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专列·成都号

搜索文档
全家花96万坐熊猫专列质疑餐食不符,旅行社回应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50
事件概述 - 吉林网友全家26人花费96万元乘坐"熊猫专列·安逸号"进疆旅游 实际餐食与宣传不符引发争议[2] - 旅行社回应称宣传餐食为摆拍道具 实际提供盒餐或五菜一汤桌餐服务[2] - 旅客投诉存在阴阳账单 景点取消及夜间高反服务电话无人接听等问题[3] 产品定价结构 - 熊猫专列17日新疆深度游报价区间为12,980元至58,999元 根据房型差异分层定价[3][4] - 标准四人间上铺价格12,980-13,680元 下铺13,980-14,680元[4] - 豪华双人间定价58,999元 仅限特定团期开放[4] 服务内容明细 - 6万元车票包含成都-新疆往返16天火车交通 标准间住宿及五星级酒店住宿[4][5] - 提供15次早餐和32次正餐 正餐餐标为120元/人[4][5] - 覆盖20余个景点门票 导游服务及交通车费用 含保额20万元旅游意外险[4][5] 用户实际体验反馈 - 社交平台反馈显示行程安排紧张 早上7点需下车等待[5] - 部分旅客在旅途中出现生病情况 淋浴设施实际使用率低[5] - 尽管无餐食投诉 但被描述为"特种兵式旅行"[5] 列车运营配置 - "熊猫专列·成都号"由中国铁路成都局与成都文旅集团联合打造[8] - 全列18辆编组 定员108席 最大载客量132人[8] - 配备客厅车 餐厅车 厨房车 娱乐车 客房车五种车型[8] - 每车配置18名熊猫管家和6名度假大使 提供24小时管家服务[8] 市场表现与定位 - 熊猫专列自2021年3月首趟体验列车发出后持续保持高热度[8] - 定位"深度游+场景体验"产品 定期开展川剧变脸 民族歌舞等特色表演[8] - 2023年5月18日"成都号"首趟列车搭载109名游客开启16天15晚南北疆之旅[8]
消费逐季改善 内需成重要推动力
搜狐财经· 2025-07-23 07:48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2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1] - 消费市场呈现逐季改善趋势,内需成为重要支撑力和推动力 [1] - 数码家电、国潮餐饮、银发列车、"谷子经济"、"票根经济"等领域表现亮眼 [1]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家电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0.2%,增速较一季度加快8.9个百分点 [2] -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0.8%,其中智能手机类同比增长51.6% [2] - 汽车类零售额增长2.7%,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 [2]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3.1%,限上二手车零售额同比增长59.6% [4] -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新车消费突破440亿元,拉动比高达1:12.9 [4] 重点行业发展情况 汽车行业 - 理想汽车在川销售额同比增长22.9%,特斯拉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近10% [4] - 四川出台12条创新措施推动汽车"后市场"发展,包括"汽车+产业"全链提升、"汽车+消费"场景建设等 [4] - 推动回收拆解企业应用"互联网+回收"和上门回收模式 [4] 家电和数码3C行业 - 智能电视、智能手表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倍和1倍 [5] - 推动经营主体个转企4537家,升规入统394家 [5] - 带动新开店1324家,增加就业10267人 [5] 消费促进活动成效 - 上半年全省组织11.5万家企业开展1.5万余场活动,实现销售额近1185亿元 [6] - "春启万象"天府消费季聚焦夜间消费、焕新消费、潮流消费 [6] - "清凉消夏 购在巴蜀"消费促进活动联动川渝推出千余场促消费活动 [6] - 成都世运会带动"赛事+消费"活动,发放总额超1亿元惠民礼包 [6] 新兴消费场景发展 - 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片区开通3条"低空+文旅"航线,"五·一"期间人气商气俱佳 [7] - 成都骑行友好公园式商场"此地CyPARK"开业半年客流达320万人次 [7] - 成都东郊记忆园区上半年客流量超800万 [7] - "熊猫专列·成都号"旅游产品5.59万元一张的火车票已售罄至10月底,70%为入境游客 [8] 消费环境优化 - 全省退税商店达493家,销售额、退税额增速均突破200% [10] - "即买即退"商店达115家,离境退税热度飙升 [10] - 退税物品平均验核时间在3分钟以内 [8]
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百分之五点六 多元场景勾勒活力消费图景
四川日报· 2025-07-23 00:21
