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安恒增益三个月持有

搜索文档
减少“拍脑袋”式决策 公募基金雕琢多元配置业绩比较基准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22:19
核心观点 - 公募行业在多资产组合产品中推行业绩比较基准精细化设定 以更好反映投资策略与风险收益特征 帮助投资者理解风险来源与收益驱动 并推动行业从传统股债二元配置向多元化全球化资产配置体系转型 [1][4][6] 业绩比较基准精细化趋势 - 8月以来新发FOF及"固收+"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覆盖资产类别显著增加 从传统股债二元扩展至A股、国内债券、港股、海外股票、商品、存款等六大类资产 [1][2] - 永赢元盈稳健多资产90天持有产品基准包含六类资产:70%国内债券(中债-综合指数) 10%A股(沪深300指数) 5%美股(标普500指数) 5%港股(恒生指数) 5%商品(黄金现货) 5%存款(银行活期存款利率) [2] - 兴证全球盈丰等FOF产品基准由五类资产构成 涵盖A股、债券、港股、海外股票及黄金 平安瑞和等"固收+"新品基准覆盖四类资产 [2][3] - 全市场3600多只FOF及"固收+"产品中已有三分之一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至少由三部分构成 [6] 精细化基准的作用 - 细化的基准更精准体现"固收打底、权益增强、另类补充"投资逻辑 弥补传统股债二元基准对多元策略刻画不足的问题 [4] - 清晰的资产构成提升产品透明度 帮助投资者理解风险来源与收益驱动 建立合理预期 [4][5] - 为资产配置提供清晰约束框架 明确投资边界与风险敞口 强化投资纪律 减少随意配置 [4] - 支持更精准绩效归因 识别不同资产类别真实贡献 优化后续配置决策 [5] - 成为投资者与基金经理沟通桥梁 帮助投资者筛选适配产品 避免信息不对称 [5] 行业配置理念转型 - 业绩比较基准精细化反映资管行业从"选品专家"向"多元资产配置专家"转型 头部公募FOF团队积极推进此转变 [6] - 低利率背景下行业需从传统股债二元配置转向多元化全球化资产配置体系 以拓展收益来源 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 平滑组合波动 [1][4][6] - 业绩比较基准从被动参考变为主动引导 成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抓手 推动投资目标从收益导向向风险适配转变 [7]
减少“拍脑袋”式决策公募基金雕琢多元配置业绩比较基准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20:17
行业趋势 - 公募行业在多资产组合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设定方面呈现精细化趋势 基准涵盖资产类别从传统股债二元扩展至六类 包括A股 国内债券 港股 其它海外股票 商品 存款 [1][2] - 行业投资理念从选品转向多元资产配置 低利率背景下需从股债二元模式转向多元化全球化资产配置体系 [1][6] - 全市场3600多只FOF及固收+产品中已有三分之一业绩比较基准至少由三部分构成 [5][6] 产品创新 - 8月新发多只FOF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至少由四类资产构成 永赢元盈稳健多资产90天持有基准包含六类资产 具体为70%国内债券(中债-综合指数全价收益率) 10%A股(沪深300指数收益率) 5%美股(标普500指数收益率经汇率调整) 5%港股(恒生指数收益率经汇率调整) 5%商品(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现货实盘合约收盘价收益率) 5%存款(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 [2] - 兴证全球盈丰多元配置三个月持有等FOF产品基准由五类资产构成 涵盖A股 国内债券 港股 其它海外股票 黄金 [3] - 固收+新品如平安瑞和6个月持有 中泰双益基准涵盖四类资产 主动权益基金汇添富成长优选基准也覆盖四类资产 [3] 战略意义 - 精细化基准设计体现固收打底 权益增强 另类补充投资逻辑 解决传统股债二元基准对多元策略刻画不足问题 [4] - 清晰资产构成提升产品透明度 帮助投资者理解风险来源与收益驱动 建立合理预期 [4] - 多元化基准强化投资纪律 要求建立系统化多资产研究与决策机制 减少随意配置 提升投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 [4][6] - 业绩比较基准从被动参考变为主动引导 成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核心抓手 包括事前策略设计 事中管理约束 事后归因分析 [6] 功能定位 - 精细化业绩比较基准是投资者与基金经理间沟通桥梁 具有明晰投资策略 表征投资风格 衡量产品业绩 约束投资行为作用 [5] - 对基金经理而言 基准帮助明晰产品定位 精准锚定投资方向 避免黑箱操作信息不对称 [5] - 对投资者而言 细化基准是决策筛选器 协助筛选适配基金产品 推动投资目标从收益导向向风险适配转变 [5][6]
一个基准,六类资产!公募基金“抠细节”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13:12
业绩比较基准设计趋势 - 公募基金管理人近期在业绩比较基准设计上更加精细化 尤其体现在FOF和固收+等多资产组合产品中 [1] - 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涵盖资产类别显著增加 从传统股债二元扩展至六类资产 包括A股 债券 美股 港股 商品和存款 [2] - 永赢元盈稳健多资产90天持有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包含70%债券 10% A股 5%美股 5%港股 5%商品和5%存款 是目前涉及资产类别最多的产品之一 [2] 多资产产品案例 - 8月新发的多只FOF产品如兴证全球盈丰多元配置 摩根盈元稳健等业绩比较基准至少由四类资产构成 [2] - 平安瑞和6个月持有 中泰双益等固收+新品涵盖债券 A股 港股 存款四类资产 [3] - 汇添富成长优选作为主动权益基金 其业绩比较基准也覆盖四类资产 这在同类产品中较为罕见 [3] 精细化基准的战略意义 - 细化的业绩比较基准能更精准体现固收打底 权益增强 另类补充的投资逻辑 弥补传统股债二元基准的不足 [4] - 清晰的资产构成提升产品透明度 帮助投资者理解风险来源与收益驱动 建立合理预期 [4] - 多资产配置有助于拓展收益来源 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 平滑组合波动 聚焦长期稳健回报 [4] 投资管理机制优化 - 明确的资产权重设定框定了组合风险敞口 为资产配置提供约束框架 [4] - 多元化基准强化投资纪律 要求建立系统化多资产研究与决策机制 减少随意性配置 [4] - 细化基准支持精准绩效归因 识别不同资产类别和子策略的真实贡献 优化后续配置决策 [4] 行业理念转变 - 业绩比较基准精细化反映资管行业从选品到多元资产配置的理念转变 [1][7] - 全市场3600多只FOF及固收+基金中约三分之一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至少由三部分构成 [7] - 头部公募FOF团队正从选品专家向多元资产配置专家转型 基准精细化是重要锚点 [7] 基准功能升级 - 业绩比较基准成为投资者与基金公司之间的沟通桥梁 具有明晰策略 表征风格 衡量业绩 约束行为的作用 [5] - 对基金经理而言 基准有助于明晰产品定位 精准锚定投资方向 避免信息不对称 [5] - 对投资者而言 细化基准可作为决策筛选器 协助筛选适配的基金产品 [5] 配置体系演进 - 传统固收+产品依赖国内权益市场走势 难以应对复杂宏观环境 行业正从股债二元转向多元化全球化配置体系 [7] - 引入多元资产后 业绩比较基准从被动参考变为主动引导 成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抓手 [7] - 细化基准推动投资目标从收益导向向风险适配转变 最终实现产品与客户的精准匹配 [7]
发行热度攀升 8月新基金密集亮相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21:53
新基金发行热度 - 8月已有72只新基金启动发行 其中8月4日单日发行21只 8月1日和11日各有13只 [1][2] - 3月至7月每月新基金发行数量均超100只 伴随上证指数站稳3500点并突破3600点 市场热度带动发行潮 [2] - 发行机构包括易方达、广发、景顺长城等头部公司 以及金鹰、百嘉等中小型公募 中欧基金单日同时发行两只产品 [2] 新发基金产品结构 - 权益类产品占主导:16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和32只被动指数型基金 [3] - 其他类型包括:3只混合型FOF、4只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9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8只增强指数型基金 [3] - 摩根盈元稳健三个月持有期混合(FOF)首日售罄 募集规模达28亿元 [3] 基金公司发行策略调整 - 中型基金公司选择当前时点发行 因市场上涨兼顾"好发"与"好做" 避免底部发行时募集失败风险 [4] - 多家公司改变靠新发做大规模思路 转向补齐产品线 满足多元化需求 部分主动权益特色公司发力固收产品 [4] - 中小型公募通过指数型基金切入被动投资领域 因ETF成本过高难以承受 [5] 市场展望与投资方向 - 百嘉基金认为科技创新将替代房地产成为经济新动力 相关行业是下一阶段"时代贝塔" [6] - 招商基金建议关注AI应用、半导体等低位成长方向 及调整后的大金融品种 [7] - 广发基金短期看好国产AI(数字芯片设计、游戏、计算机)及有色、非银金融 中期关注出海方向 [7] - 景顺长城推荐高股息品种(股息率合适+经济周期相关)和科技主线(AI应用、机器人、军工、半导体) [7]
发行热度攀升8月新基金密集亮相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21:07
新基金发行热度 - 8月已有72只新基金启动发行 其中8月4日单日发行量达21只 出现基金"一日售罄"现象[1] - 3月至7月每月新发基金均超100只 伴随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 市场热度持续攀升[1] - 发行机构涵盖易方达、广发等头部公司及金鹰、百嘉等中小型公募 产品包括易方达价值回报、百嘉科技创新等[1][2] 产品类型分布 - 权益类产品占主导:16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和32只被动指数型基金启动发行[2] - 其他类型包括:3只混合型FOF、4只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9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8只增强指数型基金[2] - 摩根盈元稳健混合(FOF)首日募集规模达28亿元 实现"一日售罄"[2] 发行策略调整 - 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转向产品线补齐 满足多元化投资需求 部分公司新增债券型基金以弥补权益产品规模下滑[3] - 中小型公募通过指数型基金切入被动投资领域 因ETF成本过高难以承担[3] - 发行时点选择兼顾"好发"与"好做" 避免市场底部募集失败风险[2] 市场展望与投资方向 - 百嘉基金认为科技创新将替代房地产成为经济新动力 相关行业具备"时代贝塔"[3] - 招商基金建议关注AI应用、半导体等低位成长方向 及调整后的大金融品种[3] - 广发基金短期看好国产AI(数字芯片设计/游戏/计算机)及有色、非银金融板块 中期关注出海方向[4] - 景顺长城推荐高股息品种(股息率合适+经济周期相关)及科技主线(AI应用/机器人/军工/半导体)[4] - 博时基金预判市场维持偏强格局 建议关注半年报景气提升行业及"轮动补涨"机会[4]
8月72只新基金启动发行
中证网· 2025-08-05 05:53
新基金发行规模与频率 - 3月至7月单月新基金发行量均超过100只 [1] - 8月已披露72只新基金启动发行 [1] - 单日新发基金屡超10只 例如8月1日13只 8月4日21只 8月11日13只 [1] 参与机构类型与产品特点 - 头部基金公司如易方达 广发 景顺长城推出易方达价值回报 广发资源智选 景顺长城安恒增益三个月持有等产品 [1] - 中小型公司如金鹰基金推出特色产品金鹰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