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牛肉丸

搜索文档
跨省养牛的潮州湘桥人,如何捶打出百亿牛肉丸产业?丨聚焦“三博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3 08:08
产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潮汕地区人口约1500万 每日牛肉消耗量达10万公斤 [1] - 湘桥区官塘镇2024年牛肉产业产值已达20亿元 [1] - 三博会上围庐食品50斤试吃品首日售罄 现场收获10家代加工订单 [1] 供应链与养殖模式 - 通过跨省养殖构建原料网络 主要采用云贵川山地黄牛和西北秦川牛 [2] - 官塘兄弟在秦川地区自建天然养殖基地 设有专门配送车队 [2] - 采用"前店后屠"模式 屠宰场设于火锅店附近 从屠宰到上桌不超过20分钟 [2] 生产工艺与技术升级 - 传统手工捶打人均日产量仅数十斤 机械化生产线日产量达2000多斤 [3] - 20世纪80年代打丸机实现吨级日产量飞跃 [3] - 百城记食品引入绞肉机、成型机、温度数控水煮线等现代化设备 [3] 品质标准与监管体系 - 2021年出台团体标准规定牛肉含量不得低于80% 禁止添加其他肉类 [4] - 构建"1+2+6"发展体系 实施全链条管控 [5] - 市场监管总局网络监测系统专项巡查淘宝、京东等平台 重点打击标签违规 [5] 品牌建设与文化赋能 - 加工工艺可追溯至西晋时期 2021年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 - 建设工业旅游示范点"潮州古城牛肉丸文创产业园" [6] - 打造全国首个牛肉丸主题商旅文创综合体"潮丸工场" 具备国企背书和电商直播功能 [7] 营销与渠道拓展 - 形成"喷泉"营销打法:线下门店体验引导线上复购 未来将入驻社区团购和商超 [3] - 官塘兄弟门店高峰时段可承载2万多人同时进餐 节假日排队成常态 [6] - "潮州牛肉丸"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推荐至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 [6]
观察│“三博会”创新办会的底气和锐气
南方农村报· 2025-04-21 08:35
核心观点 - 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与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联合举办 形成"三博会"创新模式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国内国际结合、传统新潮并进方式 聚焦农业数字化、市场化、食品化、品牌化发展 吸引1351家企业参展和超2万人参观 其中采购商约7000名 [10][11][14][16][18][20][156] 展会形式创新 - 打造AI无人餐厅、人型机器人引导、智能小狗表演等沉浸式体验场景 吸引人流 [5][6] - 设置网红集市、广东农业版Jellycat摊位、开放麦脱口秀舞台 通过国潮符号和网红经济融合提升年轻群体参与度 [7][27][28][30][31][32] - 组织人大代表、记者、电视台主持人组成"探营天团" 通过7场直播、数百个短视频和图文内容推动传播 实现3天展会人流不息 [34][35][36][37][38][39][40][41] 数字化应用 - 国内首个AI农食品展会 展示咖啡机器人、农用无人机、海洋牧场智能设备、农业AI保险数智平台等应用 [53][54][55][58] - 茂名荔枝产业大数据平台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 病虫害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5% 生产效率提升30% [64][68][69] - 举办AI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研讨活动 发布国内首个AI农业保险数智平台 [70][71][72][73][74][76] 市场化合作 - 吉粤合作形成"四个共享"省际农业交流模式 共享市场体系、生产车间、储存云仓和科研平台 [77][79][80][81][82] - 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天津等地农业部门表达合作意向 辽粤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南北协同 [88][89][90] - 针对中美贸易战影响 拓展东南亚、中东、非洲等非美市场 举办罗非鱼内销与外贸拓展活动 [85][86][95][98][99] 食品化发展 - 聚焦预制菜食品安全、装备及出海三大议题 提出"制度+技术"双轮驱动破解行业痛点 [103][116][117][120][121] - 构建全链条可控、全环节节能的冷链体系 推动预制菜产业迈向万亿规模 [122] - 广东创建11个省级预制菜产业园 设立海外"共享工厂" 输出"广东经验" [125][126][128] 品牌化建设 - 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星光大道" 展示徐闻菠萝、茂名荔枝、湛江金鲳鱼等20个知名品牌 [8][129][132][133][134][135] - 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以文化赋能品牌 打造"菠萝的海""年鱼经济"等经典案例 [138][139][140][142][143][146] - 联合省市县镇村讲好农产品品牌故事 与吉林圣一农业、江门开平马冈镇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48][14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