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BA

搜索文档
苏浙体育局长谈苏超、浙BA火爆之因
经济观察网· 2025-09-23 07:14
经济观察网 2025 年华东区体育局长会议在杭州召开,苏超、浙 BA 此前二十天内获国家体育总局两次 点赞。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陈少军称,苏超成功源于运用民间智慧,以地域文化 "热梗" 吸引关注,前十 一轮赛事现场观赛 171.6 万人次、线上近 15 亿人次,还联动文旅活动收获 "流量红利",其办赛思路已 被 8 个省份借鉴。浙江省体育局局长金志表示,浙 BA 精准定位群众篮球,靠 "五个一" 模式及政府主 导、市场运作出圈,助力城市活力与消费提升。 ...
苏超、浙BA火爆出圈,7万亿体育产业“新部署”将撬动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9-11 12:33
体育产业政策与目标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的发展目标 并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1] - 体育产业总规模从2018年2.66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3.67万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需达到9.6%才能实现2030年7万亿元目标[2] - 2021-2023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增速分别为13.9%、5.9%和11.3% 平均增速超过10%[2] 体育服务业发展 - 体育服务业总规模从2018年1.27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2.1万亿元 占体育产业比重从47.9%提升至57.3%[2] - 体育竞赛表演活动总规模从2018年292亿元增至2023年752亿元 增幅157% 占体育产业比重从1.1%提升至2%[9] - 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增加值从2018年103亿元增至2023年300亿元 增幅191%[9]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3年上半年山东省举办500人以上赛事739场 带来直接经济效益46亿元 间接经济效益113亿元[10] - 中国网球公开赛2023年观赛人流约30万人次 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 对周边区域消费拉动比例达1:7.1[10] - 2024年中网球票销售额同比增长近2倍 赛事经济消费撬动效应预计进一步提升[10] 体育器械制造业现状 - 全国体育器械生产企业超过6.3万家 产业产值从2015年1.12万亿元提升至1.5万亿元以上 增长34%[11] - 行业涌现8家年营收超百亿元上市生产企业 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家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家[11] - 支持建设冰雪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培育泉州现代体育产品 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1] 产业融合发展举措 - 构建多项目多层次赛事体系 开展赛事评级 提高职业赛事发展水平 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品牌赛事[10] - 推出一批"体育+"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建设区域体育产业带 支持若干地区将体育产业培育为支柱产业[11] - 推动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加强交流合作 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格局[11]
赛事经济蓬勃发展 体育总局:积极支持“浙BA”等群众赛事
中国经营报· 2025-08-20 23:18
赛事经济成为消费增长新引擎 - 群众体育赛事如"苏超""村超""浙BA"显著拉动消费 "苏超"单场观赛人数达60633人 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1][3] "村超"两年为榕江县创造旅游综合收入200亿元[1][5] "浙BA"预选赛阶段带动文商旅体综合消费6.03亿元[1][4] - 2024年上半年7地511场重点赛事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拉动超3000万元[2] - 杭州亚运会带动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超40% 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 CBA季后赛场均视频播放量超1500万次[2] 群众赛事创新与规模化发展 - "苏超"累计现场观赛突破100万人次 省外游客在出行和餐饮场景支付占比分别达28.8%和19.7%[3][4] - "浙BA"覆盖浙江90个区县 预选赛吸引77.88万人次观赛 门票收入576.36万元[4] - "村超"网络浏览量突破1000亿次 成为现象级文旅IP[5] 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 国家体育总局出台4项行业标准及《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工作指南》国家标准[6] - 将研究出台专项政策文件 通过丰富赛事供给、提升品牌影响力强化产业联动[6] - 中办、国办提出支持增加优质运动项目和特色体育赛事供给[6]
超160亿元 今年上半年511场重点赛事活动有力促进消费
央视网· 2025-08-19 03:30
体育赛事带动消费 - 上半年7地监测的511场重点赛事活动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 [1] - 杭州亚运会期间带动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达40%以上 [1] - 中国网球公开赛去年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 [1] - CBA 24-25赛季季后赛场均视频播放量超1500万 [1]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 [1] 赛事市场发展 - 职业赛事市场价格逐步提升 CBA WTT F1等热门赛事门票销售火爆 [1] - 群众赛事活动不断拓展创新 "村超""浙BA"等群众身边赛事火爆出圈 [1]
“村超”PK“苏超”,谁是更厉害的体育文旅IP?
