83.0%(387,194千元/466,683千元) [6] 客户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收益占比呈下降趋势:2022年85.1%(1.81亿元) 2023年73.3%(2.32亿元) 2024年72.6%(3.39亿元) 2025年前五个月71.7%(1.79亿元) [4] - 客户主体为国有医药分销公司及药店零售商 [4] 成本结构 - 研发开支显著增加:2022年3482万元 2023年3606万元 2024年6753万元 2025年前五个月2251万元 [6] - 分销及销售开支增长迅速:2022年4685万元 2023年9310万元 2024年1.66亿元 2025年前五个月8332万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