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制氢技术

搜索文档
世纪难题被破解!中国攻克海水制氢,外媒:石油要变“廉价货”?
搜狐财经· 2025-10-02 09:46
海水制氢这事儿听起来挺科幻,但其实全球科研圈子早就在琢磨了。地球上七成面积是海水,资源多得用不完,大家都想从中搞出氢气来当清洁燃料,避免 烧石油煤炭那些老玩意儿。 问题在于,海水里杂质一大堆,盐分氯离子啥的,电解时容易腐蚀设备,还得先淡化,花钱花力气。过去几十年,好多国家团队试过,但大多卡在成本和效 率上。 丹麦和法国企业联手搞过项目,本想用氢气供暖,结果淡化环节太贵,效率低,企业资金链断裂,直接破产。这事儿让大家意识到,低成本才是王道,不然 商业化就遥遥无期。 中国这边,从上世纪末开始就跟进这块研究,但真正发力是近几年。谢和平院士领衔的团队,从物理力学和电化学角度切入,绕过传统淡化步骤,直接在海 水原位电解制氢。 2022年底,他们在Nature杂志上发了论文,介绍相变迁移技术,用浓氢氧化钾溶液和防水透气膜结合,把杂质隔开,海水直接变纯净水蒸气,然后电解出氢 气。 这不光省了淡化设备,还能在大海上用风电太阳能供电,一举多得。论文一出,国际上炸锅了,被评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 国家电投也加入,联手建海洋绿氢项目,目标是破解高成本低能效问题,推动产业化。 到年底,中石化在青岛建了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每小时 ...
石油要“跌下神坛”?中国海水制氢技术能否改写全球能源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8-21 02:11
一、海水制氢: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中国速度" 传统制氢依赖化石燃料或陆地电解,需先淡化海水再电解,能耗高且易腐蚀设备。2024年,中国科研团队攻克耐腐蚀电极材料难题,研发出可承受高盐环境 的催化剂,将运行电压从2.1伏降至1.59伏,直流电耗仅3.80千瓦时/立方米氢气。2025年,百千瓦级系统在青岛落地,每小时产氢20立方米,直接并入城市 管网供车辆加注。 技术突破背后是政策与产业的双重驱动。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中国氢能专利占全球41%,《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推动下,科研 机构与企业联合开发出多孔隔膜水蒸发电法,省去淡化环节,流程缩短60%。福建团队研发的光解海水芯片,转换效率达18%,大连化物所的系统氢气纯度 突破99.999%,均创世界纪录。 石油要"跌下神坛"?中国海水制氢技术能否改写全球能源格局? 当国际油价因地缘冲突和金融炒作反复震荡时,中国正用一管海水改写能源规则。2025年,随着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突破,氢能成本降至每公斤20元以 下,这项被国际能源署评价为"颠覆性创新"的技术,正在重构全球能源版图。 二、绿氢崛起:石油市场的"鲶鱼效应" 三、能源革命:从"买油"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