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异丙苯
icon
搜索文档
亚洲苯市场贸易格局演变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2:34
历史数据显示,苯与石脑油价差峰值曾突破500美元/吨,Lee认为美国汽油需求激增是主因:"2022至 2023年间,乙苯、异丙苯等苯下游产品作为汽油调合组分被大量消耗,同期美国汽油裂解价差创历史新 高。"2025年一季度该价差维持在400美元,但二季度因对美出口锐减,这一价差骤降至150美元。展望 后市,预计2026年底前苯与石脑油价差将维持在160至250美元区间。"这属于合理波动范围,但市场震 荡仍将持续。"Lee预测,年内韩国至美国套利窗口基本保持关闭状态。 东北亚虽仍是最大苯出口地,但韩国、日本等地裂解装置关停加速产能整合。当前来自欧洲和韩国的苯 进口关税不低于15%,这将严重制约韩国苯进入美国市场,从而支撑价差。Lee总结称,苯市场正经历 深刻变革,虽然短期价差收窄,但长期谨慎乐观。 中化新网讯 近日,标普全球商品洞察芳烃产品副总监Kate Lee在2025年APPEC会议上表示,尽管短期波 动存在,但长期来看,苯与石脑油价差将回归合理区间。"只要美国苯库存维持低位,跨区套利窗口就 将重新开启。"Lee表示。她补充道,东南亚因新增产能投产可能成为苯主要出口来源地,这将对东北亚 传统出口地位形成挑战。 ...
欧洲苯市场需求疲软持续承压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06:15
市场基本面疲软 - 欧洲苯市场面临结构性需求疲软与本土供应过剩双重压力 [1] - 原料苯需求疲软成为2025年市场主基调 关键衍生物异丙苯/苯乙烯/环己烷全年采购量持续萎缩 [2] - 生产商通过调整产业链开工率应对下游进口波动 但欧洲市场苯供应仍保持充裕 [2] 价格表现与经济性 - 欧洲苯现货ARA均价763.95美元/吨 较2024年下半年下跌19% 较2024年均价下跌27% [2] - 8月价格低位导致苯生产经济性持续恶化 本土供应出现小幅收紧 [2] 贸易与地缘政治影响 - 俄乌和中东冲突引发原油价格波动 美国加征15%关税加剧欧洲本土苯供应过剩 [3] - 跨大西洋价差收窄使出口无利可图 欧洲对美苯出口每吨亏损5至15美元 [3] - 关税政策持续影响全球苯贸易流 欧洲套利机会有限 传统欧对美苯出口/美对欧苯乙烯进口模式难以持续 [3] 行业需求与前景 - 欧洲汽车和建筑行业持续低迷 相关化工品需求复苏渺茫 [2][3] - 市场参与者对苯市前景持悲观态度 普遍预期今年四季度难有转机 [3] - 春季现货需求已显疲态 市场需求端未见实质性改善迹象 [3] 竞争与结构调整 - 中国苯乙烯及衍生物对欧出口竞争加剧 [4] - 市场普遍认为只有进一步削减蒸汽裂解装置产能才能推动市场复苏 [4] - 产能关闭对市场实质性影响需数年后显现 在实质性产能整合完成前欧洲苯市场维持过剩格局 [4]
欧洲苯市场需求疲软持续承压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06:07
