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食品

搜索文档
黑龙江伊春:擦亮“冰壶之乡”城市品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9 22:22
赛事发展 - 伊春市连续承办三届中国冰壶联赛(伊春站)并于2024年升级举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国际冰壶邀请赛 吸引来自中国 俄罗斯 白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的7个俱乐部16支队伍参赛 实现从国内赛事向国际赛事的跃升 [2] - 中国冰壶联赛参赛规模从2022年首届的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支队伍120余名运动员 扩展至第三届的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7支队伍190余名运动员 2024年全国冰壶青少年锦标赛进一步扩大至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0支队伍400余名运动员 [2] - 全市45所中小学开设冰壶课程 带动超过两万人参与冰壶运动 推动冰壶由小众竞技向大众参与拓展 [2] 经济与旅游拉动 - 冰壶赛事期间伊春市日均游客人数达11.8万人次 较平日增长10.5% 通过"体育+旅游"融合模式创新推出"一人参赛 多人旅游"及"一日比赛 多日停留"的体旅新模式 [3] - 赛事带动关联产业显著增长:相关企业销售额增长30.2% 酒店订单增长28.5% 以伊春为目的地的机票订单增长22.6% [4] - 设置森林食品和冰壶文创展销区 结合电商直播销售特色产品 同时授予参赛运动员"林都冰壶旅游大使"称号及4A级以上景区终身"1带3"免门票待遇 促进消费场景融合 [3][4] 人才培养体系 - 通过体校 冰雪特色校和冰雪俱乐部三点支撑 建立"选材—训练—竞赛—输送"人才培养通道 并成立全省首家冰壶产业学院"伊春冰壶学院" [5][6] - 组建45支冰壶队伍 参与各级赛事并累计夺冠9次 目前储备冰壶教练员21人 运动员410人 裁判员38人 国际一级制冰师1人 形成系统化人才储备体系 [6] - 依托冰壶学院和市冰壶馆构建柔性引才机制 广纳高水平师资 通过持续举办各层级赛事培养优秀后备人才 曾获"冬奥会人才输送奖"及"全国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 [5][6] 品牌与业态建设 - 以冰壶运动为核心着力点 通过赛事引领加快打造"国际森林冰雪运动目的地"和"国际森林冰雪旅游度假胜地" 强化"林都伊春·冰壶之乡"城市品牌 [1][2] - 开展冰壶研学训练营活动 接待全国冰壶研学团队超过3000人 打造"冰壶研学游"特色品牌 实现冰壶运动推广与冰雪旅游业态双促进 [4] - 推动赛事进景区 商圈进场馆 打破赛场与市场边界 形成融合消费场景 将赛事热度转化为消费热度和经济发展增量 [3][4]
夯实森林粮库 助力产业发展 “森林食品”两个团体标准在京发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24 00:24
行业政策与标准更新 -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修订发布《森林食品认证规范》和《森林食品认证管理办法》团体标准 重点强调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 严格认证程序和第二方认证机制 [1][2][3] - 森林食品认证已覆盖云南 广西 福建 陕西 贵州及龙江森工 吉林森工 大兴安岭森工等8个省区和森工集团的800余家企业 [3] - 促进会与云南相关部门 黑龙江省伊春市人民政府 辽宁省丹东市林草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并正与内蒙古 广西 四川 安徽 山东等省区及东北森工集团推进合作 [4] 区域产业发展现状 - 黑龙江省伊春市建成浆果 坚果 山野菜 食用菌等特色种植基地180个 形成红松籽坚果 蓝莓浆果 黑木耳食用菌和森林饮品优势产业链 [5] - 伊春市拥有70多种可食用山野菜 30多种山野果 近500种野生药材资源 [5] - 辽宁省丹东市拥有180万亩板栗(全国地级市第一) 230万亩柞蚕场(全球规模第一) 3万吨软枣猕猴桃及世界最大东北红豆杉产业 [5] 认证体系与市场价值 - 森林食品认证通过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 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中两家企业获得森林食品认证 [7] - 认证产品包括瑞丽石斛 高黎贡山茶叶 腾冲松茸 澳洲坚果 后谷咖啡等 覆盖从产地环境到消费的全程管理 [7] - 认证工作践行"两山"理念 连接森林与餐桌 推动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共识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