虎嗅· 2025-07-30 03:51
村超与苏超现象级文旅IP对比 - "村超"重启当日榕江县城涌入18万人,球场周边酒店一周前已"一房难求"[1] - "村超"网络浏览量突破1000亿次,带动榕江县从脱贫县跃升为GDP百亿县[2] - "村超"构建"本地联赛-全国赛事-国际交流赛事"三级矩阵,计划2028年举办首届"村超世界杯"[3] - "苏超"第五轮苏州对阵扬州场次中签率仅3%,低于卡塔尔世界杯5%的中签率[5] - "苏超"第六轮南京对阵苏州观赛人数超60300人,打破中国业余足球赛事上座纪录[5] - "苏超"赛事带动南京单日观赛客流25.4万人次,拉动总客流142.5万人次,商品销售额3.4亿元[5] 成功因素分析 - "村超"成功要素:神秘多彩民族文化+全民足球氛围+新媒体运营,全县25万人懂球、5万人会踢球[6] - "村超"外地游客中仅1/3为足球而来,更多人被民族文化和快乐氛围吸引[7] - 榕江县培育12800多个新媒体主播,建立强大传播矩阵[7] - "苏超"走红模式:地域文化IP+低门槛参与+网络化传播,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200亿次[9] - "苏超"各城市推出文旅套餐,美团数据显示休闲玩乐订单同比增速达40%[10] 全国足球文旅热潮 - 四川计划举办"巴蜀雄起杯"川超联赛,后宣布延期[12] - 河南"豫超联赛"于6月15日开幕,32支队伍采用主客场制[13] - 广东"粤超"计划7-10月举行,后延期至8月[14] - 福建计划第四季度举办"闽超"赛事[15] - 湖南"湘超"和山东"鲁超"预计9月开赛[16] - 江西"赣超"首轮赣州队和萍乡队比赛吸引2.1万观众,1.3万张票秒空[17] 差异化发展建议 - 浙江选择篮球推出"浙BA"赛事,预选赛决赛门票开票一两分钟售罄[20][21] - 广东叠滘龙舟赛吸引超68万人次,带动消费3.45亿元[22] - 成功文旅策划需寻找"最大公约数",不一定要锁定足球[22] IP保护与发展 - 优质文旅IP需坚持体育纯粹性,避免商业化过度染指[24][25] - 需处理好游客体验与地方承载力的平衡,如"村超"重启日涌入人数超预期[26][27] - 成功文旅IP需反复摸索实验,不能简单复刻[27]
苏超赣超之后,湘超将于9月开赛
第一财经· 2025-07-26 12:09
省级足球联赛热潮 - 湖南省即将举办"湘超"联赛,以"草根足球+城市文化"为特色,旨在点燃大众参与热情并展现湖湘文化特质 [1] - 长沙已完成首批30位球员选拔,赛事将于9月开赛 [1] - 湖南美食如湘菜将为赛事赋能,提升吸引力 [1] - 类似赛事如贵州"村超"、江苏"苏超"、江西"赣超"已成为促进文旅体商融合的新引擎 [1] 赛事经济效应 - "苏超"带动江苏18个县区限上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分别加快1.2和1.6个百分点 [2] - 江苏限上餐饮业中饮料及冷饮服务增长21.2%,快餐服务增长6.2%,合计拉动限上餐饮业增长1.9个百分点 [2] - 上半年江苏新增纳统餐饮企业1073家,拉动限上餐饮业增长4.0个百分点 [2] - 南京队主场比赛单日观众突破6万人,3天带动全市接待游客218.1万人次,文旅消费总额达27.2亿元 [2] - 扬州队比赛带动南京成为扬州最大异地客源地,景区订单环比增长35% [3] 政策支持与发展前景 - 国家发改委表示群众性体育赛事需求大,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3] - 下一步将重点推动全民健身空间拓展、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和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 [3] - 专家认为优质赛事仍有很大增长空间,可展现各省地域文化特色 [3] 其他省级联赛 - 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正火热进行,通过消费券、票根经济等方式释放体育促消费潜力 [4]
体育赛事正在成为 新的“社交货币”
每日商报· 2025-07-24 22:14
