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应急特种车辆
icon
搜索文档
泰豪科技: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就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3 16:14
主营业务结构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军工装备业务收入14.20亿元同比下降31.14%,应急装备业务收入28.67亿元同比增长60.00% [1] - 军工装备业务下滑主要受全球地缘冲突、行业政策调整及军方采购模式从"单一来源"转向"竞争性采购"影响,导致订单断层和交付周期错配 [1] - 军工行业整体表现不佳,申万行业分类的143家军工板块上市公司中93家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行业收入增速中位数由2023年的1.53%下降至-2.57% [1] - 应急装备业务增长受益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速,财政部2024年应急物资储备预算同比增加45%,公司在该领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4][6] 客户与订单情况 - 军工装备前五大客户收入连续三年下滑(22年11.85亿→23年8.35亿→24年7.37亿),客户集中度从55.86%降至51.88% [1] - 军工装备军方直签业务金额逐年下降(22年2.04亿→23年1.75亿→24年1.35亿) [1] - 应急装备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上升,其中应急电源车金额从22年1.05亿增至24年4.04亿 [6] - 应急装备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国家电网、华为等,客户群体稳定 [6] 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47.47亿元,坏账准备余额10.38亿元,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总资产达三成 [1] - 军工装备业务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比例2022-2024年分别为68.01%、61.43%、50.22% [7] - 应急装备业务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比例较高,2022-2024年分别为80.20%、78.40%、66.68% [7] - 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政策严格遵循会计准则,近三年实际发生坏账为0元,计提被认为充分合理 [12]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存货余额24.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其中自制半成品及在产品7.57亿元、库存商品2.99亿元、发出商品6.98亿元 [12] - 应急装备业务存货97.57%库龄在1年内,发出商品期后验收比例51.68% [15] - 军工装备业务存货85.30%库龄在1年内,1-2年库龄占13.89%,主要为军方订单备货 [15] - 公司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认为存货多为定向生产,减值风险低于通用制造业 [15] 商誉减值 - 对子公司上海红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72亿元,因其2024年净利润972.55万元同比下降79.68% [16] - 上海红生盈利能力下滑主要受传统组件模块需求放缓及新增算力组件模块毛利率较低(仅9.85%)影响 [18] - 减值测试采用收益法测算,含商誉资产组可收回金额20,122.05万元低于账面价值21,921.05万元 [19] - 上海红生业务下滑趋势与可比上市公司一致,2024年可比公司平均营业收入下降25.19%,净利润下降10.46% [19]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14:1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592.12万元,较上年增长1.71% [14] - 2024年净利润为-94,099.11万元,较上年减少107,361.58万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103.44万元,较上年减少104,727.89万元 [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未分配利润为-542,975,280.96元,未弥补亏损金额达到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 [55] 行业整体情况 - 军工行业短期承压但长期向好,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军贸市场有望扩容 [5] - 应急装备产业规模预计到2025年超过1万亿元,智能应急电源被列为重点推广装备 [6] - AI技术推动智算数据中心建设规模高增速,公司智能应急电源产品受益于数据中心行业高景气度 [7] 公司主营业务 - 军工装备产业聚焦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方向,主要产品包括车载通信指挥系统、军用导航装备及军用电源装备 [11] - 应急装备产业主要产品为智能应急电源、应急特种车辆及系统解决方案,并积极探索工商业储能业务 [11] - 军工装备以直销为主,智能应急电源产品以分销模式为主 [12] 产品及市场情况 - 车载通信指挥系统在电磁兼容、多频段通信指挥系统集成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服务多个军兵种 [7] - 军用导航装备涵盖陆基导航和卫星导航两大类,服务超过一百个场站,技术指标国内领先 [8] - 智能应急电源国内市场规模约300亿元,2024年新增100亿元左右的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需求 [10] - 应急特种车辆营收受益于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其中约1400亿用于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 [7][11]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进行会计政策变更 [15] - 变更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对公司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