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上半年汽车、家电和数码3C等以旧换新类商品对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1]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0.2%,增速较一季度加快8.9个百分点 [1][2]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3.1%,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新车消费突破440亿元,拉动比达1∶12.9 [1][3] - 智能电视、智能手表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4倍、1倍 [1][4] - 推动经营主体个转企4537家,升规入统394家,带动新开店1324家,增加就业10267人 [1][4] 汽车消费市场表现 - 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井喷,理想汽车在川销售额同比增长22.9%,特斯拉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近10% [3] - 限上二手车零售额同比增长59.6%,盘活了汽车存量市场 [3] - 四川出台12条创新措施推动汽车后市场发展,重点在"汽车+产业"全链提升、"汽车+消费"场景建设等领域突破 [3] 家电和数码3C行业 - 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0.8%,其中智能手机类同比增长51.6% [2] - 通过"贸易+产业"联动方式有效带动产业链升级 [4] - 一大批更具含'科'量含'绿'量的新品受到欢迎 [4] 消费促进活动 - 上半年全省组织11.5万家企业开展1.5万余场活动,实现销售额近1185亿元 [4] - 围绕季节特点开展"春启万象"天府消费季和"清凉消夏购在巴蜀"等主题活动 [5] - 以"赛事+消费"为引擎启动"乐享天府"服务消费季活动,线上线下发放总额超1亿元惠民礼包 [5] 新消费场景发展 - "低空+文旅"场景开通3条航线,"五一"假期人气商气俱佳 [5] - 成都骑行友好公园式商场"此地CyPARK"开业半年客流达320万人次 [5] - 成都东郊记忆园区上半年客流量超800万人次,推出集展览、社交、快闪等多功能新消费场景 [6] 服务消费升级 - "熊猫专列·成都号"5.59万元一张的火车票已售罄至10月底,其中70%为入境游客 [6] - 四川出台银发旅游列车专项发展行动方案,打造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 [6] - 全省退税商店达493家,销售额、退税额增速均突破200%,"即买即退"商店达115家 [6]
成都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彤:促进百业融合,构建多元融合产业体系
搜狐财经· 2025-07-12 07:57
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战略 - 公司作为市属国有文商旅体链主企业,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聚焦塑造"公园城市·幸福成都"品牌,构建多元融合产业体系,助力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 产业融合具体举措 - **文旅+交通融合**:在"熊猫专列·成都号"和"夜游锦江MR游船"项目基础上,计划推出City Tour观光巴士及"熊猫飞的"低空航线 [3] - **文旅+赛演融合**:加速打造影游联动场景,包括国庆前投运公园实景夜游《望江梦华·薛涛吟》,11月推出影旅融合项目"水龙吟",并举办ATP250成都网球公开赛等国际赛事 [3] - **文旅+科技融合**:依托成都社保卡一卡通,打造智慧消费平台,覆盖8500个消费点位和61.69万消费人群 [3] 资源整合与IP开发 - 搭建"光影天府·拍在四川"影旅平台,与全省21个市州合作制作《苍穹以北》《我们的1977年》等影视项目,形成"全川取景、成都制作、全球传播"生态圈 [5] - 构建城市文创IP矩阵,联动熊猫、金沙、三国等文化符号,已与瑞幸咖啡、深圳农投等头部企业联名合作,推动文化"出川""出海" [5] - 计划引进"侏罗纪""阿凡达"等国际头部IP,融合本地文化开发高能级文旅项目,并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合作策划三国主题驻场演出 [5] 平台建设与生态协同 - 发挥国企带动作用,吸引中小微企业和国内外头部企业参与文商旅体融合,扩大产业"朋友圈" [4] - 深化供给侧开放共创和市场侧多元变现,通过联名合作拓展IP商业化路径 [5]
提升入境游发展水平 让更多“头回客”变“回头客”
四川日报· 2025-06-18 08:30
入境游市场表现 - 2024年四川接待入境游客超200万人次 同比增长1 7倍 [1] - 240小时过境免签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政策推动入境游迅猛发展 [1] 产品与服务优化 - 省旅游投资集团计划针对入境游客喜好打造专属产品和路线 并解决支付 购票及小语种导游等全流程问题 [2] - "熊猫专列·成都号"单张票价突破5万元仍一票难求 境外游客占比近60% 在韩国 新加坡等地销售火爆 [2] 消费场景拓展 - 商务厅提出"三增"策略:增加离境退税商店数量 扩展消费品类至国潮文创 提供商品邮寄服务以优化退税流程 [2] - 成都已打造8个支付便利化示范点位 推动7000多家门店安装外卡POS机 天府国际机场提供一站式支付服务 [3] 国际营销与人才建设 - 乐山计划依托国际斯诺克邀请赛等赛事提升国际知名度 以美食为特色名片 [3] - 四川旅游学院将扩大或增设小语种专业招生 弥补市场对小语种导游的旺盛需求 [3]
文旅深度融合启新程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四川日报· 2025-06-17 03:02
文旅产业战略定位 - 四川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 [1] - 文旅经济成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新亮点 文化产业指标稳居西部第一 文旅专项债发行规模全国第一 [2][3] - 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超5800亿元 接待国内游客11.19亿人次 旅游花费超1.76万亿元 [4] 产业体系构建 - 将文化旅游列入15个重点产业链 出台10个细分领域三年行动方案 [5] - 构建"政府引导 守正创新 融合发展 需求牵引 企业主体"的产业体系 [5] - 推进文旅与农业 商业 体育 教育 科技等领域跨界融合 [5] 新业态发展 - 打造大峨眉交旅融合示范区 串联3处5A级景区和14处4A级景区 [6] - 低空旅游 沉浸式体验 国潮空间 数字艺术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6] - 建成16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数量全国第一 [7] 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 文创年销售破亿元 [10] - 四川省川剧院演出超1000场次 接待游客超35万人次 剧目曝光量超10亿人次 [11] - 桃坪村建设沉浸式演艺数字剧场 村民人均年收入从4807元提升至6万元 [11] 国际化推广 - 实施巴蜀文旅全球推广计划 加快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12] - 第十一届旅博会吸引30个国家地区参与 300家境内外企业参展 [12] - 2024年接待入境游客229.3万人次 成都登外国游客搜索热门城市榜首 [13]
