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通型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上半年寿险公司利润榜:平安、国寿、太保TOP3,投资↑新业务价值↑行业利润三连升...
13个精算师· 2025-09-04 12:2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73家寿险公司净利润达1858亿元,同比增长25%,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370亿元,连续三年上升并创历史新高[7][8][10] - 行业保险业务收入超2.23万亿元,同比增长7.4%,较一季度末增速提升4个百分点[12][13] - 52家公司实现盈利,21家公司亏损,亏损机构较上年同期减少9家[1][22] 投资端表现 - 行业投资收益率算数均值达4.22%,较上年同期3.59%上升0.63个百分点[16] - 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股票资金首次突破3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万亿元[18] - 15家保险公司年内举牌23家公司共31次,平安人寿举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股持股比例均达15%[18][30] 头部险企业绩 - 平安寿险净利润506.02亿元(同比增长3.34%),中国人寿净利润403.3亿元(同比增长33.18%),太保寿险净利润206.58亿元(同比增长6.03%)[24][27] - "老六家"险企净利润合计1487.23亿元,同比增长156.62亿元,保险业务收入1.38万亿元[12] - 头部公司银保渠道新单保费高速增长: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增速超100%,平安和太保增速超50%[33][34] 负债端优化与新业务价值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率提升,平安、太保等公司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同比增长超100%[35] - 友邦人寿新业务价值率达58.6%,净利润57.51亿元(同比增长23.85亿元)[24][41] - 行业退保率指标改善,产品结构优化支撑负债成本下降[20] 公司专项表现 - 泰康人寿净利润159.98亿元(同比增长99.5亿元),排名上升两位,主因投资收益率提升及新准则执行[27][36][40] - 横琴人寿亏损8.39亿元,北大方正亏损3.24亿元,鼎诚人寿净资产降至-2.64亿元[44][45][47] - 中小险企投资收益率波动显著:和泰人寿投资收益率0.96%(同比下降1.71%),国联人寿投资收益率17.01%(同比下降0.88%)[49][50] 行业结构性分化 - 保费规模超500亿公司净利润207.18亿元(同比增长65.76亿元),而百亿规模以下公司净利润为-5.44亿元[12] - 34家寿险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通过OCI选择权降低折现率对净利润波动影响[22] - 银保渠道成为保费增长核心动力,个代渠道增速放缓但价值率保持稳定[33][35]
四川首家全国性寿险迎首位“女掌门”!70后李世宏跨界履新,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
搜狐财经· 2025-09-02 14:37
公司治理变动 - 李世宏于9月1日获核准担任国宝人寿董事及董事长 成为公司第四任董事长及首任女性董事长[1] - 李世宏为1973年出生在职博士研究生 此前任四川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4月拟任省管企业正职并担任公司党委书记[3] - 前任董事长张希于2023年8月任职 2024年5月9日被免职 现转任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董事长[5] 股权结构变化 - 眉山宏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竞得四川雄飞所持1.5亿股股份(占比7.576%)成为第七大股东[6] - 浙江恒嘉控股有限公司竞得重庆金阳所持1.8亿股股份(占比9.091%)成为第六大股东[6] - 公司注册资本维持19.8亿元 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四川金控(33.33%)、四川发展(15.155%)、成都先进制造(10.227%)实际控制人为四川省财政厅[6][7]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38.43亿元 同比增长60% 净利润0.1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8] - 2025年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13.18亿元 净利润亏损0.29亿元 投资收益率0.73% 综合投资收益率0.54%[8] -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55.51%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01.30% 风险综合评级连续两期获BB级[8]
三峡人寿增资至30.33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05:44
公司基本信息 - 三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20日,法定代表人为张君,登记状态为存续,企业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行业属于保险业,登记机关为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地址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陈家坝街道南滨 [1][2] - 公司注册资本增至约30.33亿元人民币,此前为约15.37亿元人民币,增幅约97%,参保人数为131人,分支机构参保人数为75人(2024年报),英文名称为Three Gorges Life Insurance [1][2]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普通型保险(人寿保险和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分红型保险、再保险业务、保险资金运用业务及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1][2] 股东及股权结构 - 公司由重庆高速公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国有独资)、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战略融资)、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国有独资)、重庆高科集团有限公司(国有独资)、江苏华西同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控股)及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3] - 股东认缴出资日期分布在2016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实缴出资额显示重庆高速公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15万元、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为20万元、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为4687万元、重庆高科集团有限公司为4687万元、江苏华西同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20万元、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5万元 [3] 工商变更记录 - 2025年8月20日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变更项目包括章程备案和注册资本变更,注册资本从153747.7万元人民币增至303285.3595万元人民币 [1][2] -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500101MA5YPM4B90,工商注册号为500101010171926,纳税人识别号为91500101MA5YPM4B90,纳税人资质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营业期限为2017年12月20日至无固定期限 [2]
三峡人寿增资至30.33亿 增幅约97%
搜狐财经· 2025-08-25 04:37
公司资本变动 - 三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5.37亿人民币增至30.33亿人民币 增幅达97% [1] - 增资将夯实公司发展基础 增强资本实力 壮大资产规模 提高偿付能力 为长期稳健经营提供保障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 法定代表人为张君 [1] - 经营范围包括普通型保险 健康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 分红型保险 再保险业务 保险资金运用业务及其他银保监会批准业务 [1] - 股东包括重庆高速公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 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等 [1]
保险股走出牛市节奏!
