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杏花村汾酒
icon
搜索文档
为文化生态保护区注入新能量
经济日报· 2025-07-21 22:14
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意义 - 新增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及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等七地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1] - 文化生态保护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孕育发展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视为整体进行系统保护 突破以往仅聚焦单个项目或技艺的保护模式 [1] - 非遗承载民族或地区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1] 区域经济与产业链协同发展 -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老陈醋、平遥牛肉、太谷饼等非遗"中华老字号"和"三晋老字号"各19个 [1] - 形成杏花村汾酒、祁县玻璃器皿、清徐老陈醋、平遥牛肉和平遥推光漆5个省级非遗特色专业镇 以及交城磁窑村等9个非遗特色村 [1] - 非遗相关产业链持续延伸 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并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文旅融合与区域活力提升 - 保护区依托独特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 开发沉浸式民俗文化体验产品 如平遥古城、晋商大院等文化旅游产品 [2] - 文旅融合显著提升区域知名度与影响力 带动就业并促进经济发展 实现文化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赢 [2] 可持续发展挑战 - 需平衡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避免过度开发对文化生态造成破坏 [3] - 传统戏曲面临年轻受众断层问题 政府资金支持若未激发真实传承需求则难以持续 [3] - 文化保护需依赖人才梯队建设 让年轻人主动接触学习传统文化是维持文化生命力的核心 [3]
杏花村酒家北京首店落子三元桥
贝壳财经· 2025-07-03 04:21
汾酒集团战略布局 - 汾酒集团旗下"杏花村酒家"北京首店开业,深化京津冀市场布局,目前在全国拥有15家门店(山西、北京、江苏南通等地)[1] - 北京三元桥店定位为汾酒沉浸式体验空间,融合品鉴清香汾酒、山西美食(过油肉、刀削面、莜面栲栳栳)及三晋历史文化展示[1] - 公司称北京首店是"立足山西,走向全国"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将以三元桥店为起点创新服务体验[1] 餐饮行业趋势 - 杏花村酒家采用"美食+美酒+文化"立体化经营模式,契合消费者从"饱腹需求"转向"品味需求"、"单一风味"转向"文化体验"的趋势[2] - 行业专家指出,晋菜在京发展需兼顾"传承与创新"(如传统山西菜结合现代烹饪技艺)、"文化赋能与品质升级"(酒文化与菜品融合)、"携手共促餐饮繁荣"(推动菜系交流及"餐饮+旅游"新模式)[2] 品牌文化输出 - 杏花村酒家是汾酒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通过"汾酒入馔、晋味为本"特色强化品牌形象,同时展示山西非遗技艺和风土人情[1][2] - 北京门店开业正值建设国际美食之都关键阶段,公司计划通过美食美酒故事助力首都餐饮市场升级[2]
近百名酿酒师齐聚山西杏花村“PK”白酒酿造工艺
中国新闻网· 2025-06-24 10:19
行业活动 - 山西省第二届食品工业行业(白酒酿造工)职业技能大赛在山西汾阳杏花村开赛 主题为"展示晋酿风采 技启新质未来" [1] - 大赛是山西省白酒酿造工职业领域的首次省级专业技能赛事 吸引来自全省5个地市的近百名酿造精英参赛 [1] - 参赛规模创新高 覆盖太原 吕梁等5大白酒主产区 21家企业96名选手入围决赛 创山西省级相关专业赛事之最 [5] - 20岁至40岁年龄段的中青年工匠占比近68% 体现清香白酒技艺后继有人 [7] 人才培养 - 汾阳市依托山西大学杏花村学院累计培训白酒酿造工 品酒师412人 [5] - 截至2024年底 汾阳市技能人才总量达6.6万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1.6万人 [5] - 获奖选手可"以赛代评"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并获专项奖金 [5] - 大赛将为山西白酒行业选拔 培养一批技艺精湛 勇于创新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7] 产业发展 - 山西是清香型白酒发源地 拥有深厚酿造文化和技艺积淀 [3] - 汾酒集团正全力践行"带动清香品类复兴 引领并打造全国一流白酒产业集群"的使命 [5] - 加快建设"十里酒城""世界酒都" 推动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高质量发展 [5] - 汾阳市有中国酒魂杏花村汾酒 华夏传统保健名酒竹叶青 以及诗酒第一村杏花村 [3] 赛事内容 - 选手需进行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 展示原料处理 发酵控制 蒸馏技艺等核心技能 [7] - 白酒酿造工既是传统技艺传承载体 也是现代生产技术集成 发挥酿酒压舱石作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