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态阳光甲醇
icon
搜索文档
圆满落幕,精彩内容分享!2025(第五届)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
DT新材料· 2025-09-27 16:05
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概况 - 论坛由DT新能源主办 汇聚50+专家和企业高层 分享近30场报告 吸引超200位产业界代表和学者参与[2] - 聚焦绿色甲醇产业宏观趋势 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 生物质气化技术 产业生态建设及应用等核心议题[2] - 同期举办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前沿论坛 高层闭门研讨会 大连港绿醇加注中心参观及国际对接专场活动[2] 液态阳光技术定义与产业化进展 - 液态阳光燃料由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 涵盖甲醇 汽油 柴油和SAF[6] - 产业已从技术探索阶段迈向规模化应用关键阶段 电子甲醇和可再生甲醇均属该范畴[6] - 中国需建立与国情结合且与欧盟接轨的可再生甲醇标准 适用于交通和化学品领域[12] 企业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案例 - 吉利研发醇氢电动技术 拥有400余件专利 超5万辆运营车辆累计行驶230亿公里[15] - 吉利完成CO2加氢制甲醇千吨级中试 布局碳捕捉至应用全链条闭环[32] - 东方电气40t/d生物质气流床加压气化中试装置有效气组分(CO+H2)达71% 碳转化率超99%[46] - 华东理工大学燃煤电厂万吨级CO2捕集制甲醇示范项目 CO2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超99%[30] 绿色甲醇在航运领域的应用 - 新加坡目标2030年成为百万吨级甲醇供应枢纽 聚焦燃料供应 储存及加注设施建设[18] - 马士基集团通过绿色甲醇燃料 新型船舶订购与供应商合作推进净零排放目标[23] - 国际海事组织要求2030年减排20% 2050年近净零 欧盟政策推动零碳燃料成为合规刚需[58]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技术进展 - 航空业占全球CO2排放12% 中国航空碳排放破1亿吨 90%来自航空燃料[34] - 清华大学完成100吨/年CO2加氢制SAF中试 千吨级工业示范落地四川金象赛瑞[34] - 霍尼韦尔UOP Ecofining技术用于SAF生产 推动可持续技术商业化[41] 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 - 中国矿业大学CCUS技术应用于中石化 中石油等十余项示范工程[27] -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CO2加氢制低碳烯烃 下一步将整合碳捕集与SAF合成一体化[37] - 天津大学 南京大学等机构展示电化学CO2捕集-转化一体化及高值化学品制备技术[65] 生物质能技术与绿色燃料合成 - 清华大学允清炉技术实现超低焦油生物质纯氧气化 应用于多源固废气化能源站[39] - 上海电气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投产 掌握制氢 生物质气化及甲醇合成技术[43] - 工大开元开发风光发电制氨/醇撬装装备 为分布式场景提供模块化解决方案[54] 产业生态建设与基础设施 - 国家管网集团研究甲醇管道输送技术 未来将构建新能源多能融合网络[59][61] - 中国船级社分析绿色甲醇成本 认证及供应瓶颈 探讨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58] - 上海闻基生物科技介绍SAF碳信用交易方法 CDR技术及Book&claim交易平台[63]
第二轮17+嘉宾剧透!探索绿色甲醇特色发展之路和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新技术
DT新材料· 2025-08-18 16:05
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核心观点 - 液态阳光技术是利用绿氢和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的关键路径,被视作实现"双碳"目标最平稳可行的解决方案 [3] - 2025年国家能源局推动绿色燃料技术攻关,江苏、浙江等省份重点布局绿色甲醇产业,全链已实现规模化项目投产、生物质气化中试突破及国际订单签约 [3] - 行业当前面临规划多、落地少、消纳难等痛点,需通过产学研合作突破技术瓶颈与市场应用 [3] 论坛关键议程与报告方向 宏观趋势与技术进展 - 李灿院士将探讨液态阳光发展战略路径,聚焦太阳能转化与二氧化碳资源化技术 [4] - 魏飞-张晨曦团队展示CO₂加氢制芳烃技术,CO₂回收率超95%、芳烃选择性超80%,已推进万吨级示范工程 [5] - 陆诗建教授分享全球最大规模CCUS项目经验(胜利电厂200万吨/年CO₂捕集) [6] 产业化实践案例 - 吉利累计运营醇氢电动车超5万辆,专利400余件,布局CO₂加氢、生物质气化等全链条技术 [7][12] - 马士基已订购25艘甲醇燃料船舶(总载重387万吨),10艘投入运营,并与金风科技等企业合作 [8] - 霍尼韦尔UOP的甲醇制航煤技术(MTJ)碳减排率超80%,占全球SAF市场35%份额 [13] 前沿技术突破 - 东方电气40t/d生物质加压气化中试装置投运成功,实现非烘焙制粉技术突破 [10] - 清华大学"允清炉"完成多种生物质纯氧气化工业级示范,焦油含量显著降低 [11]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王集杰团队实现CO₂单程甲醇选择性超90%,催化剂稳定运行5000小时 [9] 重大项目与市场动态 - 西南院中标金风科技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EPC,一期25万吨工程已启动 [18] - 托普索公司提供电解水制氢至绿色合成氨的全流程脱碳解决方案 [15] - 国家管网研究总院将探讨甲醇长距离管道输送的可行性挑战 [17] 论坛特色活动 - 设置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前沿论坛,聚焦电还原CO₂制化学品技术(如天津大学康鹏团队全球首套中试项目) [19][20] - 国际对接专场邀请港口、船东等终端需求方,推动绿色甲醇出海合作 [32] - 科技成果展示包括80cm×120cm科研海报及液态阳光领域最新技术成果 [33] 行业影响力数据 - 往届论坛吸引1500+参会者,100+院士专家演讲,800+企业参与(含中石化、国家能源集团等) [38] - 本届预计400+EPC、终端用户参与,覆盖绿色甲醇制备、SAF、生物质气化等全产业链 [25]
“液态阳光”,释放西部能源红利
科技日报· 2025-07-02 18:39
太阳能光热发电与氢能利用 - 甘肃敦煌建成260米高塔熔盐塔式光热电站,配备12000多面定日镜,实现24小时不间断发电[1] - 西部地区利用丰富太阳能资源,电解水制氢效率达80%以上,2018年研发的碱水电解槽每小时可生产1000立方米氢气[1] - 氢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液态阳光"甲醇,可作为工业原料,实现太阳能储存和运输[1] 液态阳光技术产业化进展 - 甘肃省成功实施全球首套千吨级甲醇规模化合成示范工程[2] - 2024年全球首个10万吨级"液态阳光"燃料合成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启动建设,标志技术进入产业化阶段[2] - "液态阳光"技术解决氢气储存运输难题,同时契合工业减碳目标[2] 兰州大学氢能研发优势 - 成立氢能与低碳中心,整合化学物理、大气环境、能源动力等多学科力量[2] - 开发出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光伏组件及有机光伏器件[2] - 完成大型碱性电解槽制氢方案研制,形成完整产学研用创新机制[2] 未来发展规划 - 重点攻关多能互补灵活发电、高效安全氢电融合、柔性低碳终端用能方向[3] - 计划建设太阳能全链条研发平台和测试环境[3] - 构建真实服役条件下的材料、电堆、装备研发平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