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

搜索文档
深圳数能产业将达万亿级
搜狐财经· 2025-09-20 01:28
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董思)9月18日,以"深AI能源,数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在深圳 会展中心开幕。这场聚焦全球能源数字化转型的国际盛会,汇聚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0余家企业,集中展 示300余项尖端技术,通过"源-网-荷-储"全链条视角,打造5万平方米的创新生态平台,为全球能源革命提 供"中国方案"和"深圳范本"。 作为全球首个实现公交车全面电动化的超大城市,深圳已构建起"超充站数量超越传统加油站"的新型能源基 础设施格局,打造了全球密度最高的城市充电网络。更令人瞩目的是,深圳虚拟电厂3.0平台通过AI智能调 度,成功将清洁能源消纳效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有效破解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世界性难题。 这些突破性实践不仅彰显了深圳在数字能源领域的创新实力,更为全球高密度城市推进能源转型提供了可复 制、可推广的"深圳方案"。 开幕式上的数字能源超级产品与超级技术展示环节,成为全球能源企业展示创新实力的"高光舞台"。多家龙 头企业依次发布最新技术成果与解决方案,涵盖智能组网、新型储能、光热创新、超充网络等多个关键领 域。 华为公司副总裁、 ...
三项硬核技术亮相 能源科技再添新引擎
中国电力报· 2025-09-18 08:30
核心观点 - 三项前沿能源技术成果发布 包括海洋蓝色能源开发 退役组件热解处置及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 为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 海洋蓝色能源技术 - 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通过摩擦起电与静电感应耦合 实现对低频微幅波浪能的高效捕获 装置结构简单且环境适应性强[2] - 技术输出峰值功率密度从最初每立方米几瓦提升至114.8瓦 发电部分体积1立方米的海洋浮标样机已在大连海域试验成功[2] - 我国沿岸波浪能密度最高仅每米5.1-7.7千瓦 远低于全球每米30-70千瓦的平均密度 开发难度较大[2] 退役组件热解处置技术 - 2030年新能源组件年退役量预计超500万吨 涵盖风机叶片 光伏组件及锂电池等[3] - 绝氧热解技术可低能耗高效回收高值资源 风机叶片转化为玻璃纤维和热解油 纤维强度达原材料90%以上 热解油热值每千克25兆焦耳[4] - 光伏组件可回收99%以上硅晶片 锂电池可回收99%以上电池黑粉 铜纯度超99% 铝纯度超98% 技术已在十余省份实现年处理数万吨组件规模[4]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 - 系统依托多级降尺度区域气象大模型 使场站级气象预测准确率提升15% 风电功率预测准确率提升10%[5] - 三级降尺度架构将全球0.25°气象数据降维至9千米网格 再融合地形数据生成3千米网格 最终通过流体动力学模型细化至风机轮毂高度三维风速场 误差较传统方法降低10%[6] - 人工智能模型动态融合9层高空气象要素与地表辐照度 极端天气预测误差减少35% 已在总装机500兆瓦的6个场站应用[6] - 东部某风电场年考核费用从300万元降至240万元 西部光伏电站储能效率提升15% 相当于年增发一座小型电站发电量[6]
“新天工开物——科技成就发布会”能源技术专场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05:58
海洋蓝色能源技术开发与产业应用 - 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突破低频不规则海洋能量捕获瓶颈 全球波浪能理论总量高达数太瓦级别[1] - 首台套发电部分体积1立方米海洋浮标样机实现海上示范运行 为海洋物联网设备及环境监测浮标提供稳定电力[1] - 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发 所长王中林主导推进[1] 退役新能源组件热解处置技术 - 绝氧热解处置技术解决风机叶片光伏组件动力电池等高值化回收难题 实现绿色高效处理[1] - 热解系统已在全国十余个省份广泛应用 年处理量达数万吨级别[2] - 华北电力大学陆强教授团队研发 验证技术工程稳定性和经济性[1][2]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 - 多级降尺度区域气象大模型技术使场站级气象预测准确率提升15% 风电功率预测准确率提升10%[2] - 系统通过深度融合气象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 增强电网调度决策前瞻性[2] -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 预测精度每提升1个百分点即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系统安全效益[2]
深圳能源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发布6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01:33
科技创新成果 - 公司发布6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包括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光储充放检城市景观一体化示范、全球首台1100吨焚烧炉装备、全球首台500千瓦电解海水制氢装置、国产燃机首台套关键部件示范应用、全球最大投运独立飞轮调频电站 [1] -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为全球首个基于气象大模型的平台,气象预测准确率提升15%,风电发电功率预测准确率提高10%,已在4个新能源场站试点应用 [3] - 光储充放检一体化示范项目计划部署充电装置约1200套,采用600千瓦全液冷超充设备,融合虚拟电厂、V2G、无线充电、储能等技术 [3] 研发投入与产出 - 2024年研发投入达5.68亿元,同比增长28% [2] - 全年获得专利授权248件,投入产出均创历史新高 [2] - 成功发行广东省首单10亿元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创下同品种最低利率纪录 [2] 组织架构与战略 - 发布科技创新实施意见、激励机制等纲领性文件,组建创新技术公司,成立新智慧能源公司,完成数智信息板块合并 [2] - 成立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加入 [2] - 公司提出"1246"总体发展思路,锚定"十四五",放眼"十五五",全链条锻造科技创新硬核实力 [3] 行业地位与愿景 - 公司目标成为能源环保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链主企业"和带动湾区能源产业发展的"链长企业" [3] - 光储充放检项目将助推深圳建设世界一流"超充之城" [3] - 公司彰显深圳国企的创新锐气,关键技术研发取得多项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2]
积成电子(002339)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0:12
业务规划与增长保障 - 2025年锚定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战略,精做深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业务,拓展新能源发电、储能等网外领域业务,推动网内网外业务并驾齐驱 [1] - 2025年持续聚焦主业主航道,深化管理变革,加强营销团队和流程建设,加大业务开拓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研发管理能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2] 海外市场与技术优势 - 目前电力自动化产品海外销售区域主要为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设有专门部门负责海外市场开拓,未来持续关注并探索海外业务 [2] - 自研的电磁暂态仿真系统在仿真算法、模型精度等方面有自主技术领先优势和应用特色,仿真精度达微秒级至毫秒级,仿真规模突破数万个三相节点,计算效率达省级主干网超实时计算能力,部分项目已贡献营收 [2] 产品与业务布局 -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综合使用多种预测方法创建模型,用电场实时运行数据及数值天气预报数据预测发电功率,为区域风电、光伏发电接纳提供技术支持 [2] - 储能方面可提供智慧储能综合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国华仙桃50MW/100MWh储能等项目 [3] - 光储充一体化集控光伏发电、储能等,具有多种特点,公司提供的技术方案已应用于部分高速服务区等 [4] - 承建的大唐内蒙古清洁能源集控平台项目经验有利于智慧新能源发电解决方案推广,该方案已应用于国电投等企业的百余座风电场和数十座光伏电站,推动业务增长 [4] 盈利与人才问题 - 自2023年度扭亏为盈后连续两年盈利增长,但经营业绩受多重因素影响,正采取多种方式提升盈利能力,未来聚焦主业提升竞争力 [3] - 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有完善培训体系,持续优化招聘和薪酬考核体系,完善激励和晋升机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