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栏山陈酿酒

搜索文档
名酒下沉、年轻人口味变迁,牛栏山“光瓶酒之王”的半年悲歌
搜狐财经· 2025-09-03 09:50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半年营业收入45.93亿元同比下降19.24% 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59.09% [4] - 低档酒营收同比下降25.41% 中档酒营收下降21.87% 高档酒营收下降12.32% [8] - 低档酒毛利率下滑0.73% 中档酒毛利率减少1.93% 高档酒毛利率减少2.16% [8] 产品产销数据 - 核心产品42度500ml陈酿酒生产量同比下降58.63% 销售量下降33.05% 库存量激增652.13% [4] - 52度500ml陈酿白酒生产量下降37.75% 销售量下降14.81% [4] - 42度265ml陈酿酒生产量下降29.99% 销售量下降29.58% [4] - 百年牛栏山系列产品生产量降幅介于20-30%之间 [4] 渠道结构变化 - 经销模式营业收入35.93亿元同比减少23.36% [7] - 京内经销商减少3个至69个 京外经销商减少20个至368个 [6] - 大商制导致低价串货和倾销 价格体系透明使终端利润微薄 [9] 市场竞争压力 - 餐饮渠道结构性下滑 白酒开瓶率降低 [6] - 名酒企业如汾酒、泸州老窖强势下沉抢占大众价格带市场 [5] - 消费者转向零售渠道购买高端产品 大众价格带产品在餐饮场景"失位" [6] 品牌战略困境 - 长期依赖"白牛二"建立民酒认知 品牌被锚定在10元价格带 [8] - 中高端产品遭遇消费者信任壁垒 百年陈酿系列被判定"贵得不合理" [8] - 局部市场100-200元价格带产品表现突出但整体动销乏力 [9] 消费趋势变化 - 年轻消费群体偏好低度酒、精酿啤酒、梅酒和果酒 [10] - "牛碧桶"创新尝试打破传统白酒刻板印象 但流量可持续性存疑 [10] - 低度酒饮因丰富口味和轻松社交属性持续稀释白酒饮用场景 [10] 行业风险因素 - 面临行业分化加剧、消费场景萎缩、新品市场开拓和知识产权侵权四大风险 [10] - 大流通大单品模式与当前行业趋势背离 [6] - 餐饮终端减少白酒进货量 啤酒等低度酒饮占据主导 [6]
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2025年第11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07 08:44
食品安全监管动态 - 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第11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 涵盖调味品、豆制品、罐头、酒类、饮料等多个食品类别[1][3] - 本次公告共涉及40批次食品样品抽检 所有抽检样品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未发现不合格产品[3][4][5][6][7][8][9][10][11] 抽检产品类别分布 - 调味品类抽检样品包括川海红汤调味粉、番茄味调味料等 检测项目涵盖二氧化硫残留量、罂粟碱、防腐剂比例等23项指标[3] - 豆制品类抽检样品包括腐竹、响铃卷、豆油皮等 检测项目包括铝残留量、铅含量、防腐剂使用等18项指标[3][4][11] - 罐头类抽检样品包括清水脆笋、甜玉米粒、莲藕罐头等 检测项目包括商业无菌、黄曲霉毒素B1、重金属含量等15项指标[4][5][9][10] - 酒类抽检样品包括镇原浆酒、牛栏山陈酿酒等 检测项目包括甲醇、氰化物、酒精度等8项指标[5][6] - 饮料类抽检样品包括生椰拿铁、椰子汁、矿泉水等 检测项目涵盖防腐剂、色素、微生物指标等28项指标[6][7][8][10][11] 检测机构与标准 - 所有抽检样品均由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质量发展与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院)进行检测[3][4][5][6][7][8][9][10][11] - 检测标准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包括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2017污染物限量等多项国家标准[3][4][5][6][7][8][9][10][11] - 抽样编号采用统一规范格式 以XBJ2532011500开头 共包含40个独立抽样编号[3][4][5][6][7][8][9][10][11] 餐饮单位覆盖范围 - 抽检覆盖江宁区11个街道 包括淳化街道、谷里街道、秣陵街道、湖熟街道、麒麟街道等主要餐饮集中区域[3][4][5][6][7][8][9][10][11] - 被抽样单位包括连锁餐饮企业、个体餐饮店、商业综合体餐饮等各类经营主体 共计40家餐饮单位[3][4][5][6][7][8][9][10][11] - 抽样场所涵盖商业广场、社区餐饮、农贸市场周边等不同业态分布 体现抽检工作全面性[3][4][5][6][7][8][9][10][11]
