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品船舶(集装箱船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船舶(600150):船价景气+份额提升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9-05 02: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3.25亿元,同比增长11.96%,归母净利润29.46亿元,同比增长108.59%,扣非归母净利润28.91亿元,同比增长141.23% [1] - 销售毛利率12.21%,同比提升2.01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8.32%,同比提升3.4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5.02%,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44.67亿元,同比增长17.93%,环比增长54.29%,归母净利润18.19亿元,同比增长79.88%,环比增长61.42% [2] 业务结构分析 - 船舶及海工业务营收386.69亿元,同比增长12.26%,占总营收比重95.89%,机电设备业务营收6.25亿元,同比下降30.91%,占比1.55% [1] - 2025年上半年新接民品船舶订单59艘/543.98万DWT/489.05亿元,按全球新接订单5163.48万DWT计算,市场份额达10.54%,较2024年提升3.95个百分点 [4] - 截至2025年6月末,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33艘/2649.11万DWT/2334.87亿元,集装箱船、油轮、VLEC、PCTC等船型订单数量居全球前列 [4] 盈利驱动因素 - 全球新造船价格指数处于高位,2025年8月末报186点,较2020年末增长近50%,接近2008年历史最高值,推动营收增长 [3] - 期间费用率下降主要源于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至3.10%,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至3.21% [3] - 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1.03个百分点至-1.35%,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及汇率波动导致汇兑净损失增加 [3] 经营计划与目标 - 2025年营收目标805亿元,同比增长2.44%,计划完成民品造船完工89艘/634.31万DWT [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完成全年目标的50%以上,公司将通过市场开拓、产品布局、运营管控和科技创新推动目标达成 [5] - 上半年造船完工交付48艘/355.22万DWT,吨位数完成年度计划的56.00% [4] 行业整合与战略发展 - 与中国重工的合并交易为A股史上最大规模重组项目,交易完成后中国船舶总资产规模将超4000亿元,年收入突破1300亿元 [6] - 合并将形成全球规模最大、业务最完备的上市造船巨头,助力公司把握全球造船业景气上行机遇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接订单1272.46万DWT,全球市场份额10.54% [4] 行业前景与预测 - 船舶行业周期处于上行早期阶段,存量船队老龄化程度高,绿色船型发展趋势明确 [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71.97亿元、975.90亿元、1101.60亿元,同比增长11.0%、11.9%、12.9% [7] - 同期净利润预计为70.05亿元、89.09亿元、112.91亿元,同比增长93.8%、27.2%、26.7% [8]
A股重大资产重组,获上交所受理!
券商中国· 2025-05-08 15:45
合并进展 - 上交所已受理中国船舶发行股份购买中国重工的申请,标志着"南北船"合并取得重要进展 [1][4][5] - 合并方案为中国船舶以1:0.1339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换股价分别为37.84元/股和5.032元/股 [2][5] - 合并后中国重工终止上市,中国船舶将承继其全部资产及负债 [2][5] 公司市值与财务表现 - 截至5月8日,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总市值分别为1347.99亿元和989.61亿元,合计超2300亿元 [3] - 中国船舶2024年营收785.84亿元(+5.01%),净利润36.14亿元(+22.21%),手持订单2169.62亿元(+41.34%) [7] - 中国重工2024年营收554.36亿元(+18.7%),净利润13.11亿元(扭亏为盈) [8] - 2024Q1中国船舶净利润同比增长180.99%,中国重工净利润同比增长281.99% [8] 合并动因与行业地位 - 合并主要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两家公司同属中国船舶集团且业务重合度高 [7] - 2024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占全球57.01%/76.96%/66.54%,稳居世界第一 [7] - 中国船舶在集装箱船、油轮、VLEC等细分船型订单量全球领先 [7] 战略意义 - 合并将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强化全球造船业领导地位 [9] - 有助于提升国防科技建设任务保障能力,满足现代化海军装备需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