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及衍生品

搜索文档
引领期货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期货日报网· 2025-09-19 00:49
服务国家战略,担当时代使命 本次修订坚持协调统一,优化了加分体系。将市场竞争力指标调整为3大类9项,有利于全面评价期货公 司各项业务开展情况、整体盈利水平和资本实力。完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指标,将征求意见稿中"中长 期资金客户"表述调整为"机构客户",同时进一步扩充了机构客户类别,使指标更具包容性。调整了专 项评价,将专项评价整合和优化为服务国家战略、党建与文化建设、信息技术建设3项指标。 透过这些加分项,可以清晰地洞察监管导向。期货公司要不断强化自身综合能力建设,充分彰显专业价 值;同时,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切实发挥功能性作用;此外,还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行业文 化建设,为期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9月12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对《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进行修订后形成的《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规定》 (下称《规定》)。这是期货行业监管领域的一件大事,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思考。《规 定》勾勒出了一幅"怎样的期货公司才是好公司"的清晰蓝图,是期货行业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 此次修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 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的 ...
和胜股份: 期货及衍生品交易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8-04 16:23
核心观点 - 公司制定期货及衍生品交易管理制度 规范交易行为 明确以套期保值为唯一目的 禁止投机交易 并建立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 [1][4][26] 交易定义与范围 - 期货交易指以期货合约或标准化期权合约为标的的活动 衍生品交易包括互换合约、远期合约及非标准化期权合约等 [1][2] - 基础资产涵盖证券、指数、利率、汇率、货币、商品或其组合 [2] - 严禁使用募集资金进行期货及衍生品交易 [2][4] 套期保值业务规范 - 套期保值需针对外汇、价格、利率、信用等特定风险 且品种必须与生产经营相关(如原材料、产成品、外汇) [2] - 头寸规模原则上不得超过实际现货交易量 持仓时间段需与现货风险时段匹配 [4] - 具体操作包括对现货库存、固定/浮动价格合同、预期采购/产量、进出口收付汇及外币投融资进行保值 [2] 组织架构与职责 - 设立期货及衍生品领导小组 由总经理任组长 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等组成 负责审批计划及风险管理 [6] - 下设交易小组(执行操作)、结算小组(资金与会计管理)和风控小组(监督与评估) [6][8][11] - 董事会秘书负责信息披露工作 [6] 审批与授权机制 - 业务需提交董事会审议 若保证金占最近一期净利润50%以上或超500万元 或合约价值占净资产50%以上 需股东大会批准 [9] - 授权管理由总经理签发授权书 明确人员名单、交易种类及限额 [11][12] 风险控制措施 - 设置持仓限额、保证金预警线和止损限额三类风险指标 实行分级预警 [28] - 建立定期报告制度(月度持仓/盈亏报告、季度风控评估)和专项风险报告机制(市场价格异常或损失接近止损时) [29][30][31] - 业务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7年 [35] 信息披露要求 - 开展业务需在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后2个交易日内公告 说明交易目的、品种、保证金上限及合约价值等 [37][38] - 套期保值需披露合约类别与风险敞口关系 以及预期效果评估方式 [38] - 亏损达最近一年净利润10%且绝对金额超1000万元时需及时披露 [39]
为企业业财融合提供清晰指引
期货日报网· 2025-07-17 16:11
金融工具会计处理规范化 - 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规范化是构建"信任经济"的基石,能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并优化资源配置 [1] - 企业若将频繁买卖仓单视为传统贸易行为而非金融工具管理,将导致财务信息失真并影响投资者判断 [1] - 监管部门通过递进式政策设计为仓单交易、点价销售等新兴业务提供清晰指引 [1]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修订 - 2017年4月财政部修订22号准则,对金融工具分类、确认计量等核心环节作出系统性调整 [2] - 22号准则确立"预期信用损失法"等关键原则,为企业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提供总体遵循 [2] - 准则要求基于合同现金流特征对金融资产分类,该逻辑适用于判断仓单交易是否具有金融属性 [2] 标准仓单交易会计处理案例指引 - 2024年3月《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24)》修订再版,通过案例推动准则落地 [3] - 案例明确标准仓单作为非金融资产项目,并分为期货标准仓单与现货仓单以划定实务边界 [3] - 提出通过交易目的判断会计处理原则,如采用"逐日盯市"方式获利的仓单交易应按金融工具核算 [3] 标准仓单交易监管政策完善 - 2025年7月财政部会计司发布实施问答,明确频繁买卖标准仓单合同不提取实物的应视同金融工具处理 [3][4] - 新规定将频繁交易仓单行为纳入金融工具监管范畴,统一期货与现货市场会计处理标准 [4] - 强化"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穿透业务表象判断经济实质 [4] 金融工具会计处理制度体系 - 从准则修订到案例指引再到实施问答,监管部门构建动态优化的制度体系 [4] - 制度体系保持会计准则稳定性同时适应市场创新,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和市场信任度 [4] - 规范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是实体企业提升管理效率、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必然选择 [4]
宁波资本市场搭台献策 助推期货工具赋能民营经济
证券日报网· 2025-06-20 11:06
资本市场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 - 宁波市证券期货业协会举办"资本市场服务宁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11家行业机构、8家民营企业代表参加[1] - 活动旨在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及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1] - 活动在《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即将满月之际举办,搭建多方沟通桥梁[3] 期货机构服务民营企业情况 - 兴业期货、浙商期货等5家期货机构代表介绍服务宁波民营企业风险管理情况[1] - 机构分享了支持企业运用期货及衍生品工具规避风险的典型案例[1] - 浙商期货宁波分公司建议政府协调多方力量开展产业集群调研,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 民营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现状 - 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专业性缺乏、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1] - 企业存在内部制度不完善、策略执行偏差导致套保效果削弱等情况[1] - 期现品质割裂是当前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的主要困难之一[1] 企业套期保值实践案例 - 宁波金田铜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期货工具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3] - 公司严格执行套期保值原则,通过期货锁定加工利润和控制风险[3] - 所有采销订单都根据套保原则操作,买入/卖出期货与现货交易同步平仓[3] 活动成果与未来展望 - 活动凝聚了资本市场赋能民营经济的共识[3] - 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深入实施,宁波资本市场将深化与民营经济协同联动[3] - 未来将通过更专业服务、创新工具和完善机制助力民营企业风险管理和增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