巴山蜀水写新篇——四川牢记嘱托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四川日报· 2025-06-17 00:32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效 - 四川文旅产业规模和质量稳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 2022年至2024年国内游客接待量从6.36亿人次增至11.19亿人次 国内游客总花费从7059.94亿元跃升至1.76万亿元 [2] - 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890.3亿元 国内游客在川总花费达1.76万亿元 在全国长期保持第一方阵地位 [12] - 2024年第三产业对四川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5% 以文旅为主的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之一 [5] 重点文旅项目表现 - 三星堆博物馆国际影响力显著 代表性文物复制件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出 吸引大量游客参观 [1] - 三苏祠博物馆2022年6月至2024年4月接待团体游客超6000批次 游客总量达420余万人次 创游客增幅最大、高峰持续最长纪录 [3] - 九寨沟景区"五一"假期接待游客15.49万人次 同比增长40.56% 智慧管理系统显著提升游客体验 [12] 文旅融合创新举措 - 推出"熊猫专列·成都号"特色旅游专列 包含16天15晚新疆之旅和成都文化地标探访 [7] - 绵阳打造航天科技馆、智造研学等新产品 运用"数字人李白"等科技手段创新文旅体验 [10] - 乐山2024年举办200余场文化活动 170余项赛事和近200场美食跨界活动成为流量担当 [10] 产业政策与规划 -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与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合并召开 促进资源和产业有效对接 [8] - 印发《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链专项工作方案》 明确数字文化产业等十大重点领域和七项重点任务 [10] - 出台《四川省进一步促进入境旅游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提升文旅国际竞争力 [14] 县域文旅发展 - 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四川占13席 居全国第二位 [13] - 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中四川占15席 居全国第一位 [13] - 成都非遗博览园在第九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现场销售总额达1222万元 [14] 国际文旅交流 - 2024年接待入境游客229.3万人次 双国际机场枢纽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促进国际旅游 [14] - 美国学者贾和普25次探访蜀道 认为蜀道为不同文明对话提供重要启示 [14] - 三星堆文物国际巡展和学术讲座有效提升古蜀文明全球影响力 [1][14]
“熊猫专列·成都号”首发试乘 交通工具进阶“文旅综合体”
央视网· 2025-05-09 01:47
产品升级与定位 - "熊猫专列"从2021年首趟列车开启文旅融合试验,到2024年'什邡号'实现产品分层,再到2025年'成都号'定位高端市场,五年间完成了升级到"文旅综合体"的质变 [1] - 第三代产品全列编组18辆,定员108席,最大载客量132人,车内陈列蜀锦、竹编等7大类近60幅国家级非遗作品,餐车提供川粤融合菜系,被称为"移动的非遗博物馆" [4] - 从初期1280元短途游到跨国专列客单价超8000元,再到如今5.59万元高端产品,品牌年营收突破5000万元 [4] 市场表现与需求 - 试乘列车首发线路"全景南北疆极致之旅"全程16天15晚,客单价5.59万元,5月到9月的票已提前半年售罄,多数为日韩、欧洲入境的游客 [4] - 产品推出至今已开行贵州、新疆等地119趟次,服务3.4万余名乘客,创下开行119趟零事故的纪录 [5] - 计划新增"列车+康养""列车+研学"产品,覆盖全年龄段客群 [4] 技术创新与服务 - 车内配备智能场景切换功能,包间灯光可从阅读模式切换至观景模式,超静音技术使环境噪声降至35分贝以下,Wi-Fi全域覆盖支持跨国漫游 [4] - 每趟专列配备18名'熊猫管家'、7名度假大使及医疗团队,安全预案包含47项细分条目 [5] - 采用"火车+目的地"设计理念,将14小时车程转化为沉浸式文化课堂 [5]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计划沿中老铁路开通东南亚线路,并探索"列车+邮轮"欧亚跨境联运 [5] - 从填补国内高端旅游空白,到获评"中国铁道专列精品案例",再到剑指"一带一路"文旅枢纽 [5] - 形成"一趟专列激活一条产业链"的典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