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省养牛的潮州湘桥人,如何捶打出百亿牛肉丸产业?丨聚焦“三博会”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4-23 08:08

产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潮汕地区人口约1500万 每日牛肉消耗量达10万公斤 [1] - 湘桥区官塘镇2024年牛肉产业产值已达20亿元 [1] - 三博会上围庐食品50斤试吃品首日售罄 现场收获10家代加工订单 [1] 供应链与养殖模式 - 通过跨省养殖构建原料网络 主要采用云贵川山地黄牛和西北秦川牛 [2] - 官塘兄弟在秦川地区自建天然养殖基地 设有专门配送车队 [2] - 采用"前店后屠"模式 屠宰场设于火锅店附近 从屠宰到上桌不超过20分钟 [2] 生产工艺与技术升级 - 传统手工捶打人均日产量仅数十斤 机械化生产线日产量达2000多斤 [3] - 20世纪80年代打丸机实现吨级日产量飞跃 [3] - 百城记食品引入绞肉机、成型机、温度数控水煮线等现代化设备 [3] 品质标准与监管体系 - 2021年出台团体标准规定牛肉含量不得低于80% 禁止添加其他肉类 [4] - 构建"1+2+6"发展体系 实施全链条管控 [5] - 市场监管总局网络监测系统专项巡查淘宝、京东等平台 重点打击标签违规 [5] 品牌建设与文化赋能 - 加工工艺可追溯至西晋时期 2021年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 - 建设工业旅游示范点"潮州古城牛肉丸文创产业园" [6] - 打造全国首个牛肉丸主题商旅文创综合体"潮丸工场" 具备国企背书和电商直播功能 [7] 营销与渠道拓展 - 形成"喷泉"营销打法:线下门店体验引导线上复购 未来将入驻社区团购和商超 [3] - 官塘兄弟门店高峰时段可承载2万多人同时进餐 节假日排队成常态 [6] - "潮州牛肉丸"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推荐至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