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腾燃料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济南起步区今年将新开工建设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
齐鲁晚报网· 2025-08-28 03:12
新能源汽车产业 -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将开工建设宾理科技高端新能源汽车、金固车用低碳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项目 [1] - 比亚迪济南基地一期于2022年建成投产 已生产海豹06、元PLUS、腾势N9等8款车型 累计贡献产值近1000亿元 [1] - 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加速向千亿级规模崛起 [1] 太阳能电池产业 - 爱旭太阳能高效电池组件一期项目已实现投产 产品光电转化效率提升至24.4%以上 连续30个月蝉联国际同业商用组件效率排行榜第一 [1] - 山东能源钙钛矿光伏电池项目已建成100MW中试量产线 技术水平达到行业一流 填补了长江以北平米级钙钛矿光伏电池研发制造领域空白 [1] 氢能源产业 - 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三条生产线全线有序运行 年产能各1000台(套)的水冷发电燃料电池、水冷车用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及系统 [2] - "氢腾"燃料电池在南极秦岭站顺利投运发电 搭载起步区燃料电池的商用车已推广至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区 [2] - 氢能应用场景持续扩大 [2]
济南起步区目前已建在建绿色建筑约1400万平方米
齐鲁晚报网· 2025-07-12 02:10
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成效 - 济南起步区入选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经过一年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 - 建材行业企业组团清洁生产审核实现年氮氧化物减排15.8% 温室气体减排18.6% [3] - 济南达利食品35蒸吨燃气锅炉实现绿色蒸汽全替代 济南光大能源开展垃圾焚烧炉减污降碳深度治理试点 济南比亚迪全链条深度减排达环保绩效A级标准 [3] 能源体系低碳转型 - 全区光伏装机容量37.1MW 年减排温室气体3.5万吨 [5] - 投入40辆氢能重卡和16辆氢能环卫车 年减排温室气体2600吨 [5] - 浅层地热能冷热联供项目年减排温室气体3800吨 建成国内首座全要素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 [5] 绿色建筑发展 - 新建建筑要求达到绿建二星以上标准 已建在建绿色建筑1400万平方米 其中高星级占比78%(1090万平方米) [5] - 超低能耗建筑22万平方米 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零碳智慧运营中心获全球奖项 年发电量95万度 [5] 绿色低碳产业布局 - 爱旭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投产 山东能源建成全省首条百兆瓦钙钛矿光伏电池中试线 [7] - 济南绿动氢能公司"氢腾"燃料电池应用于南极秦岭站 推动氢能技术国际化 [7]
济南起步区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1 09:56
降碳减污举措 - 组织20余家建材行业企业组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现年氮氧化物减排15.8%、温室气体减排18.6% [1] - 济南达利食品35蒸吨燃气锅炉实现绿色蒸汽全替代,济南光大能源开展垃圾焚烧炉减污降碳深度治理试点,济南比亚迪全链条深度减排达到环保绩效A级企业标准 [1] - 全区叉车电气化比率达到60%以上,淘汰77辆国三以下排放标准非运营车辆 [1] 能源转型进展 - 全区光伏装机容量达到37.1MW,每年可减排温室气体3.5万吨 [2] - 投入40辆氢能重卡和16辆氢能环卫车,每年可减排温室气体2600吨 [2] - 起步区创新中心、山大二院北院区实现浅层地热能冷热联供,每年可减排温室气体3800吨 [2] - 建成国内首座全要素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实现全绿电、零碳排 [2] 绿色建筑发展 - 新建建筑要求达到绿建二星以上标准,已建在建绿色建筑约1400万平方米,其中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78%(1090万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约22万平方米 [2] - 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零碳智慧运营中心获"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建成运营后年可发电95万度 [2] 绿色低碳产业 - 济南比亚迪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进入千家万户 [3] - 爱旭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建成投产,山东能源全省首条百兆瓦钙钛矿光伏电池中试生产线建成投产 [3] - 济南绿动氢能公司生产的"氢腾"燃料电池点亮南极秦岭站 [3]
碳路中国 | 中国氢能驶入快车道:3650万吨背后的绿色引擎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05:10
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氢能生产与消费规模达到3650万吨,跃居全球首位,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中贡献率超过一半 [6] - 全国已有超过560项氢能专项政策落地,22个省级行政区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布局氢能 [6] - 中国累计涉氢专利申请数量超过8万件,占全球总量的27%,位居全球第一 [7] 吕梁氢能产业实践 - 吕梁拥有3800万吨焦炭年产能与35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为氢气制备提供丰富原料 [2] - 吕梁已形成13万吨制氢产能,拥有11座加氢站,投运氢燃料汽车超过600辆 [4] - 吕梁开通至天津、跨越700公里的氢能重卡运输线路,实现从源头制备到远程应用的全链条打通 [4]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吕梁市政府每年设立不低于1亿元氢能产业支持资金,减免氢能车辆过路费用,开放氢能车辆路权 [4] - 2022年《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出台,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将氢能纳入能源管理体系 [6] 商业模式与应用场景 - 吕梁率先打通"氢能重卡+长途运输"闭环应用场景,验证氢能在重载运输领域的商业化可行性 [9] - 中国西部产业园区将光伏风电制氢装置和运行系统结合,减少运输损耗、提高使用效率,未来可形成"零碳工业园" [9] - 氢能叉车已形成规模化市场效应,氢能重卡运行将带动中下游协同发展 [9] 国际合作与技术突破 - 2024年全球清洁氢能项目投资总额达到750亿美元,项目数量从2020年的228个激增至1572个 [7] - 中国自主研发的"氢腾"燃料电池在南极秦岭科考站成功实现发电,首次将氢能送入极地能源系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