市场基本面疲软 - 欧洲苯市场面临结构性需求疲软与本土供应过剩双重压力 [1] - 原料苯需求疲软成为2025年市场主基调 关键衍生物异丙苯/苯乙烯/环己烷全年采购量持续萎缩 [2] - 生产商通过调整产业链开工率应对下游进口波动 但欧洲市场苯供应仍保持充裕 [2] 价格表现 - 截至8月15日欧洲苯现货ARA均价为763.95美元/吨 较2024年下半年下跌19% 较2024年均价下跌27% [2] - 8月价格低位导致苯生产经济性持续恶化 本土供应出现小幅收紧 [2] 贸易环境影响 - 俄乌和中东冲突引发原油价格波动 美国加征关税导致跨大西洋贸易受阻 [3] - 美国对欧盟产品全面加征15%关税加剧欧洲本土苯供应过剩 [3] - 当前价位欧洲对美苯出口每吨亏损5至15美元 套利机会有限 [3] - 传统欧对美苯出口/美对欧苯乙烯进口模式难以持续 [3] 行业需求状况 - 欧洲汽车和建筑行业持续低迷使相关化工品需求复苏渺茫 [3] - 春季现货需求已显疲态 市场需求端未见实质性改善迹象 [3] - 市场期待9月需求回暖但参与者多持谨慎态度 [3]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苯乙烯及衍生物对欧出口竞争加剧 [4] - 市场普遍认为需进一步削减蒸汽裂解装置产能才能推动市场复苏 [4] - 产能关闭对市场的实质性影响需数年后方能显现 [4] 市场前景预期 - 地缘政治动荡与欧洲化工行业疲软双重压力下 市场参与者对苯市前景持悲观态度 [3] - 普遍预期今年四季度难有转机 关注焦点已转向2026年 [3] - 在实质性产能整合完成之前 欧洲苯市场仍将维持过剩格局 [4]
全球视野看纯苯市场供需格局及贸易流向
期货日报网· 2025-06-24 01:03
供应情况 - 全球纯苯产能增速呈现先慢后快特征,2015—2019年年均增速低于2%,2020—2024年提升至5%,产能从6930万吨/年增长至8331万吨/年,增幅20% [1] - 东北亚地区纯苯产能占全球50.7%,中国产能达2573万吨/年,北美和西欧占比均为12%左右 [1] - 中国纯苯产能年复合增长率达11%,远超全球4.8%的平均增速,占全球比重从2020年24%提升至2024年31% [2] - 恒力石化、浙江石化等民营炼化企业大型芳烃联合装置投产,如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纯苯装置,浙江石化一期和二期合计产能300万吨/年 [2] 竞争格局 - 全球纯苯产能CR10占比约40%,中国石化以8%份额排名第一,市场格局仍较分散 [6] - 大型企业通过扩产、兼并重组等方式提升市场份额,未来集中度预计进一步提高 [6] 需求情况 - 全球纯苯消费量从2020年5017万吨/年增长至2024年6520万吨/年,增幅30%,2023年增速超10% [7] - 东北亚地区消费占比从54%提升至60%,中国为主要增长动力,北美和西欧占比下降至13%和10% [7] - 纯苯下游应用中苯乙烯占比49%,异丙苯21%,中国苯乙烯需求占比42%,己内酰胺、苯酚等占12%~19% [8] 贸易流向 - 亚洲纯苯对中国、美国的套利贸易最活跃,韩国货源为主要代表 [10] - 东北亚为贸易核心,中国、韩国、日本为主要参与者,北美净进口量半数来自东北亚 [12] - 东南亚和南亚为净出口地区,中东进出口平衡,西欧净进口依赖中东及南亚 [12] 中国进口趋势 - 2020—2024年中国纯苯进口量年均增速超20%,2024年突破420万吨,进口依存度回升 [13][17] - 进口来源高度集中,韩国占比50%,文莱12.2%,泰国10.7%,马来西亚5.1%,新加坡4.5% [19] - 进口接收地以华东为主,浙江占35.4%,山东23%,上海18.8%,江苏和广东占比下降 [22][23] 历史进口阶段 - 2015—2018年进口量从120.5万吨增至257万吨,依存度从13.3%升至23.7%,受苯乙烯等下游需求驱动 [14] - 2019年进口量同比降24.6%至193.9万吨,因民营炼化项目投产及国际价格下跌 [15] - 2020—2024年进口量回升,因下游苯乙烯产能增500万吨,韩国出口增加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