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切产品

搜索文档
亚士德科技启动IPO辅导:富士康背景精密制造企业冲刺资本市场
巨潮资讯· 2025-08-28 01:08
IPO进程 - 公司于8月27日披露IPO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国信证券[1] - 公司正式启动上市征程 具有富士康基因背景[1]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 前身为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事业群[1] - 专注模切生产、五金制品、自动化设备及载治具研发制造[1] - 产品加工精度达0.001mm CPK稳定大于2.0[2] - 日产能超过1000万件 拥有1386台生产设备及仪器[2] 客户体系 - 进入苹果、富士康、戴森、特斯拉、比亚迪等知名企业供应链[1] - 与全球制造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1] 技术实力 - 取得发明专利6项 实用新型专利20项 软件著作权12项[2] - 另有20余项专利处于申请阶段[2] - 掌握多项精密模切核心技术 制程涵盖分条、分切、平刀模切、圆刀模切等[2] - 拥有90余台精密加工设备[2] 生产规模 - 生产厂房面积41,200余平方米[2] - 自动化产线普及率持续提升 预计2024年达50%[2] 业务拓展 - 产品应用于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1] - 积极拓展汽车新能源轻量化、医疗器械及大数据等新赛道[1] 荣誉资质 - 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 - 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2] - 龙华区工业100强及中小微创新百强企业[2] 股权结构 - 深圳冠奇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8,523,056股 占总股本38.3501%[2] - 股权结构清晰 为公司治理奠定良好基础[2]
《潮起》对话领益智造曾芳勤:巨人背后
新浪财经· 2025-06-14 05:30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领胜电子成立于2006年,从模切业务起步,逐步拓展至冲压、CNC、紧固件和组装业务 [3] - 创始人曾芳勤经历公务员和硅谷科技公司高管身份转变,80年代留学美国并接触企业供应链管理 [3] - 创业初期通过差异化策略选择海外客户,建立全球原材料直供体系,降低材料成本 [5] - 2009年进入北美大客户供应链,通过持续优化良品率从30%提升至90% [8] - 2018年反向收购江粉磁材实现A股上市,完成从单一客户向多客户群的战略转型 [11] 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 - 自主研发圆刀机替代进口设备,单台成本从40-50万美金降至30万人民币 [6] - 通过原材料套切和流程优化,管理费用控制在5%以下,低于欧美同行12-15%的水平 [6] - 自动化设备自研成本为200万人民币,显著低于进口设备的100万美金 [8] - 整体制造成本较同行降低至少20个百分点 [6] 业务拓展与战略布局 - 2021年切入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件领域,3年内实现扭亏为盈 [12] - 2024年拟收购江苏科达,推动从Tier2向Tier1供应商升级 [12] - 2019年与Hanson合作进入机器人领域,具备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核心硬件技术 [15] - 当前布局人形机器人执行层技术,提供头部总成、灵巧手总成等解决方案 [15] 管理理念与行业定位 - 坚持"价值共生"理念,通过整合多元器件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提升盈利能力 [9] - 定位"智能制造全球领军者",甘于做产业链背后的隐形冠军 [16] - 以比亚迪为参照,强调长期战略定力而非追逐短期风口 [16] - 创业初期"睡醒即工作"的极致投入文化奠定高效执行基础 [6] 行业影响与制造升级 - 公司成长路径体现中国制造从成本优势向技术深潜的螺旋式升级 [10][16] - 在消费电子、汽车、机器人三赛道实现精密制造能力迁移 [1][15] - 通过设备自研和工艺创新重新定义产业链价值分配模式 [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