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保工程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中创环保回复定增审核问询函:剖析经营困境与发展策略
新浪财经· 2025-09-25 13:40
核心观点 - 公司针对深交所审核问询函发布回复公告 全面阐述经营业绩下滑 客户供应商变动 现金流恶化及债务逾期等状况 并提出通过定向增发募资 业务整合及债务协商等改善措施 [1] 经营业绩 - 营业收入持续下降:2021年11.42亿元 2022年10.07亿元 2023年5.15亿元 2024年2.69亿元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2021年-3.95亿元 2022年-0.97亿元 2023年1.55亿元 2024年-0.17亿元 [2] - 有色金属材料毛利率大幅下滑:2021年9.27% 2022年4.63% 2023年-23.56% 2024年-74.24% [2] - 业绩下滑主因:子公司环保技改 资金受限致产能不足 市场竞争致产品价格下降 [2] - 改善措施:推进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5亿元 拓展债务融资渠道 业务整合升级 成本管控 处理诉讼及应收账款 [2] 客户供应商 - 前五大客户变动频繁:因业务结构调整 剥离子公司致有色金属材料业务收缩 滤料和环卫服务业务比重上升 [3] - 过滤材料业务客户集中度低且关系稳定 环保工程和环卫服务客户集中度高且较稳定 [3] - 有色金属材料客户集中度高但稳定性低 存在流失 新能源业务随剥离致客户关系稳定性差 [3] - 存在客户供应商重叠情况(如汉中锌业) 交易具合理性及持续性 定价公允 款项结算正常 [3]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恶化:2021年0.51亿元 2022年0.42亿元 2023年-0.50亿元 2024年-0.97亿元 2025年1-6月-0.44亿元 [4] - 现金流恶化主因:营业收入下降 回款缓慢 偿还资金拆借款增加 [4] - 现金流与净利润差异较大:因计提商誉及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投资者诉讼赔偿款影响净利润但不影响现金流 [4] 债务情况 - 存在1400万元商业承兑汇票逾期:因贷款人违规转让票据及银行账户问题致原质押票据违约 [5] - 截至回复日已兑付1119.08万元 剩余280.92万元将按诉讼进展兑付并计划追偿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账面货币资金余额2060.34万元 经营活动创造现金能力不强 [5] - 缓解措施:通过定向增发募资偿还银行借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与金融机构沟通 优化融资渠道 [5]
高能环境业绩复苏半年赚5亿 时隔近六年出手回购拟斥资过亿
长江商报· 2025-07-27 23:51
公司回购计划 - 拟以1亿元至1.5亿元自有及自筹资金回购股份 回购价格上限8.8元/股 较现价6.55元/股高出34.35% [1][2] - 预计回购1136.36万至1704.55万股 占总股本0.75%-1.12% 回购期限12个月 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 [2]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货币资金18.42亿元 回购对财务影响较小 [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02亿元 同比增长20.85% 超过2024年全年并创同期历史新高 [1][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7亿元 同比下降11.2% 但合同负债2.51亿元 同比增加21.08% 显示在手订单增长 [6] - 2022-2024年增收不增利 营收年复合增速22.5% 但净利润从6.9亿元降至4.82亿元 主因商誉减值(2024年末商誉5.69亿元)[4][5] 业务驱动因素 - 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环保运营服务及环保工程三大板块构成主营业务 [1][4] - 金属资源化板块产能提升叠加金属价格上涨 直接推动2025年毛利及净利润复苏 [1][6] - 2016-2021年营收/净利润五年增长约4倍/3.62倍 但2022年后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利润承压 [4] 市场反应 - 近一个月股价累计涨幅20.84% 当前股价6.55元/股 回购计划释放积极信号 [2] - 此次为2019年9月以来时隔近六年再次启动回购 体现管理层对长期发展的信心 [2]
远达环保(600292):核心业务稳健 收购新能源资产转型水电平台
新浪财经· 2025-04-25 00:2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7.22亿元,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降33%,主要因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基数较高[1][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30%,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22亿元,同比增长40%,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改善[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79亿元(+4%),归母净利润0.40亿元(+27%),扣非净利润0.35亿元,均实现正增长[2][3] 分业务表现 - 催化剂业务收入5.32亿元(+25%),利润4656万元(同比增加4020万元),毛利率19.06%(+8.95pct),产量4.96万方(+19%),销量4.61万方(+20%)[4] - 环保工程收入15.68亿元(+31%),但毛利率下降4.23pct至2.44%,全年获取订单30.73亿元,其中国电投集团外订单占比48.42%[4] - 脱硫脱硝特许经营收入22.42亿元(+1%),毛利率15.31%(+0.52pct),水务业务收入7.77亿元(+12%),毛利率32.12%[4] 战略转型 - 公司启动重大资产重组,拟收购五凌电力100%股权及长洲水电64.93%股权,目标转型为国家电投集团水电资产整合平台,截至年报披露日已完成审计评估和国资备案[5] - 若重组完成将显著改变公司主营业务结构和资产规模,暂不考虑重组影响,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19/53.27/56.01亿元(CAGR约6%),归母净利润0.89/1.07/1.19亿元(CAGR约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