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旱碱麦
icon
搜索文档
学习新语|跟着总书记脚步,走过四季庆丰收
新华社· 2025-09-24 08:28
农业政策导向 - 扶贫开发需与农业农村工作、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7] - 强调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12] - 要求农业经营有效益,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12] 粮食安全战略 - 明确提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并开发利用5亿亩盐碱地 [32] - 通过耐盐碱作物培育保障中国粮仓和饭碗安全 [32] - 树立大食物观,向陆地与海洋双重要食物,建设海上牧场和蓝色粮仓 [37] 特色产业发展 - 湖南湘西发展柚子与桔子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6] - 新疆吐鲁番依托葡萄特色产业促进文旅融合 [34] - 福建武夷山通过茶产业实现脱贫攻坚并向乡村振兴支柱产业转型 [28][30] 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 - 黑龙江建三江实现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农业生产 [21] - 山东黄河三角洲开展耐盐碱作物培育与盐碱地开发利用 [32][41] - 云南丽江发展现代花卉产业,完善冷链物流与品种创新 [46] 区域农业实践 - 吉林四平建设百万亩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保障粮食安全 [25][26] - 河南光山通过油茶种植加工实现脱贫与生态保护双赢 [23] - 河北沧州推广旱碱麦种植,亩产达400-500斤 [40][41] 农民收入与产业效益 - 陕西梁家河苹果种植亩产4000斤,收入超2万元 [14] - 江苏镇江草莓种植通过现代高效农业提升农民收入 [10][12] - 湖北咸宁蔬菜产业形成稳定耕作技术、市场销量与农民收入体系 [44]
荒草滩蝶变米粮川 河北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监督
盐碱地综合利用政策推进 - 河北省纪委监委2024年10月制定《关于监督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明确6个方面监督重点(责任落实、育种、治地、综合利用、特色农业、要素保障)[2] - 采取"室组地巡"联动监督机制,推动建立15个项目联系直报点,构建盐碱地土壤资源数据库[2][3] - 沧州市将盐碱地综合利用列为全市"三件大事"之一,黄骅市建设20000亩旱碱麦标准化种植样板[2][3] 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 - 黄骅市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研发旱碱麦深加工产品达11个系列80个品种(包括面花、馒头、面条、麻叶等)[1] - 盐碱地特色农产品销量增长带动农民收入提升,种粮补贴政策有效减轻农户经济负担[1] - 沧州市农科院出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等文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5] 技术改良与产能提升 - 唐山市以中低产盐碱耕地改造为重点,推进千亩油菜花基地项目土壤改良技术攻关[2][5] - 开展耐盐碱作物新品种选育,针对滦南县单季水稻亩产低问题实施技术改良[5] - 全省实施盐碱地综合治理工程,梯次推进耕地后备资源开发[3] 政府监督机制 - 建立三级监督体系(监督检查室+派驻机构+市纪委监委),2023年下半年完成3市多区县专项调研[1][2] - 沧州市纪委监委开展3次专项督导,唐山市下发7期监督提示卡[2] - 通过民主生活会监督、项目审批监督等方式压实主体责任,查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3][5]
河北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监督荒草滩蝶变米粮川
盐碱地综合利用政策与监督 - 河北省纪委监委制定《关于监督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提出6个方面监督重点,包括责任落实、育种、治地、综合利用、特色农业、要素保障 [3] - 采取调研督导、"室组地巡"联动监督等方式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取得实效 [3] - 督促地方党委政府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 [3] 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 - 黄骅市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针对旱碱麦研发11个系列80个产品,包括黄骅面花、馒头、面条、麻叶等 [2] - 农产品种类丰富带动销量增长,农民收入提高 [2] - 沧州市纪委监委督促黄骅市委、市政府将盐碱地综合利用作为全市"三件大事"之一 [3] 监督措施与项目实施 - 唐山市纪委监委建立15个项目联系直报点,通过实地督导等方式推动盐碱地资源数据库建设 [3] - 黄骅市纪委监委监督推动建设20000亩旱碱麦标准化种植样板,实施"百千万工程" [5] - 沧州市农科院制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等文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6] 技术攻关与改良 - 针对滦南县柏各庄镇千亩油菜花基地项目存在的单季水稻亩产低问题,开展联动监督并提出选育耐盐作物新品种建议 [6] - 督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推进盐碱地分区分类治理改良和耕地后备资源开发 [5] -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研究编制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实施综合治理工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