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包装

搜索文档
从线性消耗到循环共生:循环包装系统如何重塑制造业?
搜狐财经· 2025-09-29 13:20
一、企业经营环境承压,循环包装政策面推进意愿强烈 在全球经济面临重构与复苏的背景下,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贸易保护主义与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带来不确定 性,为企业经营带来显著外部挑战。 二、制造业自购循环包装的隐形运营困局 长期以来,制造业普遍将包装视为一项"必要支出",许多制造企业仍延续传统的自购包装模式,无论是一次性包 装,还是循环包装,企业将包装箱、托盘、料架等视为必需且固定的一次性投入。然而,这种自购模式正面临严 峻且复杂的运营挑战,暴露出重资产、低效率与高损耗的结构性问题。可循环包装是塑料、金属、木材等制成的 可以多次循环使用的包装,在使用寿命上相较于传统包装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其投入成本高,运营管理难也是实 践中难以大面积推广到全行业的原因。 资产结构痛点:重资产投入导致资金沉淀 工业级循环包装(如金属料架、塑料周转箱)初始投入成本显著,根据中国制造业协会《2024 年包装资产运营报 告》的案例显示,一家年营收 50 亿元的家电制造企业自购循环箱需投入 3000 万元,占企业流动资金的 8%-10%。同时,包装资产周转效率低下:跨区域运输中 "在途积压" 导致 35% 包装闲置,厂区内 "场内堆积 ...
全球绿色贸易政策趋严,中国供应链如何加速适应?
第一财经· 2025-08-01 05:04
欧盟绿色贸易政策对中国供应链的影响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和新电池法规等政策加速全球供应链低碳转型,中国中小企业适应性提升成为绿色供应链重要参与者[1] - 欧盟企业责任范围延伸至供应链,要求与中国供应商建立智能高效系统合作管理污染与碳排放[1][2] -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强制要求披露可持续性信息,中国约70%企业已披露资源与污染物排放数据,但供应链信息透明度仍不足[1] 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与机遇 - 欧盟法规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中国企业可通过包装、物流、产品设计创新将合规转化为竞争优势[3] - 产品可持续性与可回收性在欧盟公共采购中至关重要,优质ESG数据可提升对欧销售竞争力[3] - 链主企业通过国际认证、CDP披露、供应链评估体系推动供应商绿色转型,典型案例包括欧莱雅和耐克的供应商气候行动计划[3][4] 绿色供应链实践案例 - 化工行业50多家巨头加入Tfs倡议,强制供应商提交产品碳足迹数据[4] - 箱箱共用公司通过循环包装解决方案实现业绩跨越式增长,服务40多个行业并与数百家龙头企业合作带动上下游绿色转型[4][5] - 杭州神彩新材料采用双轨策略:研发新材料降低单位成本,与品牌客户共建绿色成本分摊机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