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汽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市场规模达65.7亿元,国产替代加速推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6 01:28
行业概述 - 汽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是自动变速器关键核心部件 直接影响整体性能表现[1][3] - 湿式摩擦片由钢芯片和湿式摩擦材料组成 钢芯片由钢材冲压成型并提供支撑 摩擦材料通过加热加压工艺粘接[3] - 纸基摩擦材料是当前主导品种 具有动摩擦系数高且稳定 静动摩擦系数接近 传递扭矩能力强 摩擦噪音小 结合柔和平稳 耐磨性能良好等优点[4] - 湿式摩擦材料主要包括软木橡胶基 粉末冶金 碳/碳摩擦材料和纸基摩擦材料四类 其中纸基材料应用最广泛[4][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摩擦片市场规模从2021年53.64亿元增长至2024年63.47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5.77%[1][17]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5.74亿元 呈现持续增长态势[1][17] - 行业规模扩张主要得益于本土企业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 打破了国外企业市场垄断[1][17] 政策环境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相关技术列入鼓励类项目[10] - 《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提出到2030年实现离合器摩擦材料国产化 总成80%国产的目标[10] -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9][10] -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将汽车零部件制造列入鼓励类项目[10]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完整 上游为钢材 树脂 玻璃纤维等原材料 中游为摩擦片制造 下游为汽车整车制造和售后维修市场[11] - 钢材是重要原材料 中国钢材产量从2017年10.5亿吨增长至2024年14亿吨 年复合增长率4.2%[12] - 2025年上半年钢材产量7.34亿吨 同比增长4.6% 为行业提供稳定原材料供应[12] 下游需求 - 汽车产量持续增长 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3128.2万辆 同比增长3.72%[14] - 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 2024年1288.8万辆 同比增长34.43%[14] - 2025年1-7月汽车产量1823.5万辆 同比增长12.7% 新能源汽车产量823.2万辆 同比增长39.2%[14] 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高度集中 被美国博格华纳 日本达耐时 日本恩斯克华纳 日本富士离合器 日本爱信 德国舍弗勒等国际巨头主导[19] - 本土企业积极推动技术突破 涌现出林泰新材 金麒麟 南通海天 旺成科技 科马材料 南京多联等领先企业[19] - 林泰新材2024年自动变速器摩擦片营业收入2.51亿元 同比增长58.86%[21] - 金麒麟2024年汽车制动行业营业收入17.1亿元 同比增长8.16%[23]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向高性能 长寿命 低噪音方向发展 适应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需求[25] - 加大对复合材料 碳纤维 陶瓷基摩擦材料等新技术研发[25] - 数字化仿真技术和智能制造应用缩短研发周期 提高产品一致性[25] 市场发展趋势 - 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本土企业打破外资技术垄断[26] - 市场需求多元化 针对不同动力形式开发专用产品[27] - 售后维修市场和海外出口需求成为重要增长动力[27] - 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27]
183家待审, 平均历时306天,北交所IPO排起长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0:38
北交所IPO受理与审核现状 - 北交所IPO在审企业达183家 占A股IPO在审企业总数305家的60% [1] - 2025年6月单月受理97家企业创历史新高 突破2022年6月92家的前纪录 [1] - 2025年以来A股市场57家新股上市中北交所仅占6家 远低于创业板22家和上证主板14家 [1] 审核周期变化趋势 - 北交所IPO排队时间中位数从2022年218天增至2024年306天 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2] - 2025年受理企业从受理到首轮问询平均耗时26天 高于创业板15天和科创板21天 [2] - 2024年至今受理企业从首轮问询到上市委会议平均耗时258天 显著高于创业板150天和科创板188天 [2] 典型案例分析 - 林泰新材2024年IPO仅用173天完成上市 创当年全市场最快纪录 从受理到过会仅4个月 [3] - 该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达2.0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至4308万元 [4]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41% 扣非净利润2816万元增幅86.99% [4] - 融资规模从原计划2亿元下调至1.16亿元 缩水比例达42% [5] 长期排队案例 - 扬德环能自2021年12月31日受理已等待超三年半 为目前183家在审企业中排队最长 [6] - 2022年7月实控人黄朝华被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两个月后调查结束未起诉 [6] - 企业于2023年8月1日过会并于10月提交注册 至今仍在等待批文 [7] 审核标准与企业质量 - 2024年至今北交所累计107家企业终止IPO 体现从严审核基调 [8] - 2024年10月发布《创新性评价专刊》 要求企业披露创新特征并论证核心竞争力 [8] - 2025年正常在审的113家企业最近一年平均营业收入7.38亿元 平均归母净利润9506万元 [9] - 其中36家企业归母净利润过亿 占比31.86% 头部企业乔路铭2024年净利润达4.17亿元 [9] - 新申报企业业绩门槛明显提升 最低净利润企业传美讯2024年净利润仍达4010万元 [9]
晓数点丨4月十大牛股出炉:联合化学逾159%涨幅问鼎榜首
第一财经· 2025-05-01 02:39
4月十大牛股表现 - 联合化学以159.09%涨幅位列第一,国芳集团(117.10%)和红宝丽(104.27%)紧随其后,共3只股票涨幅超100% [1][3][4] - 十大牛股中ST宇顺(88.49%)、中旗新材(85.72%)、林泰新材(84.94%)等均实现70%以上涨幅 [4] - 同期主要股指表现疲弱:沪指跌1.70%,深证成指跌5.75%,创业板指跌7.40% [1] 个股基本面分析 联合化学 - 2024年营收5.35亿元(+24.80%),净利润5643万元(+66.81%);2025Q1营收1.30亿元(+0.52%),净利润1654万元(+17.97%) [5] - 主营业务为偶氮类有机颜料和挤水基墨的研发生产 [5] 国芳集团 - 2024年营收7.57亿元(-21.92%),净利润5800.83万元(-63.23%) [6] - 主营业务为百货零售连锁,4月股价异动公告提示非理性炒作风险 [6] 红宝丽 - 环氧丙烷项目尚未投产,未产生销售收入 [7] - 主营产品包括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异丙醇胺等环氧丙烷衍生品 [7] ST宇顺 - 拟现金收购Olive Ida Limited旗下数据中心资产,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7] - 原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屏及模组生产 [7] 中旗新材 - 控股股东变更为星空科技,实控人变更为贺荣明,涉及24.97%股份转让 [8][9] 林泰新材 - 2025Q1营收1.01亿元(+107.43%),净利润3836万元(+287.62%),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等车企 [10] - 2024年净利润8104.32万元(+64.78%),主营汽车变速器摩擦片 [10] 万辰集团 - 2025Q1营收108.21亿元(+124.02%),净利润2.15亿元(+3344.13%) [11] - 量贩零食业务2024年营收317.90亿元(+262.94%) [12] 安记食品 - 2024年营收6.07亿元(-4.06%),净利润3833.35万元(+23.29%) [13] - 主营调味品研发生产,股价异动公告提示非理性炒作风险 [13] 乐山电力 - 综合性公用事业企业,业务涵盖电力供应、自来水、燃气及光伏等 [14] 雷迪克 - 澄清未开展机器人业务,主营汽车轴承研发生产 [15] - 行星滚柱丝杠收购事项仍存在不确定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