体育赛事作为社交货币 - 浙江城市篮球联赛(浙BA)杭州赛区已决出萧山区、上城区、临安区和富阳区四强,本周末将举行总决赛 [1] - 体育赛事具有天然社交属性,吸引性格外向、喜欢在社交网络表达的年轻群体 [1] - "运动社交"成为年轻人最新社交方式,基于共同兴趣形成的社交圈互动更频繁 [1] - 体育赛事如浙BA和"苏超"正变成"社交货币",帮助人们获得社会价值和认同感 [1] 社交货币的定义与作用 - "社交货币"指通过分享特定内容或参与活动获得社会认可的资源,最初为商业概念 [2] - 在数字时代,"社交货币"的流通速度和影响力被无限放大,如玩偶"拉布布"的流行 [1] - 远古时代群体认可带来生存优势,现代人同样渴望社会认可,催生"社交货币"概念 [2] 体育赛事成为社交货币的机制 - 浙BA等赛事是情感纽带媒介,帮助人们在共同体验中找到归属感和表达欲 [3] - 球迷为区域球队助威的行为转化为城市精神的集体表达,并通过社交网络发酵 [3] - 社交网络时代体育赛事新特征:地域文化认同和基层体育活力展现独特魅力 [3] - 赛事与社交结合打开消费增量市场,实现"体育搭台、百业唱戏"的经济效应 [3]
省级联赛热潮,激活消费新生态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06:47
体育赛事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 江苏省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883.9亿元,同比增长5.6%,规模与净增额均居全国首位,与"苏超"赛事火爆出圈密切相关 [1] - 体育赛事通过将流量转化为真实销量,成为激发内需潜力的重要抓手 [4][3] - "苏超"的成功示范效应引发其他省份对标学习,如浙江推出"浙BA"、江西启动"赣超" [5][6][11] 各省体育赛事布局特点 - 江苏省选择足球联赛作为主要赛事形式,"苏超"成为破圈标杆 [5][8] - 浙江省另辟蹊径选择篮球项目,"浙BA"覆盖全省11个地市、90个县(市、区),规模超过"苏超" [7][8] - 江西省通过"赣超"足球联赛提升区域辨识度,首场比赛吸引14521名现场观众 [9][11] 赛事与文旅消费融合策略 - 浙江省文旅系统将"浙BA"打造为全民狂欢节,推出景区免票、消费特惠等福利政策 [9] - 绍兴市创新推出"跟着赛事游绍兴"活动,南昌市为观众提供137家门店最低6.5折优惠 [9] - 地方发展目标是将赛事流量转化为融合发展能量,实现"看球-旅游-消费-购物"闭环体验 [10][12] 赛事经济区域竞争格局 - 浙江虽拥有更悠久的"浙超"历史,但需借鉴"苏超"经验进行赛事升级 [8] - 江西通过"赣超"试图改变"最没存在感省份"印象,提升区域影响力 [11] - 全国范围内形成以体育为媒介、群众为主角的区域发展新实践 [11][12]
赣超联赛本周六揭幕,越来越多赛事IP点燃大众热情
第一财经· 2025-07-11 09:20
赛事IP创新与区域发展 - 创意赛事IP如"村超"和"苏超"成为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带动城市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1][3] - 赣超联赛升级为城市联赛,以职业联赛标准执行比赛,推动体育与文旅、商贸深度融合 [1][3] - 赛事采用低票价和业余球员主体参赛,破解群众参与度低的困局,吸引更多人走进比赛现场 [3] 赣超联赛概况 - 2025年赣超联赛将于7月12日开赛,11月2日决出冠亚军,全程110天、66场比赛 [2] - 赛制采用"南北分区对抗+交叉对决"复合模式,分两阶段进行,兼顾竞技强度与观赏性 [2] - 参赛队员均为业余球员,平均年龄23岁,六成为学生,其余来自各行各业 [1] 赛事运营与特色 - 赛事采用职业联赛流程和布置方式,增强仪式感和氛围感 [3] - 双口号系统传递赛事精神:"以球之名,为城而战"和"谁是大俵哥",凸显城市荣誉感和地域特色 [3] - 各地积极造梗,如九江市征集宣传口号,市民参与热情高涨 [3] 行业趋势与案例 - 苏超爆红带动文旅产业发展,其他省份借鉴效仿,优质赛事供应仍有增长空间 [4] - 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定位为业余联赛,参赛运动员为非专业群众,揭幕战门票售罄 [4] - 挖掘地域文化特色,通过赛事展现地方特色,需要合适的载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