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植入式脑电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多重利好因素共振 脑机接口产业链投资机会凸显
中国证券报· 2025-09-10 22:21
在政策大力支持、海内外技术不断突破的背景下,近年来脑机接口行业应用场景逐步清晰,愈发受到市 场关注。数据显示,脑机接口概念指数9月10日上涨0.32%,近期上涨趋势明显。指数成分股中,美好 医疗大涨6.98%,昆仑万维上涨4.71%,创新医疗(002173)、赛诺医疗等跟涨。 政策面上,2024年初,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脑机接口列 为重点推动的未来产业。随后,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人工智能伦理分委员会编制发布了《脑机接口研究 伦理指引》,作为我国在脑机接口研究领域的首部伦理指引,这一指引明确,开展脑机接口研究应确保 研究具有社会价值,应主要致力于修复型脑机接口技术,强调通过技术的发展服务公众的健康需求。 2025年,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产业发展 目标: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 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加快应 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商业化落地 ...
多重利好因素共振脑机接口产业链投资机会凸显
中国证券报· 2025-09-10 20:18
行业政策支持 - 工信部等七部门2024年初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脑机接口列为重点推动的未来产业 [2] - 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人工智能伦理分委员会编制发布《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作为首部伦理指引 强调修复型技术发展和服务公众健康需求 [2] - 2025年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建立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 产业规模壮大 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 [3] 技术突破与临床进展 - 南京山海医疗自主研发的"功能神经外科电生理记录和刺激设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脑机接口Ⅲ类医疗器械及国产首款侵入式深脑电生理记录与刺激设备 [1] - 上海岩思类脑联合多家机构自主研发的植入式脑电大模型实现脑机接口中文解码临床突破 为渐冻症和卒中导致的失语患者提供更好治疗方案 [2] - Neuralink公司已有12人植入设备 累计使用2000天 总时长超15000小时 2024年获FDA许可后开始人体试验 [1] 市场表现与商业化前景 - 万得脑机接口概念指数9月10日上涨0.32% 美好医疗大涨6.98% 昆仑万维上涨4.71% 创新医疗和赛诺医疗跟涨 [1] - 脑机接口医疗健康领域应用在2035年全球规模有望达65亿美元 较其他领域空间更大 涵盖五大类诊疗领域 [4] - 非侵入式因安全性高易于普及已有部分产品商业化 康复类产品适配人群广 侵入式聚焦高精度高价值领域如癫痫和神经发育障碍诊疗 [4] 产业发展态势 - 神经康复和运动功能重建有望成为首批产业化商业化的侵入式脑机接口应用场景 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1] - 脑机接口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 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协同交互 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 [3] - 国内上市公司持续推进脑机接口业务布局 各类技术应用百花齐放 产业链中上游技术进步带来下游应用端突破 [3][4]
脑机接口中文解码实现临床突破 失语患者有望“借机”重获“新声”
科技日报· 2025-09-09 23:55
技术突破 - 植入式脑电大模型实现脑机接口中文解码临床突破 为因渐冻症 卒中等疾病导致失语的患者提供更好治疗方案[1] - 脑电大模型在半秒钟内解析完整中文语句且字数无限制 10个声母解码准确率超83% 15个韵母解码准确率超84%[3] - 患者仅耗时100分钟进行模型训练 朗读54个汉字后模型能衍生出近2000个常用汉字的表达能力[2] 技术优势 - 脑电大模型具备1:36外推能力 通过探索多个大脑区域协同编码机制实现目前中文解码最高准确率和最强解码外推能力[3] - 相比英文26个字母解码 中文"418个音节+4个语调"的解码难度更高 该突破相当于为脑机接口装上"中文操作系统"[3] - 系统适用于多种语言解析 既能帮助中国患者说中文 也可助力外国患者使用英语 日语等[6] 临床应用 - 在华山医院临床实践中 医生为患者植入8-10根立体定向脑电图电极捕捉脑电信号 模型直接输出患者完整"心里话"[2] - 全球首个脑机接口多中心队列研究已启动 对一批患者进行长期系统疗效观察 积累真实世界数据[5] - 技术突破源自对脑机接口技术的长期布局 建立标准化 共享型侵入式颅内脑电数据库[5] 产业生态 - 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集结高质量孵化器 概念验证平台和检测认证基地 形成产业生态闭环[4] - iBRAIN脑电数据联盟联合全国十多家神经外科领域头部医院 建立全球最大规模标准化共享型脑电数据库[5] - 联盟已完成规范化底层架构 积累海量高质量脑电数据 为脑电大模型创新提供数据基石[5] 发展前景 -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场景广阔 最终目标是让患者重新动起来 走起来 说出来 提高生存质量[4] - 开放共享平台为多领域研究提供支撑 可探索大脑对运动信号 情感信号的编码 甚至助力理解艺术创作时的大脑活动[6] - 推动脑机接口产品从"能用"到"好用"的跨越 加速前沿技术从"科学实验"转化为"普惠应用"[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