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气体分析仪

搜索文档
聚光科技俞大海:国产替代进入深水区,竞争力的本质是什么?
仪器信息网· 2025-08-29 03:59
智慧工业过程分析行业发展现状 - 行业依托工业互联网、5G通信、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加速实现全流程智能化 [2] - 在线分析仪器和智能传感器广泛部署于能源、化工、制造等领域,支持预测性维护、能效智能管理与安全生产预警 [2] - 国产分析仪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逐步打破国外垄断,在中高端市场实现替代 [2] 聚光科技智能产品体系与技术优势 - 自2018年起所有新开发工业分析仪器均为智能型,具备工业互联、无线通信等功能,覆盖激光气体、质谱、色谱和紫外荧光总硫等多个品类 [6] - 智能分析仪器搭载边缘计算技术,具备自诊断能力,故障预测准确率经实际验证达95%以上 [6] - 在用户体验方面创新开发全自动液体标定进样系统和"一键老化"功能,显著提升维护便利性与操作效率 [8] - 仪器兼容各类工业标准接口与通信协议(如RS-485、Modbus RTU/TCP),集成兼容性强 [8] 定制化解决方案与行业应用 - 在冶金领域构建覆盖焦化、炼铁、炼钢到轧钢的全流程气体分析解决方案,并拓展固体原料检测环节如铁矿石成分在线监测 [10] - 工业过程分析仪深度参与生产控制闭环,解决方案涵盖取样预处理系统设计、控制平台集成及数据接口协议匹配 [10] - 通过深入研究生产工艺流程控制逻辑,精准定位分析仪器部署节点,确保仪器"测得准、控得住" [11] 核心竞争优势与客户关注点 - 工业用户最关注测量精度和系统可靠性,连续化生产场景中对仪器可靠性要求极高 [11] - 公司具备22年行业经验,形成三大核心优势:深刻工业场景理解、快速定制化开发能力、全国覆盖的专业售后服务团队 [12] - 在钢铁、石化等行业积累大量工艺数据和应用经验,不仅了解"如何测",更懂得"如何控" [12] 国产替代进展与典型案例 - 色谱、质谱等分析仪器国产化率达100%,包括色谱柱、检测器及核心部件自主研发与生产 [13] - 激光气体分析仪部分高精度元器件仍存国产化难题,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实现核心部件全面国产化 [13] - 紫外荧光总硫分析仪在大型央企炼化项目中通过半年验证期,数据精度与长期稳定性获客户高度认可 [14] - 国产仪器在核心性能上与进口设备具备可比性,客户采购成本大幅降低 [14] 市场趋势与未来发展规划 - 工业过程分析领域随国产化替代推动迎来快速发展机遇,但面临技术标准未统一、产品性能参差等挑战 [15] - 智能化功能下一阶段将聚焦深层工艺数据集成与决策辅助,实现从仪器智能向系统智慧跃升 [15] - 公司计划深化人工智能技术融合,集成更多智能化功能,并与企业数字生产部门联合开发特色解决方案 [16] - 固体元素检测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支撑板块,应用于火电厂燃煤品质监测、铜冶炼原料成分检测等场景 [6][17]
2025年中国SUV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历程、产销量、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研判:SUV市场持续升温,比亚迪持续领跑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6 01:27
激光气体分析仪行业概况 - 激光气体分析仪是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气体检测仪器,通过激光技术和光学探测技术对气体进行分析,能够实时监测各种气体成分的浓度 [3] - 按测量方式可分为原位式(市场份额72%)和抽取式激光气体分析仪,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工业过程控制、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和科学研究 [3][13] - 主要采用TDLAS技术,具有高精度、实时监测、多组分分析和远程监测等优势 [5] 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引进国外技术起步,经过多年自主研发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产品从功能单一发展到智能化、自动化 [7] - 21世纪以来环保政策趋严和工业化加速推动行业快速增长,在工业气体检测和大气污染监测领域需求显著增加 [7] - 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已能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7]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半导体激光器(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57.7亿元)、检测器、气室等核心部件,中游为仪器制造企业,下游应用于原铝、石油天然气、化工等十多个行业 [9][10] - 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关键部件决定光束质量和功率,国内需求在通信、工业等领域快速增长 [10]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5.12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7.16亿美元(CAGR 4.28%),中国2023年市场规模1.36亿美元(占全球25.95%),2030年预计1.88亿美元(占比26.23%) [12][16] - 全球市场由ABB、Siemens等国际品牌主导高端市场,国内聚光科技、汉威科技等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凭借成本优势和定制化服务快速崛起 [18][20] - 中国占全球产量25%以上,国产产品性能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正逐步缩小与国外品牌差距 [16] 重点企业经营 - 聚光科技2024年仪器及相关业务收入25.6亿元(+15.37%),布局智慧环境、工业、实验室和生命科学四大板块 [22][23] - 汉威科技2024年智能仪表收入9.95亿元(+0.4%),构建"传感器+监测终端+云应用+AI"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25]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向高精度(QCL技术)、快速响应、微型化发展,多组分同步检测技术将普及 [28] - AI和IoT技术融合推动智能化升级,仪器将成为工业4.0关键感知节点 [29] - 应用场景向碳排放监测、医疗诊断、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扩展 [30]
聚光科技2024年扭亏为盈,净利润增长164%,但研发投入大幅下降
金融界· 2025-04-22 13:4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14亿元 同比增长13.58% [1][4] - 归属净利润2.0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64.11% 成功扭亏为盈 [1][4] - 扣非净利润1.27亿元 同比增长132.82% [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88亿元 同比增长152.34% [4][7] 业务发展情况 - 智慧环境领域推出大气环境监测网络系列产品和水质多参数实时监测系统 [5] - 碳监测综合解决方案中标多个千万级项目 [5] - 智慧工业板块推出激光气体分析仪和工业在线色谱仪等高端分析仪器 [6] - EXPEC7350s型ICP-MS/MS系统在半导体工业精密检测领域取得成功 [6] 研发投入变化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4.13亿元 同比下降25.75% [4][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3年的17.47%下降至11.42% [4][7] 财务指标状况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87% 较上年同期上升17.38个百分点 [7] - 流动比率1.17 速动比率0.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