安徽省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典型案例(第一批)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06 07:40
核心观点 - 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曝光5起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案例 旨在通过以案释法和以案促改方式提升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责任意识 [2] 案例一:池州某食品有限公司违法案 - 公司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生产糖果制品拽拽糖(凝胶糖果)[2][3] - 公司对采购的"水晶立体果汁软糖"拆包重新包装并张贴食品标签 涉案食品货值金额26,256.47元 违法所得23,451.50元 [3] - 公司在抖音平台发布虚假宣传视频 宣称"零香精 零色素 纯果酱熬制"等 [3] - 公司被处以警告 没收违法食品 没收违法所得23,451.50元 罚款15,128.23元 [2][3] 案例二:青阳县庙前镇某面馆违法案 - 面馆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牛栏山陈酿酒 现场查获6瓶未开封假酒和6个空瓶 [4] - 经牛栏山酒厂鉴定为侵权产品 违反商标法规定 [4] - 被处以没收侵权白酒6瓶 罚款600元 [4] 案例三:池州市某食品厂违法案 - 食品厂生产经营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桂花酥糖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 [4][5] - 作为食品小作坊未记录食品添加剂使用信息 [5] - 被处以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20元 罚款5,000元 [4][5] 案例四:东至县某铁板烤串店违法案 - 烤串店使用鸭肉冒充牛肉制作"牛肉小串"在美团平台销售 售价13元/30串 [6] - 涉案食品货值金额608.4元 违法所得308.4元 [6] - 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308.4元 罚款925.2元 [6] 案例五:石台县丁香镇某卤菜店违法案 - 卤菜店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 包括红油郫县豆瓣 火锅豆皮等多种原料 [7][8] - 部分过期原料已拆封使用 [8] - 被处以没收过期食品原料 罚款3,000元 [7][8]
安徽省蚌埠市市场监管局公布“守护消费”铁拳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例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3 06:24
农资产品质量监管 - 怀远县廖坤农资经营部销售不合格复合肥料8吨 货值金额1.84万元 被处罚没款3.7万元[1] - 不合格复合肥料氧化钾和总养分项目不符合GB/T15063-2020标准要求[1] - 该批次产品总养分标称≥45%但实际未达标[1] 食品安全违规事件 - 蚌埠顺稳商贸有限公司销售超范围使用添加剂粉皮50kg 销售单价3元/kg 被没收违法所得3459元并罚款2万元[2][3] - 该公司未建立食品进货查验制度且无散装食品经营许可 违法所得3459.5元[3] - 粉皮供应商崔某某因无证生产不合格食品被移交公安机关处理[3] 商标侵权案件 - 固镇县湖沟黄中伍生鲜冷冻店销售假冒牛栏山白酒10箱 购进价75元/箱 销售价156元/箱[4][5] - 现场查获侵权白酒8箱 非法经营额1560元 被罚款6000元[4][5] - 涉案白酒经牛栏山酒厂鉴定为假冒产品[4] 调味品质量不合格 - 蚌埠市张十一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不合格味精 被没收违法所得510元并罚款6000元[5][6] - 味精产品谷氨酸钠含量不符合GB272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6] - 企业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复检要求[6] 燃气器具安全监管 - 蚌山区金皓厨具经营部销售无熄火保护装置气体煲仔炉4台 被罚款1080元[7] - 涉案产品无中文厂名厂址信息 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 35848-2024[7] - 产品出厂时未经过检验 经营者未执行进货验收制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