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添富创新医药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医药基金经理“权力交接”
虎嗅· 2025-08-29 07:16
创新药行业崛起 - 创新药被视为堪比新能源级别的大机会 由国家意志、产业实力与资本热情共同驱动 [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批准创新药数量达43个 同比增长59% 接近2024年全年总和 其中93%由中国企业研发制造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总额达484.84亿美元 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的授权协议总金额60.5亿美元 恒瑞医药与GSK合作潜在总金额达125亿美元 [4][5] 资本市场表现 - 恒生创新药指数从2024年中低位上涨163% 2025年内收益达99.23% 最高达到112.15% A股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收益为32.73% [5] - 创新药公司多未盈利 主要选择港股上市 导致内地优质标的稀缺 港股成为资金主战场 [5] - 8月以来恒生创新药指数在3500点横盘整理 显示短期调整压力 行情与药企管线授权频率、规模等因素强相关 [6] 政策支持力度 - 国家药监局推行"30日快速审批通道" 将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时间从数年缩短至1年以内 [3] - 国务院发布《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 提供从研发到支付的全方位系统保障 [3] - 国家医保局首次邀请公募基金经理参加医保支持创新药械座谈会 传递打通融资"大动脉"信号 [3]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新生代基金经理张韡管理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年内收益151% 居全市场榜首 管理规模达167.64亿元 [1][10] - 业绩前100基金中超九成重仓创新药 约7只基金年内收益突破100% 多位从业不到四年的新生代基金经理上榜 [8][9] - 中生代基金经理如葛兰旗下重仓创新药基金年内收益61.8% 郑磊、吴兴武等借助创新药牛市完成业绩"救赎" [14][17] 新生代基金经理特点 - 任职年限普遍3-4年或更短 如梁福睿任职不足1年 处于职业上升期更具冲劲 [12] - 多数具有医药专业背景或从业经历 如张韡为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硕士 王超曾任职恒瑞医药 [10][12] - 普遍采取全面重仓策略 前十大重仓股占净值比重达70%-80% 通过高集中度放大收益 [12] 投资策略差异 - 新生代基金经理倾向于"押宝"单一高景气赛道 追求极致弹性 [12] - 中生代基金经理多在代表作中分散配置医疗器械、CXO、医疗服务等多个板块 [13] - 产品投资范围限制导致业绩分化 许多中生代代表作不能投资港股 错过港股创新药行情 [15] 产业竞争力基础 - 百济神州抗癌药泽布替尼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售额突破125亿元 欧美市场贡献主要增长 [5]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生物制药工程师 研发成本相对低廉 形成工程师红利 [5] - 国产创新药成功出海 在欧美市场获批销售 交易领域从肿瘤扩展到代谢、自免等多元化赛道 [5] 业绩持续性分析 - 张韡2022-2024年代表作年收益分别为-7.60%、2.05%、-9.23% 均显著跑赢中证医药指数同期-22.44%、-12.45%、-13.86%的表现 [23] - 马牧青2022年取得12.23%正收益 成为当年医药基金冠军 2022-2024年收益分别为12.23%、-1.95%、-10.45% [24] - 郑宁2023年开始全面重仓创新药 2023-2024年收益率分别为-9.34%、-11.52% 在医药基金中排名靠前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