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野医生筋骨疼痛贴
icon
搜索文档
中新报道有反馈|市野医生等涉事产品被下架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13:42
中新报道有反馈|市野医生等涉事产品被下架 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 中国新闻网《民生调查局》日前刊发《接断骨效果堪比"502",起底"洋膏药"变身术》报道。截至20日,报道提及的"市野医生""藏老 祖""苗阿姐"等品牌店铺在电商渠道已检索不到,涉事产品已全部下架。9月22日,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已关注此事,目前 已对涉事企业依法依规作出了行政处罚。 中新网记者此前调查发现,一款名为"市野医生"的筋骨疼痛贴,因宣称"2分钟接骨""东京医学研究院研发""日本专利"在电商平台走红,销量突破百万单。 然而,其宣传中提到的"东京医学研究院"实为2024年4月在香港注册成立的"东京医学研究院株市会社有限公司",所谓"日本专利产品"实为亿佰人(郑州)科技 有限公司委托安徽某厂家生产、成本仅2元一盒的普通贴剂。同时,"市野医生"背后经销商还运营了"苗阿姐""藏老祖"等多个品牌,均采用相同模式,打 着"祖传""械字号认证"等旗号收割流量与信任。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 ...
【民生调查局】起底“神贴”骗局:2元膏贴摇身变“国际名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12:51
编者按: 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关注你想关注的、你没关注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中新网北京9月10日电 "这款市野肩颈贴,东京医学联合开发,当地卖了几十年。" "我把这款在藏区称为腰椎贴老祖的藏老祖腰椎贴带出来了。" "这是来自我们苗族的,贴上后你就能感觉一股热流。" 短视频平台里,有人在东京街头声称"市野肩颈贴"畅销日本几十年;有人身着民族服装,把"苗阿姐""藏老祖"夸成神贴。 镜头外,中国新闻网《民生调查局》记者发现,无论是"市野医生"还是"藏老祖""苗阿姐",这些看似来自五湖四海的膏药,背后都疑似是同一个郑州经销商 团队在操盘。"市野医生"所谓"东京医学研究院"实为在香港注册的公司,包装上的"市野医生"胡子男头像,据称是老板的自画像二创。 更荒诞的是,"市野医生"本身是靠伪造日本背景、夸大疗效堆出来的"假洋品牌",因卖爆全网,甚至衍生出"市野博士"等多个山寨兄弟,并通过多位达人带 货,形成套娃式割韭菜。 "2分钟接骨"的膏药神话:起底"市野医生"流量骗局 视频中,一根断裂的猪骨被贴上膏药,2分钟后断口奇迹般"愈合",敲击桌面也毫无裂痕。主播随即竖起大拇指,宣称该产品能"由内到 ...
起底爆款“日本专利膏药”市野医生:宣称2分钟接骨,销量超百万,实为国内生产成本2元
新浪财经· 2025-09-10 09:28
▲网传接骨视频截图 红星新闻记者暗访生产厂家与经销商发现,厂家以每盒2元的成本代工膏药,经销商则通过在中国香港 注册"东京医学研究院"、日文包装、日本博士形象等方式,营造进口假象,再以数十倍高价售卖,并坦 言"用了点小心思"迷惑消费者,甚至自曝"投流广告与刷销量"的营销内幕。 "市野医生"并非个例。其背后团队还运作"医圣传""苗阿姐"等多个品牌,类似模式换个品名继续打 着"械字号"旗号"收割"。 2分钟接骨视频曾在网上热传 近日,一款名为"市野医生"的筋骨疼痛贴凭借"2分钟接骨""中日专家研发""联合东京医学研究院研 制"等吸睛宣传,在抖音、淘宝等平台销量破百万单。然而火爆背后,是消费者投诉其涉嫌虚假宣传、 夸大功效。 广告称"来自日本",线上销量破百万单 红星新闻记者检索发现,这款名为"市野医生"的筋骨疼痛贴,在抖音平台投放大量广告,其中一段接骨 视频曾在网上热传。按照视频下方的十倍速计算,画面中断裂的骨头在使用膏贴后被接上用时140秒, 即2分多钟。另一则视频广告介绍,"这是一款来自日本,专为颈椎问题所研发的膏贴。"视频上方还显 示"东京医学研究院出品",强调是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有调理颈椎的作用。 ▲左侧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十起违法广告典型案例,涉及医美、物流等领域
快讯· 2025-07-09 08:28
市场监管部门打击违法广告情况 -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今年以来共查处违法广告案件14315件,罚没款1.01亿元 [1] 医疗美容行业违法广告案例 - 成都成华韩后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在直播电商中虚假宣传医疗美容项目功效,被罚款40.98万元 [2] 医疗器械行业违法广告案例 - 市野(郑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医疗器械广告,宣称产品具有日本背景及夸大功效,被罚款20万元 [3] 保健食品行业违法广告案例 - 安徽全康药业有限公司在互联网推广保健食品时虚假宣传生产规模和企业实力,被罚款21万元 [4] 化妆品行业违法广告案例 - 杭州讯犹贸易有限公司在直播电商中夸大化妆品治疗效果,被罚款17.55万元 [5] 普通食品行业违法广告案例 - 广州岐黄医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宣传普通食品具有治疗功效,被罚款13.5万元 [6] - 上海颐摩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在广告中宣称普通食品具有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被罚款10万元 [7][8] - 青岛科曼奇商贸有限公司虚构普通产品治疗效果案例,被罚款10万元 [9] 交通运输行业违法广告案例 - 海口华夏通物流服务有限公司捏造新能源汽车轮渡业务虚假信息,被罚款20万元 [10] 房地产行业违法广告案例 - 江西同创新睿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发布虚假房地产广告,夸大教育资源和地理位置,被罚款10万元 [11] 通信行业违法广告案例 - 中智无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虚假手机流量卡广告,被罚款10万元 [12]