证券时报· 2025-07-05 00:02
保险股近期表现 - A股保险股4月以来涨幅明显 新华保险接近历史高点 中国人保创6年多新高 [1] - H股市场新华保险和中国人保过去一年涨幅达2倍左右 均创历史新高 [1] - 7月4日A股保险板块整体上涨0.74% 盘中涨幅超1% [1] 资金面驱动因素 - 保险股上涨受益于市场资金配置行为 因容易跑赢指数且弹性较高 [2] - 低利率和低信用利差环境下 机构增加权益配置 体现权益风险偏好扩张 [2] - 公募基金对金融板块配置比例普遍低于指数权重 预计保险公司将提升权益配置比例 [2] 基本面驱动因素 - 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景气度提升 保险公司业绩将受益于顺周期特性 [3] -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预计三季度下降25-50个基点 降低寿险刚性负债成本 [3] - 金融监管总局规范分红险分红 优化存量业务负债成本的浮动部分 [3] - 商业健康险发展空间扩大 中国人保和中国平安等含健康险板块的公司估值提振明显 [3] 中长期展望 - 资产负债匹配决定保险股真实价值 低利率环境下匹配压力提升但盈利稳定性有望改善 [4] - 政策引导降低负债成本及费用率 预计2025年有效业务价值打平收益率出现拐点 [4] - 测算利差有望2026年开始拐头向上 基本面持续改善 [4]
保险股走出牛市节奏 下半年重在资产负债匹配
证券时报· 2025-07-04 17:16
保险股近期表现 - A股保险股4月以来涨幅明显 新华保险接近历史高点 中国人保创6年多新高 [1] - H股市场新华保险和中国人保过去一年涨幅达2倍左右 均创历史新高 [1] - 4日A股保险板块整体上涨0.74% 盘中涨幅超1% [1] 资金面驱动因素 - 保险股上涨受益于市场资金配置行为 成为主动权益基金增加配置对象 [2] - 机构投资者此前对保险板块配置低于指数权重 公募基金对金融板块配置比例普遍低于指数 [2] - 中长期资金入市背景下 保险公司预计将提升权益配置比例 [2] 基本面驱动因素 - 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景气度提高将改善保险公司业绩 保险业经营具有显著顺周期特性 [3] - 寿险负债端成本将继续优化 普通型保险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 低于目前上限超25个基点 [3] - 预计三季度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会下降25或50个基点 降低寿险刚性负债成本 [3] - 金融监管总局规范分红险分红 有望优化存量业务负债成本的浮动部分 [3] - 商业健康险受到空前重视 中国人保表示商业健康险发展空间较大 [3] 中长期展望 - 资产负债匹配决定保险股"真实价值" 低利率环境下上市险企匹配压力提升 [4] - 保险公司负债成本改善及资产端增配OCI有望提升盈利稳定性 [4] - 资产负债联动有望扩大寿险行业利润水平 政策引导降低负债成本及费用率 [4] - 预测2025年有效业务价值打平收益率有望出现拐点 净投资收益率下降幅度自2025年开始放缓 [4] - 测算利差有望在2026年开始拐头向上 基本面改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