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鹰9号运载火箭

搜索文档
一波三折后,美“天鹅座”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送快递”
环球时报· 2025-09-18 22:34
美国"太空"网站称,"天鹅座 XL"货运飞船这次任务遇阻,恰逢国际空间站面临补给问题之际。目前为国际空间站提供补给的包括美国的"天鹅座"货运飞船 和货运"龙"飞船、俄罗斯"进步"号货运飞船以及日本HTV-X货运飞船,它们按照固定节奏完成"制造-组装-发射"流程。然而今年3月的"天鹅座"飞船在运往发 射场的途中意外受损打乱了这个节奏,原定6月的补给任务被取消。之后,NASA不得不紧急调整补给时间表。其中4月21日发射的SpaceX货运"龙"飞船 (CRS-32)增加了货物装载量,以确保国际空间站上有足够的物资储备。 为了保证国际空间站的物资库存,这次"天鹅座XL"货运飞船凭借更大的运载能力,满载国际空间站所需的各种消耗品,如氮气、氧气、食物和厕所部件, 还有大量尿液处理器备件。美媒提到,如果"天鹅座XL"货运飞船未能与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国际空间站的补给将面临更严重的问题。按照当前计划,下 一次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的是日本HTV-X货运飞船,它将于10月搭乘H3运载火箭升空。 "太空"网站还提到,"天鹅座XL"货运飞船这次意外事故还暴露出美国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方面缺乏韧性。目前美国只有诺斯罗普·格鲁曼和Spac ...
2025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36氪· 2025-08-27 10:06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现状 - 中国星网在2025年8月26日成功发射低轨10组卫星,这是一个月内GW星座的第6次发射,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迎来里程碑式发展 [1] - SpaceX凭借猎鹰9号可复用火箭优势,2024年发射次数超过全球其他所有运载火箭服务商总和,星舰第十次试飞基本成功 [1] - 中国采用"国家队+民营企业"协同模式:国家队主导战略布局,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商业化应用突破,虽与SpaceX存在差距但增速明显 [1] 关键技术突破 - 可重复使用火箭领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及蓝箭航天、星际荣耀等民营公司加速研制,未来为低轨互联网星座提供高效组网发射服务 [2] - 卫星批量化制造:上海G60卫星数字工厂采用数字孪生、柔性智能制造等技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2] - 卫星互联网应用:GW星座和千帆星座组网提速,为交通运输、智慧农业、应急救灾、低空经济等领域赋能 [2] 商业航天核心逻辑与定义 - 商业航天核心逻辑形成"技术突破降低成本→成本下降扩大市场→市场需求拉动创新"良性循环 [4] - 商业航天指利用商业模式运营的航天活动,通过市场规则配置资源要素,以市场化机制获取商业利润为首要目标 [5][7] - 区别于传统政府主导的战略性、科研性、公益性航天活动,政府角色转向政策引导与采购支持 [5] 全球商业航天发展历程 - 政府主导期(1950s-1980s):美苏冷战太空竞赛驱动,以国家战略和科学探索为首要任务 [6][8] - 商业化起步期(1980s-1990s):政策松绑开启卫星通信等民间应用需求 [6][8] - "新航天"突破期(2000s-至今):SpaceX等私营企业以颠覆性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和私人资本推动产业发展 [6][8]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轨道发射259次,2873枚航天器入轨,近70%火箭发射由民营企业提供 [12] - SpaceX Falcon 9火箭2024年送入轨道航空器数量达1,859,610kg载荷质量,优势显著 [10][11] - 中国航天为全球绝对第二力量,民营火箭公司如中科宇航、星河动力、蓝箭航天奋力追赶 [10][11] 中国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级政策: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将商业航天定位为"新增长引擎" [15] - 政策演进:从2014年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2020年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2025年推动大规模示范应用 [14][15] - 地方政策:北京、上海、广东等超20省市出台专项政策,打造区域性产业集群 [16][18] 产业集群布局 - 京津冀产业带:北京海淀商业卫星集群、亦庄火箭集群、天津制造集群、雄安卫星互联网集群 [20] - 长三角产业带:上海闵行火箭制造、南京卫星通信、苏州制造、杭州商业卫星集群 [20] - 大湾区及西部产业带:广州航天制造、深圳航天信息集群;西安动力、成都卫星、绵阳制造集群 [20] 资本投入与融资 - 2015年后行业融资高度活跃,2024年投资金额达130.41亿元 [22] - 资本角色:加速技术创新迭代、推动规模化工业化、催生产业生态"鲶鱼效应" [23] - 投资重点考量火箭/卫星研制、卫星通信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等方向 [24] 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4年全球航天经济规模达4150亿美元,商业航天占比近80%成为核心驱动力 [25][26] - 商业航天产品和服务是最大组成部分,定位导航授时领域2023年创造2090亿美元收入 [26] - 卫星服务中消费者服务852亿美元、企业服务197亿美元、遥感服务35亿美元 [32] 技术驱动因素 - 可复用火箭技术通过重复使用摊薄发射成本,当复用次数达阈值后成本下降显著 [35] - 卫星小型化/标准化采用立方星平台和商用元器件,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制造成本 [35] - 激光通信具备高信道吞吐率、强抗干扰能力,终端体积/重量/功耗更优 [42] 代表性企业进展 - 蓝箭航天:朱雀二号为全球首款入轨液氧甲烷火箭,2024年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 [67] - 中国星网:GW星座规划12,992颗卫星,2025年8月在轨超80颗,30天内实现6连发 [69][71] - 蓝星光域:激光通信终端LX-Z4在轨建链超300小时,建链成功率100%,最快4秒建链 [61][64] - 格思航天:上海5万㎡智能工厂年产300颗卫星,2025年交付200+颗卫星 [63][65] 未来应用场景 - 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成为6G重要愿景,卫星通信扮演关键角色 [74][75] - 天基计算将数据处理环节搬至太空,解决延迟和带宽痛点 [35] - 太空数据中心利用深空环境被动散热,10年运营成本仅820万美元(地面1.67亿美元) [77]
2025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甲子光年智库
搜狐财经· 2025-08-27 08:16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现状 - 中国星网在2025年8月30天内完成6次低轨卫星组网发射,GW星座加速部署[2] - 中国采用"国家队+民营企业"协同模式,国家队主导战略布局,民企专注技术创新与商业化应用[2] - 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制取得进展:蓝箭航天朱雀三号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星际荣耀双曲线二号实现国内首次复用飞行[3][40] - 卫星批量化制造能力突破:上海G60卫星数字工厂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提升生产效率[3] - 2024年全球航天经济达4150亿美元,商业航天占比78%,卫星应用与服务是最大组成部分[28][35] 全球竞争格局 - SpaceX2024年发射次数超过全球其他所有运载火箭服务商总和,Falcon 9火箭实现1,859,610kg载荷入轨[2][14] - 中国成为全球航天产业第二力量,长征系列火箭快速追赶,民营公司中科宇航、星河动力等奋力追赶[14][17] - 2024年全球259次轨道发射中,民营企业提供近70%的发射服务[12] 关键技术突破 - 激光通信实现重大突破:蓝星光域LX-Z4终端实现100Gbps速率、4.9kg轻量化设计,在轨建链成功率100%[46][62] - 液氧甲烷发动机技术成熟:蓝箭航天天鹊发动机完成550秒长程试车,累计热试时长超6.8万秒[68] - 人工智能赋能卫星数据处理:航天遥感大模型实现图像自监督学习,支持地物分类与目标检测[52][55] 产业链生态建设 - 形成四大产业集群带:京津冀(火箭/卫星)、长三角(卫星制造)、大湾区(航天信息)、西部(航天动力)[21] - 资本投入高度活跃:2015-2024年行业融资超130亿元,2024年单年融资达130.41亿元[25] - 卫星互联网星座加速部署:GW星座规划12992颗卫星,千帆星座进入批量发射期[3][72] 商业化应用拓展 - 卫星通信应用收入最高:2023年全球定位导航授时领域创造2090亿美元收入[28] - 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成为6G核心愿景,卫星通信解决地面网络覆盖盲区[80] - 轨道数据中心概念兴起:太空计算模块能源效率为地面5倍,10年运营成本仅820万美元[82] 政策与资本支持 - 国家层面将商业航天定位为"新增长引擎",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9] - 地方政策密集出台: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发布专项行动方案支持产业发展[19] - 资本市场重点关注火箭/卫星研制、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材料领域[29]
美前NASA官员:马斯克发出的威胁“越过了红线”,美政府对航天项目严重依赖SpaceX深感不安,已急寻替代者
搜狐财经· 2025-06-09 02:12
SpaceX市场主导地位 - SpaceX在航天发射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去年使用猎鹰9号和猎鹰重型运载火箭进行134次轨道发射 超过世界其他公司发射总和[3] - SpaceX发射卫星总数占2024年全球入轨卫星总数的84%[3] - 载人龙飞船是美国目前唯一能够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的运输工具 结束了2011年航天飞机退役后依赖俄罗斯载人飞船的局面[3] 美国政府寻求替代方案 - 美国政府和NASA已紧急寻求SpaceX的替代者 询问至少3家商业航天公司包括火箭实验室 斯托克太空公司和蓝色起源公司[1][3] - 竞争对手航天发射能力处于初级阶段 在可靠性和可重复使用火箭带来的低成本优势方面无法与SpaceX相提并论[3] - 美国政府选择有限 因SpaceX竞争对手追赶进度缓慢[3] 公司控制权风险 - 马斯克威胁退役美国航天发射目前主要依赖的龙飞船[5] - 前NASA官员表示这种威胁越过了红线 依赖SpaceX存在风险 因公司可能因一时冲动关停关键设施[5] - NASA内部对SpaceX的依赖性表示深感担忧[5]
新疆夜空不明飞行物是什么?揭秘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5-18 11:43
SpaceX火箭钝化操作现象 - 5月16日21时43分SpaceX猎鹰9号火箭在加州范登堡发射星链卫星 一个小时后二级火箭飞至中国西北部上空执行钝化操作[3] - 火箭钝化操作包括排放剩余燃料 高压气瓶剩余气体及电池放电 在合适条件下地面可观测到接近月亮亮度的火箭云[3] - 新疆多地包括乌鲁木齐 阿勒泰 伊犁地区在晚间22时56分左右观测到该现象 目击者描述物体分为上下扇形且中间有明显分隔线[3][4] 天文观测与公众反应 - 星空摄影师通过新疆阿勒泰天文台设备拍摄到完整移动画面 物体亮度与月亮相当且呈现动态变形过程[3] - 乌鲁木齐 阿勒泰 伊犁三地相隔数百公里但观测时间仅间隔几分钟 表明该现象覆盖范围广泛[4] - 公众误认为不明飞行物并拍摄视频 实际为航天器常规安全操作程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